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西医联合

中西医联合

中西医联合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233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中国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2篇、专利文献56303篇;相关期刊124种,包括健康之路、内蒙古中医药、中国当代医药等; 中西医联合的相关文献由352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庆华、朱卫红、王晓军等。

中西医联合—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2 占比:0.41%

专利文献>

论文:56303 占比:99.59%

总计:56535篇

中西医联合—发文趋势图

中西医联合

-研究学者

  • 周庆华
  • 朱卫红
  • 王晓军
  • 余黄鹏
  • 倪兆斌
  • 刘建东
  • 刘海鹰
  • 吴晶
  • 唐玮
  • 孙佳楠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谢蕾
    • 摘要: 目的对慢性盆腔炎应用中西医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及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襄阳市中医医院诊治的慢性盆腔炎(CPID)患者中符合本研究要求标准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应用不同治疗方案。应用常规西药治疗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应用中西药联合治疗的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炎性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治疗后对照组C-反应蛋白为(6.80±1.61)mg/dl,高于观察组的(3.78±1.39)mg/dl;对照组白介素-2为(5.87±1.41)U/L,低于观察组的(7.60±1.28)U/L(P<0.001)。结论中医标证治疗慢性盆腔炎可实现标本兼治效果,且中药饮片多为天然药物,药性温和不良反应相对较少,联合西医治疗可显著提升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临床价值显著,值得重视并推广并应用于临床中。
    • 王兵
    • 摘要: 目的探讨刺络拔罐联合西医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灯塔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9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就诊的时间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49例,参照组5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多索茶碱片口服等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则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刺络拔罐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比两组哮喘患者的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肺功能相关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高于参照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CT评分均高于治疗前,FVC、FEV1等肺功能指标也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ACT评分高于参照组,FVC、FEV1等肺功能指标也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哮喘在常规西医的基础上采用刺络拔罐联合治疗,能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哮喘症状的改善,提升肺功能。
    • 乔晓然
    • 摘要: 目的:对老年急性肠胃炎患者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研究其效果。 方法: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肠胃炎患者 104 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对比结果差异。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患者高很多,P0.05)。 结论:相比于西药治疗,中西医联合治疗老年急性肠胃炎的效果更佳,症状消失得更快,不良反应相对来说更少一些。
    • 何顺勇; 陈朝元; 赖金枚; 施婧瑶; 叶婷婷; 罗秋红
    • 摘要: 目的:分析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0例,按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A组(中西医联合用药)45例,B组(西药治疗)45例,比较两组症状变化、胃排空功能、疗效、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后症状评分比较,A组[(4.21±0.60)分]轻于B组[(5.50±0.98)分](P<0.05);胃排空功能比较,A组[(1.01±0.27)%/min]优于B组[(0.49±0.18)%/min](P<0.05);有效率比较,A组[100.00%(42/42)]优于B组[81.40%(35/43)](P<0.05);安全性比较,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81%(10/42)]与B组[23.26%(10/43)]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FD治疗中联合使用中药和西药,可改善消化不良症状,增强胃排空功能,有效性较强,且未显著增加用药风险性。
    • 丁亮亮
    • 摘要: 目的:探讨对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予以中西医联合治疗,对其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呼吸内科接受诊疗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纳入研究,入院后随机分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n=40)及中西医联合治疗的观察组(n=40),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92%与对照组70.00%相对比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肺功能指标水平明显更优(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予以中西医联合治疗,可以改善肺功能,避免出现呼吸困难情况,促进病情康复,提高总体疗效.
    • 吴晶; 秦兰英
    •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火针联合308 nm准分子光、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稳定期白癜风的有效性,旨在为白癜风治疗提供有效方法,使火针技术在临床中得以推广及应用.方法 选择60例面部稳定期白癜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308 nm准分子光及0.1%他克莫司软膏,观察组:火针、308 nm准分子光及0.1%他克莫司软膏.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火针联合308 nm准分子光、0.1%他克莫司软膏可有效提高有效率.
    • 肖红; 艾国; 王琥; 何颖颖; 宋琴; 周晨晨
    •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JAK2V617F阳性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住院与门诊收治的JAK2V617F阳性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实验组(2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α-干扰素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中药汤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药效临床有效率及血小板计数减少程度.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血小板计数减少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可对JAK2V617F阳性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进行中西医联合治疗,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且不易复发.
    • 孙佳楠; 孟佳; 曲泉颖; 汪花
    •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降压茶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本市2018年3月至9月期间就诊的4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接受单独的西药治疗,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观察组在服用西药的基础上接受中药降压茶治疗。对两组患者持续观察3个月,期间跟踪测量其血压值等各项指标,治疗结束后对比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压值等改善情况,统计并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高压为(139.38±10.40)mmHg、低压为(92.54±5.99)mmHg,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高压为(127.58±7.48)mmHg、低压为(83.13±5.06)mmHg,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血压值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临床治疗效果来看,观察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有明显改善,为进一步研究观察组不同患病程度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将观察组患者按照收缩压高低分为3组,即轻度高血压(≤150 mmHg)、中度高血压(≤160 mmHg)和重度高血压(≤180 mmHg)来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3组不同程度患者血压值变化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药降压茶联合西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血压,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王小英
    • 摘要: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3月-2020年3月收治SAP患者50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大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血清淀粉酶(AMY)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排便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承气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SAP,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促进病情转归.
    • 孙佳楠; 孟佳; 曲泉颖; 汪花
    •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降压茶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本市2018年3月至9月期间就诊的4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接受单独的西药治疗,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观察组在服用西药的基础上接受中药降压茶治疗.对两组患者持续观察3个月,期间跟踪测量其血压值等各项指标,治疗结束后对比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压值等改善情况,统计并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高压为(139.38±10.40)mmHg、低压为(92.54±5.99)mmHg,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高压为(127.58±7.48)mmHg、低压为(83.13±5.06)mmHg,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血压值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临床治疗效果来看,观察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有明显改善,为进一步研究观察组不同患病程度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将观察组患者按照收缩压高低分为3组,即轻度高血压(≤150 mmHg)、中度高血压(≤160 mmHg)和重度高血压(≤180 mmHg)来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3组不同程度患者血压值变化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中药降压茶联合西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血压,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