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心动脉压

中心动脉压

中心动脉压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21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药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3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80223篇;相关期刊115种,包括中华保健医学杂志、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心血管病学进展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5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第14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2012长安国际心血管病论坛等;中心动脉压的相关文献由610位作者贡献,包括徐新娟、卢竞前、刘海明等。

中心动脉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3 占比:0.23%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0223 占比:99.76%

总计:80412篇

中心动脉压—发文趋势图

中心动脉压

-研究学者

  • 徐新娟
  • 卢竞前
  • 刘海明
  • 李易
  • 梁晓慧
  • 王新宴
  • 刘畅
  • 张俊仕
  • 卢炜
  • 张海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阿丽米热·伊布拉音; 开丽比努尔·阿不都哈力克; 阿迪拉·阿扎提
    • 摘要: 目的分析中心动脉压(CAP)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伤关系及其预测效能。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16例,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 UMA)分别判断是否发生心脏、脑、肾脏靶器官的损伤,采用脉搏波分析系统检测CAP并计算中心动脉压增强指数(AI);比较存在靶器官损伤高血压患者与单纯高血压患者的CAP、AI、靶器官损伤指标(lLVMI、IMT、24 h UMA),Pearson相关系数模型分析靶器官损伤患者CAP、AI与LVMI、IMT、24 h UMA相关性,Logistic多因素分析CAP、AI与靶器官损伤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AP、AI对不同靶器官损伤的预测效能。结果21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存在靶器官损伤65例,其中心脏损伤28例、脑损伤26例、肾脏损伤24例,单纯高血压151例。与单纯高血压患者比较,靶器官损伤患者整体及不同靶器官损伤高血压患者CAP、AI均升高(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靶器官损伤高血压患者CAP、AI与LVMI、IMT、24 h UMA均呈正相关(P均<0.01)。多因素分析显示,CAP、AI与心脏、脑、肾脏损伤相关(P均<0.05)。CAP联合AI预测心脏损伤、脑损伤、肾脏损伤的AUC分别为0.872(95%CI 0.814~0.917)、0.861(95%CI 0.801~0.908)、0.904(95%CI 0.849~0.943),均大于两者单独预测。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AP、AI与靶器官损伤密切相关,CAP、AI联合检测对预测高血压靶器官损伤有一定价值。
    • 尹维斌; 张朝富
    •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心动脉压(CAP)、踝臂指数(ABI)和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对冠心病(CHD)的预测价值.?方法 以资阳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间初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的1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51例)、单支病变组(35例)、双支病变组(20例)、严重病变组(46例).所有受试者均行CAP、ABI、baPWV检测.比较四组CAP、ABI、baPWV水平并使用ROC曲线观察其对CHD的预测价值.?结果 四组患者年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尿病、脑卒中、吸烟、中心动脉收缩压(CSP)、中心动脉舒张压(CDP)、中心动脉脉压(CPP)、ABI及baPW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50、22.310、80.760、20.920、41.350、3.560、117.710、6.345、5.865、6.005、4.850、5.540、4.730、92.790、145.50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吸烟、TC、HCY、ABI、CPP、baPWV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CPP、ABI、baPWV预测CH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3、0.694、0.793(P<0.05),三者联合预测CHD敏感度75.2%,特异度为90.2%.?结论 CPP、ABI、baPWV对CHD有预测价值,三者联合预测CHD具有重要意义.
    • 王华伟; 金丹丹; 陈浩; 唐关敏
    •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心动脉压与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嘉兴市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高血压患者206例,根据肌酐清除率(CCr)分为肾损伤组(60 ml/min
    • 李遥; 张颖; 孙津津; 张婧; 李森; 周全; 王广云; 王全龙; 张海涛
    •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飞行学员外周血压(SYS)及中心动脉压(CASP)的分布特点及其相关性,探讨中心动脉压的稳定性及其在飞行学员年度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航空大学及飞行学院共1760名飞行学员为研究对象,分别测量其中心动脉压、外周血压及心率(HR)、身高、体重、臂围等一般指标.根据外周血压值将其分为理想血压组(n=1084)、正常高值血压组(n=611)和异常血压组(n=65).观察血压分布情况并分析其与脉率、身高、体重、臂围等一般指标相关性,同时比较理想血压组、正常高值血压组及异常血压组的中心动脉压与外周血压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1760名研究对象中,理想血压组1084例(61.6%),正常高值血压组611例(34.7%),异常血压组65例(3.7%);外周血压88~158 mmHg(1 mmHg=0.133kPa),平均(116.94±10.38)mmHg;中心动脉压范围73~138 mmHg,平均(100.8±9.21)mmHg;各组中心动脉压均小于外周血压,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心动脉压与外周收缩压差值(DV)分布在8~22 mmHg,平均(18.13±4.84)mmHg;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发现外周血压与脉率存在相关性(P<0.05),而与中心动脉压无显著相关性(P=0.793).结论 中心动脉压相比于外周动脉压稳定性更高,受身高、体重、臂围及脉率变化影响小,若能应用于飞行学员年度体检中,可以有效减少由于情绪波动等偶然因素导致的"假性高血压"的发生率.
    • 程冠良
    •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我国死亡与致残的主因,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降低外周血压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尤其是卒中的发生.现在的患者血压的监测中,往往以外周动脉压为主,治疗策略也以外周动脉压为依据.但中心动脉压预测CVD与外周动脉压有不同的意义.另外,CVD终点事件获取较难,颈动脉超声指标是一个很可靠的替代终点.文章综述了无创中心动脉压和外周动脉压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研究,对指导不同血压表型对颈动脉靶器官损害的进展预测提供研究思路.
    • 马佳; 陈肯; 张宇清
    • 摘要: 高血压作为全球性问题,已成为致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儿童高血压的发病率也显著增加.儿童高血压发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就诊率不高.由于诊断标准、测量方式及种族等多方面的差异,儿童高血压发病率的差异较大.儿童高血压可发展为成人高血压,且易造成多种靶器官损害(心、脑、肾等器官损伤).按照病因不同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而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超重/肥胖、盐摄入等.近年来,儿童高血压备受关注,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诊治现状仍无显著改善.
    • 蓝亚平; 范忠才
    •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心动脉压与外周动脉硬化指标应用于冠心病临床诊断与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8年8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冠心病病人92例为冠心病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6名为健康组.比较两组踝臂指数(ABI)、肱动脉-踝动脉脉搏波速度(baPWV)、上行主动脉-踝动脉脉搏波速度(haPWV)、趾肱指数(TBI)、中心动脉压(CAP).结果 冠心病组CAP、baPWV、haPWV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TBI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心功能Ⅳ级病人CAP、baPWV、haPWV明显高于心功能Ⅲ级病人(P<0.05),TBI明显低于心功能Ⅲ级病人(P<0.05).结论 中心动脉压与外周动脉硬化多项指标对冠心病诊断及病情评估均有重要意义.
    • 罗迪; 王小飞; 王蕾
    • 摘要: 目的 分析肱动脉血压与中心动脉血压的差值,评价中老年冠心病患者外周与中心动脉血压差异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4月于我科因心血管疾病入院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根据近1月内有无出现心功能不全临床症状,将入选患者分为心功能不全组即实验组(51例)和对照组(66例),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B型利钠肽(NT-proBNP)、肌酐、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情况,冠状动脉造影术中记录中心动脉收缩压cSBP、中心动脉舒张压cDBP,同时测量肱动脉SBP、DBP值,应用Genaini积分法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范围.结果 实验组LVEF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cSBP,cDBP、△SBP(△SBP=SBP-cSBP),△DBP(△DBP=DBP-cDBP)、Genaini积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Genaini积分为△BP<10的危险因素(P<0.01,OR=28.836).结论 监测中心动脉-肱动脉血压差值可能为评估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程度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