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红棕象甲

红棕象甲

红棕象甲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54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林业、昆虫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9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51413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昆虫学报、生物安全学报、植物保护学报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年会、2008年浙江省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讨会暨会员代表大会、中国昆虫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等;红棕象甲的相关文献由290位作者贡献,包括覃伟权、黄山春、阎伟等。

红棕象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9 占比:0.21%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1413 占比:99.78%

总计:51526篇

红棕象甲—发文趋势图

红棕象甲

-研究学者

  • 覃伟权
  • 黄山春
  • 阎伟
  • 李朝绪
  • 刘丽
  • 马子龙
  • 张晶
  • 覃连红
  • 钟宝珠
  • 欧善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潘丽蛟; 李懿航
    • 摘要: 昆明市自2006年来大量引种了加纳利海枣,营造了优美的景观效果,但大量的红棕象甲虫害也随之入侵危害。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了加纳利海枣在昆明市呈贡区的红棕象甲虫害的现状、危害情况,掌握了昆明市呈贡区红棕象甲的危害情况,针对昆明市呈贡区红棕象甲的危害,提出了防治措施。
    • 吕朝军; 钟宝珠; 刘丽; 覃伟权; 李朝绪
    • 摘要: 红棕象甲聚集信息素引诱剂是根据红棕象甲分泌的聚集性信息化合物质,通过人工合成的仿生产品,在红棕象甲监测和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兼有靶标专一、不污染环境、对其它生物不造成伤害及无抗药性风险等优点.目前在海南已发现红棕象甲危害槟榔,为提高监测和防治效率,从红棕象甲聚集信息素的使用条件、配合使用的诱捕器、田间作业应用方式及红棕象甲聚集信息素引诱剂与其它防控措施协同应用等方面制定了槟榔园红棕象甲聚集信息素引诱剂使用技术规范,以期为槟榔园红棕象甲的科学防控提供技术参考.
    • 肖蓉; 王兴红; 李雄伟; 刘惠惠; 鲁盛平; 侯有明; 石章红
    • 摘要: [目的]明确入侵害虫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胞质型肽聚糖识别蛋白RfPGRP-L2在肠道菌群稳态的维持和调控过程中的作用,将为靶向破坏肠道菌群稳态的害虫控制新策略研发提供新的科学依据和作用靶标.[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RfPGRP-L2的序列特征.利用RT-qPCR分析RfPGRP-L2在健康红棕象甲4龄幼虫不同组织(头、脂肪体、表皮、前肠、中-后肠、血淋巴)以及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DH5α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经注射(注射1μL OD600=1.6的菌液)和喂食(取食涂抹1 mLOD600=1.6的菌液的甘蔗薄片)两种不同方式分别感染后红棕象甲4龄幼虫肠道和脂肪体中的表达量;进行RfPGRP-L2原核表达,利用体外孵育方法检测重组蛋白RfPGRP-L2对大肠杆菌DH5α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凝集和抑菌活性;RNAi干扰RfPGRP-L2后,检测红棕象甲4龄幼虫血淋巴和肠道中大肠杆菌菌落数的变化;利用RT-qPCR分析RNAi干扰RfPGRP-L2后红棕象甲4龄幼虫脂肪体和肠道中抗菌肽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利用基于细菌16S rRNA的高通量测序分析RNAi干扰RfPGRP-L2对健康红棕象甲4龄幼虫肠道菌群结构组成的影响.[结果]SMART预测发现红棕象甲RfPGRP-L2基因编码的蛋白中无跨膜结构域也无信号肽,这表明RfPGRP-L2是一种胞质型肽聚糖识别蛋白.RT-qPCR检测发现,RfPGRP-L2主要在健康红棕象甲4龄幼虫血淋巴、肠道和脂肪体等免疫组织中表达;被注射感染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6h和12 h后,红棕象甲4龄幼虫脂肪体中RfPGRP-L2的表达量分别显著上调;被喂食感染大肠杆菌6h后,红棕象甲4龄幼虫肠道中RfPGRP-L2的表达量显著增加.重组表达蛋白RfPGRP-L2能引起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生凝集反应,这说明RfPGRP-L2能够识别这两种细菌.当RfPGRP-L2被干扰后,红棕象甲4龄幼虫对肠道和血淋巴中感染EGFP标记的大肠杆菌的清除能力显著弱于对照组;肠道中抗菌肽基因RfCecropin的表达量显著降低;健康红棕象甲4龄幼虫肠道中细菌的菌落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肠道菌群结构组成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结论]红棕象甲体内胞质型肽聚糖识别蛋白RfPGRP-L2能够通过识别细菌并激活肠上皮细胞中相应的免疫信号通路促进抗菌肽基因的表达,从而介导对肠道菌群稳态的调控.
    • 李岩
    • 摘要: 采用理论分析、实地诱捕、室内药效表现以及实地园区防治效果探究厦门市园林植物园内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的发生情况、危害特点并提出有效防治对策.结果表明,红棕象甲在厦门世代重叠严重,一年发生2~3代,各虫态均可作为越冬虫态,主要危害期3~11月,诱捕成虫高峰期4~6月;幼虫室内药效表现中45%啶虫·杀虫单效果最好,70%吡虫啉和1.14%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次之;成虫室内药效表现,1000倍液条件下45%啶虫·杀虫单效果略好于16000 IU·mg-1苏云金杆菌和70%吡虫啉;2000倍液条件下8000 IU·μL-1苏云金杆菌效果最好,其次是400亿孢子·g-1球孢白僵菌.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严格执行新引种苗木的检疫检查和处理,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物自身树势、减少内部消耗、增强抗病虫害能力,利用多种施药设备,通过挂包法、根施法、喷雾法等化学药剂防治,可有效减少受害植株和降低虫口密度.
    • 鲁盛平; 刘惠惠; 苏治平; 刘倩霞; 侯有明; 石章红
    • 摘要: [目的]明确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C-型凝集素RfCTL-S1在其幼虫免疫防御中的作用.[方法]对红棕象甲RfCTL-S1序列特征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RT-qPCR检测RfCTL-S1在红棕象甲4龄幼虫不同组织(头、体壁、前肠、中-后肠、血淋巴和脂肪体)以及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DH5α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注射感染(注射1μL OD600=1.6的菌液)后在红棕象甲4龄幼虫脂肪体和肠道中的表达量,以及RfCTL-S1基因RNAi后红棕象甲4龄幼虫脂肪体和肠道中抗菌肽基因RfAttacin,RfCecropin,RfColeopericin和RfDefensin表达量;分析RfCTL-S1基因通过RNAi被沉默后对红棕象甲4龄幼虫血淋巴EGFP标记的大肠杆菌的清除能力以及肠道中可培养细菌菌落数量的影响.[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红棕象甲RfCTL-S1基因编码的蛋白无跨膜结构域,但包含一个信号肽和糖类识别结构域,该结构域中含有EPN基序,表明RfCTL-S1是一种能结合甘露糖的分泌型蛋白.RT-qPCR检测发现,RfCTL-S1在红棕象甲4龄幼虫血淋巴中高表达.在红棕象甲幼虫脂肪体中,与注射PBS的对照组相比,注射感染大肠杆菌24 h后RfCTL-S1的表达量显著下调;注射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6h后红棕象甲幼虫脂肪体中RfCTL-S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注射后24 h.在红棕象甲幼虫肠道中,注射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12 h后,该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注射后6和24 h.RNAi干扰RfCTL-S1后,红棕象甲幼虫脂肪体中抗菌肽基因RfCecropin,RfColeoptericin和RfDefensin的表达量都显著下降;红棕象甲幼虫血淋巴对感染EGFP标记的大肠杆菌的清除能力显著弱于对照组,然而RNAi组和对照组间幼虫肠道中的可培养细菌菌落数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分泌型RfCTL-S1蛋白能够通过识别细菌并激活红棕象甲幼虫脂肪体中相应的免疫信号通路促进抗菌肽基因表达,从而实现对入侵病原体的清除.
    • 李庆; 李朝绪; 吕朝军; 钟宝珠; 黄山春; 高熹; 覃伟权
    • 摘要: [目的]红棕象甲在我国的危险性和潜在风险性日益突出,应用辐照不育技术控制该虫是绿色防治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筛选对红棕象甲雄成虫的射线最佳辐照剂量,为该项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室内试验,测定并分析2种射线不同辐照剂量60 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红棕象甲雄成虫对红棕象甲产卵量、卵孵化率、寿命的影响.[结果]处理虫寿命、产卵量和卵孵化率都随2种射线剂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电子束剂量为100、150、200和250 Gy以及60 Coγ射线剂量为100、140、180 Gy时,卵孵化率为0.对2种辐照射线进行对比,当雌:雄:辐照雄虫为1:1:6时,100 Gy 60Coγ射线辐照对红棕象甲的防治效果较好,雌雄交配后卵的孵化率仅为2.44%.[结论]实际应用中应选择剂量100 Gy60 Coγ射线辐照为宜.
    • 李庆; 李朝绪; 吕朝军; 钟宝珠; 黄山春; 高熹
    • 摘要: 为了探讨化学不育剂防治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的可行性,在室内分别饲喂红棕象甲成虫不育胺和六甲基磷酰三胺(六磷胺)5种体积分数的蜂蜜水,♀处理×♂正常、♀正常×♂处理分别交配后,观察红棕象甲雌虫产卵量、卵孵化率和成虫寿命.结果表明:红棕象甲成虫取食两种药剂蜂蜜水后,产卵量、孵化率和寿命都随药剂体积分数的增高而降低,并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不育胺体积分数为0.001时,♀处理×♂正常所产卵的孵化率仅为5.17%,♀正常×♂处理所产卵的孵化率为0;六磷胺体积分数为0.05时,♀处理×♂正常和♀正常×♂处理所产卵的孵化率为0.因此,体积分数为0.001的不育胺和体积分数为0.05的六磷胺药剂蜂蜜水对红棕象甲具有较好不育效果.
    • 段云博; 朱晓珍; 叶家桐; 邓涛; 黄仕训; 胡兴华
    • 摘要: 为明确红棕象甲成虫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的外部形态特征、类型和分布.结果 表明,红棕象甲触角共有6种感器,分别为刷形感器、簇状感器、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芽孢形感器和叉形感器,其中刷形感器和簇状感器分别有2种亚型,毛形感器有3种亚型,刺形感器有4种亚型.雌雄之间部分感器的着生位置和数量存在明显的性二型现象,刺形感器Ⅲ型、刺形感器Ⅳ型以及叉形感器可能与雌虫寻找产卵场所时识别寄主挥发物有关.
    • 王辉; 王欽召; 孟令春; 梁玉勇; 刘兴平; 曾菊平
    • 摘要: 为评估入侵害虫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对本土农林生态系统的风险,于2016-2019年采用受害植株调查和成虫诱捕的方法跟踪监测该虫在加拿利海枣Phoenix canariensis引种点及周边1 600m半径范围内本土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上的发生情况,并对来自野外加拿利海枣与棕榈上的成虫形态及繁殖力进行比较.结果 显示,红棕象甲可随加拿利海枣引种定植而入侵当地生态系统,当其在加拿利海枣上暴发成灾后,还能转移到周边棕榈上继续为害,红棕象甲为害致死的棕榈植株数随着引种植物死亡数的增加而增加.野外加拿利海枣与棕榈上红棕象甲成虫的体重、体长以及按雌雄1:1配对交配后的产卵量、孵化率相当,但棕榈种群雌虫的翅展较加拿利海枣种群明显变短,表明红棕象甲转移取食本土棕榈后可成功定殖、建立种群,且适合度并未降低.雌虫翅展变短可能与该入侵种表型可塑性有关,反映出其对棕榈的快速适应与进化,表现为“前适应”策略.考虑红棕象甲成虫飞行能力强,建议调高棕榈分布省份该虫的风险预警等级、调整防控策略,开展跟踪监测以了解入侵地实情.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