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丹江口库区

丹江口库区

丹江口库区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489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农业基础科学、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79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526篇;相关期刊221种,包括中国水土保持、中国果业信息、湖北林业科技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首届“水下考古·宁波论坛”、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分会2011年学术年会、第三届湖北省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论坛等;丹江口库区的相关文献由763位作者贡献,包括程勇、刘学全、长江等。

丹江口库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79 占比:47.19%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99%

专利文献>

论文:526 占比:51.82%

总计:1015篇

丹江口库区—发文趋势图

丹江口库区

-研究学者

  • 程勇
  • 刘学全
  • 长江
  • 李超荣
  • 唐万鹏
  • 寇长林
  • 张华
  • 张香凝
  • 李浩
  • 杨朝兴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曹巍
    • 摘要: 湖北淡水资源丰富,素有“千湖之省”的美称,域内有以长江、汉江,洪湖、梁子湖,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两江”“两湖”“两库”等为代表的湖北水系,众多的湖泊如点点繁星散落在荆楚大地,滋养出品种丰富的鱼类,也孕育出灿烂的荆楚文明。
    • 张启龙(摄影); 刘凤(摄影)
    • 摘要: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土地总面积5110 km^(2),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核心水源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2182.5 km^(2),平均土壤侵蚀模数6616 t/(km^(2)·a)。多年来,房县注重发挥相关部门的优势,整合项目,捆绑资金,各投其资,各记其功,形成了“政府导演、水保搭台、部门唱戏、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呈现出全社会支持水保、服务水保、参与水保的良好发展势头;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按照“山上防护林,山腰用材林,山脚丘陵经济林,山下沟川吨粮田”的治理模式,采取工程、生物、农耕措施一起上,治沟与治坡相结合,因地制宜建设水保林、经济林和基本农田,配套建设蓄排水工程,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实行生态移民、舍饲养羊,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形成T“人治山、山养人、树绿美、果增收”的绿色发展格局。
    • 杨妍妨; 程洋; 王永
    • 摘要: 丹江口水库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其良好的水质状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成功的关键所在。以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作为数据源,获取了水源区和库区石漠化空间分布特征,其中库区石漠化主要分布于南水北调渠首所在地的河南省淅川县境内,总面积约327.59 km^(2),发生率23.11%(为水源区的5.7倍)。通过实地调查,结合地质特征,按照主控因素建立了库区石漠化的3种典型模式:人类活动形成的石漠化、自然条件形成的石漠化、自然条件主导下人类活动加剧形成的石漠化;同时分析认为地质条件是丹江口库区石漠化形成的物质基础、自然气候是石漠化形成的背景因素、人类活动是石漠化形成的动力条件。该石漠化特征模式和成因的提出,可为库区石漠化治理、生态修复提供依据,对其他岩溶地区石漠化成因模式的建立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 吴保建; 邹建平
    • 摘要: 邓州市地处河南省西南部,北依伏牛,南连荆襄,西纳汉水,东接宛洛,有豫、鄂、陕“三省雄关”“豫西南门户”之称,国土面积2369平方千米。邓州市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被国务院确定为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是河南省直管县、河南省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和南阳副中心城市,全域纳入《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是医圣张仲景出生地.
    • 张义安
    • 摘要: 南郑区位于汉江上游,是“南水北调”“引汉济渭”水源水质重要保护区,通过持续推进污水处理建设项目,使城市污水处理达标排放,有效改善中心城区和集镇人居环境及投资旅游环境,对丹江口库区上游水源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11年起分批次实施江南污水处理厂和圣水等集镇污水处理厂项目,目前已投入财政资金29727.7万元。
    • 杨小林; 贺梦微; 陈艺晏; 李义玲
    • 摘要: 大气环境中高氮以干/湿沉降的方式返回地表,进入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可能引起一系列负面生态效应。以丹江口库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16~2018年的大气氮干湿沉降连续监测数据,研究了丹江口库区大气氮沉降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016~2018年,丹江口库区大气湿沉降中TN、AN、NN、DN通量分别为29.48,10.75,11.27,24.52 kg/(hm^(2)·a),其中,夏季TN、AN、NN和DN湿沉降通量最高,分别占全年各形态氮湿沉降总量的32.85%,43.94%,26.74%,33.59%。(2)库区TN、AN、NN和DN干沉降通量分别为8.38,1.56,1.26,5.77 kg/(hm^(2)·a),从季节分配上呈现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特点。(3)2016~2018年库区大气总氮沉降量为37.86 kg/(hm^(2)·a),其中,TN干、湿沉降通量分别占总沉降量的22.13%和77.87%。丹江口库区大气氮沉降过程与通量研究,可更好地揭示大气氮沉降对库区水体养分的输入贡献,丰富库区水体“营养源”的解析,为加强库区氮素管理,降低库区水体富营养化风险提供依据。
    • 李太魁; 张香凝; 郭战玲; 寇长林; 毛家伟
    • 摘要: 为探明丹江口库区坡耕地低龄茶园氮素流失特征,采用野外天然降雨条件下的径流小区试验,研究了自然降雨条件下坡改梯(PT)和坡改梯+梯壁植草(PTS)2种农艺措施对水土流失和径流氮迁移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相对于当地传统种植区(CK),PT和PTS处理平均分别减少了20.9%、33.3%的径流流失和30.0%、42.0%的泥沙流失,表现出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PTS处理减流减沙效果更显著。对地表径流水体氮素的形态及其比例分析表明,可溶性氮素是氮素流失的主要形态,占55.6%~70.4%;可溶性氮素以硝态氮为主,可溶性有机氮次之,铵态氮所占比重较低。PT和PTS处理均能有效降低径流氮的流失量,可分别降低39.1%和52.5%的氮素流失量,有助于水体环境的保护,这为库区坡耕地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的控制、重点水源地的水质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 张玉娇; 曾杰; 陈万旭; 黄成
    • 摘要: 库区是流域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效应和综合生态风险,对库区生态风险适应与缓解的决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忽视了库区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动态演化过程,有必要进一步考虑库区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的时空交互过程,对库区生态风险进行更为综合性和针对性的评价,弥补库区生态风险定量化评价研究空缺。基于此,以丹江口库区为例,综合考虑库区生态环境、景观结构及人类活动等要素,构建基于适应性循环理论框架的“潜力—连通度—韧性”三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1990—2018年7个年份的数据,对研究区7个县(市、区)的生态风险适应性循环周期进行刻画。结果表明:(1)丹江口库区整体生态风险水平呈波动状下降趋势,生态风险变化趋势存在地域差异,淅川县、茅箭区、张湾区为生态风险上升地区;(2)适应性循环的阶段特征能够为判断库区生态风险现状提供依据,适应性循环释放阶段、重组阶段及僵化阶段表现出生态系统风险上升的趋势。修正后的适应性循环模型对系统僵化风险的指示作用更加明显,2015年以来,丹江口库区社会—生态系统处于重要的转折阶段,有效防止生态风险的进一步扩大是当前库区生态系统管理的关键所在,对于维持库区社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 宁昕扬; 曾俊; 曾令华
    • 摘要: 膨胀土边坡稳定问题是国内工程建设中常见且灾害性强的技术问题,一旦边坡失稳将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运行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压快排”的膨胀土边坡柔性综合防护方案,并在丹江口库区宋岗码头岸坡治理中成功应用。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控制边坡渗流场,并显著提升膨胀土边坡的稳定性。
    • 摘要: 近年来,邓州市政协积极响应建设“书香政协”号召,立足实际,以学习为先导、以读书为途径,推动委员履职本领和议政建言水平持续提升。“书香政协”已经成为市政协重要的工作品牌和履职名片,“书香政协”建设中积蓄的智慧和力量,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履职成效,为邓州建设中等城市、丹江口库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注入了激扬的动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