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红壤丘陵区

红壤丘陵区

红壤丘陵区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79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林业、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4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39957篇;相关期刊86种,包括资源科学、地理研究、土壤学报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二届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2007年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第四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等;红壤丘陵区的相关文献由511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忠武、黄道友、曾光明等。

红壤丘陵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4 占比:0.38%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39957 占比:99.59%

总计:40123篇

红壤丘陵区—发文趋势图

红壤丘陵区

-研究学者

  • 李忠武
  • 黄道友
  • 曾光明
  • 王克林
  • 于东升
  • 彭廷柏
  • 文石林
  • 李忠佩
  • 杨洁
  • 聂小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青; 周一龙; 周佳; 刘克非
    • 摘要: 为明确红壤丘陵区公路建设对土壤养分流失的影响规律,采用现场调研与测试、人工模拟降雨淋蚀试验等方法,研究了自然和人工模拟降雨2种条件下路域土壤养分流失变化规律与特征。结果表明:与表面裸露土壤相比,植被盖度良好、表面压实或覆盖的土壤有利于减少水侵,其对土壤养分变化控制也较好,有机质、氮素、磷素含量变化均为最小。路域土壤表土堆放方式中,养分保护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经济林地>山地>弃土场>取土场>农耕地。地形条件对土壤养分流失影响较大,除磷素外,公路建设项目路域土壤坡度越陡,养分流失越快。
    • 陈晓刚; 丰佳; 王文龙; 潘明九; 顾晨临; 余智芳; 伍欢
    • 摘要: 为顺应国家电网公司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内在需求,防治输电线工程施工过程中造成的严重水土流失。以黄土丘陵区和红壤丘陵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文献查阅,选取区域内两条典型线路,就气候、地形、土壤和植被等自然因素对输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特征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黄土丘陵区相较于红壤丘陵区侵蚀营力除水力之外还有风力。(2)黄土丘陵区土壤渗透性强、土层深厚,而红壤丘陵区质地粘重、遇水易板结、入渗能力差。(3)黄土丘陵区植被自我恢复能力较差,施工过程中需要随时进行补植,而红壤区植被遭受破坏后恢复能力强,即使施工中植被遭受破坏,在短期内也可自然恢复。(4)黄土丘陵区输电线路工程在施工期土壤侵蚀模数是自然恢复期的1~10倍。黄土丘陵区输电线路各区域的土壤侵蚀模数是红壤丘陵区的2.5~31.25倍。(5)黄土丘陵区侵蚀模数在换流站站区、电机电缆区和榆林市线路工程塔基区的侵蚀模数取最大值,换流站站区和线路工程塔基区新增水土流失量最大;而红壤丘陵区输电线路工程侵蚀模数在宜昌市线路工程塔基区取最大值,塔基区的新增水土流失量亦为最大。塔基区是水土流失防治和监测的重点区域。因此,根据当地自然因素差异,分区域设计工程措施,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
    • 马昕伶; 刘凯丽; 武志峰; 刘明; 秦文婧; 刘凯; 刘佳; 樊剑波; 李忠佩; 陈晓芬; 吴萌; 江春玉
    • 摘要: 选择红壤丘陵区典型柑橘园,设置清耕、自然生草和竹豆间种3种种植模式,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下柑橘园土壤化学性质、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碳源代谢特征变化,并探明主导碳源代谢特征变化的土壤环境因素.结果表明,相对于清耕和自然生草种植模式,竹豆间种模式下柑橘园土壤pH提高了24.03%和21.65%,有机碳、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分别提高了19.40%和25.14%、14.02%和18.61%、2.69和3.12倍、63.40%和1.14倍.柑橘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受种植模式影响不显著,但是竹豆间种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和均匀度指数.竹豆间种模式下土壤微生物对于酰胺、氨基酸、酚类和多聚物等多个大类碳源的代谢强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清耕模式下土壤微生物对于糖类尤其是赤藓糖醇、葡萄糖-1-磷酸、D-纤维二糖的代谢强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的碳源利用能力和土壤有机碳密切相关,而pH是影响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多个特异性碳源代谢强度的首要因素.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柑橘园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模式受土壤环境因素影响的大小顺序为:pH>有效磷>碱解氮>有机碳>速效钾.因此,竹豆间种能够缓解柑橘园土壤酸化,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有利于柑橘园土壤生态健康和可持续利用.
    • 孙莉英; 裴亮; 马凌; 栗清亚; 吴辉; 陈腊娇
    • 摘要: 赣南红壤丘陵区坡地果园生态与环境效应随果园种植年份的变化机制尚不清晰,针对此问题,开展不同树龄坡地果园土壤养分和水质特征研究.以南方红壤丘陵区5个不同树龄坡地果园为研究对象,实地采样和室内分析测试相结合,利用统计软件(SPSS 22.0)对不同树龄果园坡地土壤总氮(TNs)、总磷(TPs)、总钾(TKs)、有机质(SOM)和果园塘坝水体总氮(TNw)、总磷(TPw)、氨氮(NH3-N)、化学需氧量(CODcr)差异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肥力指数分值(SSfi)随果园种植年份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短期(6年)内果园土壤养分无显著性差异,S Sfi在3年果园最低为48分至15年果园最高为74分.果园种植大于9年后T N s,T Ps及S O M急剧上升,15年坡地果园T Ns,T Ps,SOM分别达到0年果园的2.2倍、3.0倍和3.5倍.SOM与T Ps、T Ns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坡地果园土壤有机物质输入与土壤氮磷含量呈显著线性相关.不同树龄果园塘坝水体水质变化差异性低于土壤养分,仅N H3-N呈显著性差异,随果园种植年份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15年果园水体水质指标(T Nw外)与0年果园基本一致.果园塘坝水体水质指数分值(SWqi)随果园种植年份呈波动趋势(69~78分),T Nw与CODcr分值较低,分别为果园塘坝水体主、次要污染物.建议应增强幼龄果园水保措施的固氮能力并提升土壤有机质,同时控制塘坝水体总氮和有机质的输入,从而提高坡地果园生态效益的时效性.
    • 丰佳; 潘明九; 顾晨临; 余智芳; 赵满; 赵晓红; 李健
    • 摘要: 为明确红壤山地丘陵区输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特征,以雅中~江西±800 kV特高压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对不同土地利用塔基部位侵蚀沟断面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裸地、稀疏灌木地侵蚀沟沟深在0.05~0.25 m范围内的累积频率分别为82.76%、92.86%;横断面积在0.0025~0.01 m^(2)内的占比分别为37.9%和42.9%。(2)裸地侵蚀沟的平均长度和深度较草地、稀疏灌木地高出68.8%、30.9%和59.8%、18.8%;平均横断面积和体积从大到小依次为裸地>稀疏灌木地>草地;裸地、稀疏灌木地侵蚀沟断面特征表现为“窄且深”,而草地表现为“宽且浅”。(3)土地利用为裸地、稀疏灌木地的塔基部位侵蚀沟体积可通过宽深比进行估算。本研究可为该区同类项目水土流失量估算以及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杨昕; 王克勤; 宋娅丽; 张雨鉴; 李晓龙
    • 摘要: 为揭示红壤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坡地径流及氮磷流失特征,以滇中仓房小流域3种土地利用类型(林地、灌草地、农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2018年雨季自然降雨过程中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量、氮磷流失形态、质量浓度及流失量,研究了红壤丘陵区径流及氮磷流失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径流量与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总径流量表现为:林地(20.12 L/m2)<灌草地(23.80 L/m2)<农地(34.34 L/m2),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异系数为0.14~0.64,差异较大;(2)自然降雨条件下TN,NO-3-N和NH+4-N质量浓度均值表现为林地(3.20,2.08,0.50 mg/L)<灌草地(4.09,2.57,0.58 mg/L)<农地(4.95,3.16,0.88 mg/L),TP和PO-4-P质量浓度均值表现为林地(3.43,1.95 mg/L)<灌草地(4.33,2.57 mg/L)<农地(5.82,3.61 mg/L);(3)溶解态氮磷是径流水体中氮磷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其中NO-3-N和PO-4-P为径流氮磷流失的主要形态(56.81%~77.41%和50.12%~76.64%);(4)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TN和TP流失总量表现为林地(59.96,65.47 mg/m2)<灌草地(98.92,102.95 mg/m2)<农地(170.28,200.94 mg/m2)。因此,通过在流域内增加林地和灌草地面积,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可减少该流域氮磷流失量,从而减缓和防治云南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
    • 胡晓倩; 李忠武; 陈佳; 聂小东
    • 摘要: 以南方红壤丘陵区为研究对象,应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根据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识别出了近15年南方红壤丘陵区退耕还林还草的空间范围,并估算了退耕还林还草实际发生区的土壤保持效应。结果表明,2000-2015年,南方红壤丘陵区退耕还林还草面积约2052.61 km^2。期间土壤保持量增加9.18×10^8 t,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变化量为447327.54 t/km^2,土壤保持效应整体显著提升,但仍有部分区域出现负效益。此外,对提升土壤保持功能而言,将裸地转换为林地是效果最显著的土地利用变化方式。退耕还林还草的实施提高了区域的土壤保持功能。研究结果对南方红壤丘陵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及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 高雨秋; 戴晓琴; 王建雷; 付晓莉; 寇亮; 王辉民
    • 摘要: 为探讨林下植被根际土壤酶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对林分类型和季节的响应,该研究以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试验站典型人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林林下优势灌草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杨桐(Adinandra millettii)、格药柃(Eurya muricata)、狗脊蕨(Woodwardia japonica)和暗鳞鳞毛蕨(Dryopteris atrata)为对象,在植被生长初期(4月)和旺盛期(7月)测定优势灌草根际土壤与碳(C)循环相关的β-1,4-葡萄糖苷酶(BG)、与氮(N)循环相关的β-1,4-N-乙酰葡糖氨糖苷酶(NAG)和亮氨酸氨基肽酶(LAP)、与磷(P)循环相关的酸性磷酸酶(AP)活性、酶化学计量比及土壤理化性质.结果 发现:(1)根际土壤与C和N循环相关的酶活性以及BG∶AP(酶C∶P)在不同林下植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与P循环相关的酶活性差异不显著.林分类型和取样季节显著影响BG∶(NAG+LAP)(酶C∶N),且林下植被类型、林分类型和取样季节交互影响酶C∶P.主成分分析表明,根际土壤酶的活性及计量比在不同林下植被(檵木不同于格药柃,且二者显著区别于其他物种)、林分类型(杉木林区别于马尾松、湿地松林)和取样季节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土壤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和碳氮比(C∶N)是影响林下植被根际土壤酶的活性及化学计量比的主要因素.(2)标准主轴回归分析表明,林下植被根际土壤1g(BG)、1g(NAG+LAP)和1g(AP)之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1gBG∶1g(NAG+LAP)∶1gAP(酶C∶N∶P)约为1∶1∶1.3,酶C∶P及(NAG+LAP)∶AP(酶N∶P)分别为0.14和0.15.AP远大于BG和NAG+LAP的活性,导致1g(BG)和1g(NAG+LAP)与1g(AP)的回归斜率极显著偏离1.说明林下植被根际土壤酶的活性及计量比受植被种类、林分类型及取样季节影响,且基质有效性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相较于C循环和N循环,微生物会分配更多资源用于P循环相关酶的生产,暗示亚热带人工林林下植被根际土壤微生物生长和活性更易受P限制.
    • 杨文利; 朱平宗; 赵建民; 黄国敏; 闫靖坤; 陈宝生
    • 摘要: [目的]研究南方红壤丘陵区马尾松人工林地浅沟形态特征,为浅沟侵蚀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RTK-GPS测量技术与ArcGIS空间分析方法,通过建立研究区典型坡面马尾松林地DEM,提取浅沟形态参数,定量分析红壤丘陵区马尾松林地浅沟的形态特征,初步建立基于该研究区的浅沟临界地形模型.[结果](1)研究区浅沟汇流面积均值为21.62 m2,沟长均值为16.46 m,浅沟坡度均值为19.72°,沟宽均值为2.26 m,沟深均值为0.52 m,断面面积均值为0.58m2.其中浅沟汇流面积属强变异,其余形态参数均为中等变异.与黄土丘陵沟壑区及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浅沟相比,南方红壤丘陵区马尾松人工林地的浅沟相对较短、较浅.(2)浅沟形态参数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汇流面积与沟长、平均沟宽、平均沟深和平均断面面积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浅沟坡度极显著负相关(P<0.01);浅沟坡度与沟长、平均沟宽极显著负相关(P<0.01).(3)南方红壤丘陵区马尾松人工林地浅沟发生的临界地形条件可以用汇流面积A与浅沟坡度Se的关系式“tan Se=0.49A-0.06”来判断.[结论]南方红壤丘陵区马尾松人工林地浅沟形态参数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地形因素(坡面坡长、坡度)显著影响该区域浅沟的形态特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