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肺内分流

肺内分流

肺内分流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18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内科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2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33818篇;相关期刊133种,包括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临床麻醉学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十二届华东六省一市麻醉学术会议暨2013年福建省麻醉学术会议、山东省第十二次麻醉学学术会议、第十四次长江流域、第八次华东地区、第十四次江苏省麻醉学术大会等;肺内分流的相关文献由67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锦铭、欧阳葆怡、李长科等。

肺内分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2 占比:0.62%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33818 占比:99.36%

总计:34036篇

肺内分流—发文趋势图

肺内分流

-研究学者

  • 刘锦铭
  • 欧阳葆怡
  • 李长科
  • 潘灵辉
  • 马正良
  • 高蓓兰
  • 黄笑玉
  • 万震威
  • 余宙耀
  • 刘长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白颖; 马艳巍; 李亚星; 高晓宁; 孙艳斌
    • 摘要: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OLV)期间不同吸入氧浓度(FiO_(2))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1月至2021年8月择期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57例,男40例,女17例,年龄18~64岁,BMI 18~28 kg/m^(2),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FiO_(2)45%组(L组)、FiO_(2)65%组(M组)和FiO_(2)85%组(H组),每组19例。三组分别在OLV期间予以对应的FiO_(2)。记录术前肺通气功能检查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1秒率(FEV_(1)/FVC)、分钟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于OLV前5 min、OLV后10、20、30、60 min分别经桡动脉与右颈内静脉抽取动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SaO_(2)、PaO_(2)、PaCO_(2)、Hb、Lac,并计算氧合指数(PaO_(2)/FiO_(2))、肺内分流率(Qs/Qt)、死腔率(V_(D)/V_(T)),记录以上各时点肺动态顺应性(Cdyn)、气道峰压(Ppeak)、HR和MAP。结果三组术前FVC、FEV_(1)、FEV_(1)/FVC、MV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LV后10、20、30 min M组和H组PaO_(2)明显高于L组(P<0.05)。OLV后10、20、30、60 min M组和H组PaO_(2)/FiO_(2)、Cdyn明显低于L组(P<0.05);H组PaO_(2)/FiO_(2)、Cdyn明显低于M组(P<0.05),Qs/Qt、Ppeak明显高于L组和M组(P<0.05)。OLV后60 min M组Qs/Qt明显高于L组(P<0.05),H组PaO_(2)明显高于L组(P<0.05)。OLV前5 min、OLV后10、20、30、60 min三组SaO_(2)、PaO_(2)、Hb、Lac、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LV期间使用FiO_(2)45%和FiO_(2)65%均可以减少肺内分流,提高肺顺应性,改善氧合。
    • 赵峰
    • 摘要: 目的探讨联合麻醉对患者肺内分流和动脉氧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行胸部手术的单肺通气(OLV)患者92例,按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研究组实施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结果2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2时MAP及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单肺通气30 min时,研究组PaO 2、SpO 2水平低于对照组、QS/Q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70%低于对照组的26.09%(P<0.05)。结论复合麻醉在OLV患者中更具应用价值,硬-全联合麻醉可短暂增加肺内分流(QS/QT增加),且利于保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更具安全性。
    • 王志瑶; 方育; 杨文燕
    • 摘要: 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是一种自动调节反射机制,是肺血管系统对急性和持续肺泡缺氧的重要反应,在单肺通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HPV可使非通气侧肺的通过血流减少,并将减少部分的血流转移至通气侧肺,从而减少非通气侧肺的肺内分流,优化通气血流比值,改善氧合.此外,HPV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麻醉药物、麻醉方式、机械通气、心排血量、温度、酸碱平衡等.目前,对单肺通气患者氧合和肺内分流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通过增强对HPV的认识,可为寻找新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 郭东旭; 许克璞; 李华平
    • 摘要: 目的 探究非通气侧肺持续正压通气(CPAP)在胸外科手术单肺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收治的101例胸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单肺通气期间非通气侧肺支气管导管开口于空气,观察组患者在单肺通气期间行非通气侧肺CPAP.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单肺通气时间、手术时间、补液量、尿量),比较两组单肺通气前(T1)、单肺通气30 min (T2)、单肺通气结束(T3)时氧合肺内分流情况[动脉血氧分压(PaO2)、分流率(Qs/Qt)]及T1、术后24 h(T4)时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肺损伤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单肺通气时间、手术时间、补液量、尿量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T1、T3时PaO2、Qs/Qt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T2时,两组PaO2水平较T1时降低,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Qs/Qt水平较T1时上升,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3时,两组PaO2水平较T1时降低,Qs/Qt水平较T1时上升(P<0.05).T1、T4时,两组IL-6、IL-8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T1时,两组SOD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T4时,两组SOD水平较T1时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损伤程度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通气侧肺CPAP在胸科手术中应用对患者手术情况影响不显著,可有效提升PaO2,减少肺内分流,对部分血清炎症因子存在明显影响,可降低肺损伤程度.
    • 张华山
    • 摘要: 目的:在单肺通气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对比手术侧肺两种辅助通气模式对动脉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和及肺内分流率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胸腔镜下左上肺部分切除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患者双腔支气管插管后两组非手术侧通气均采用间歇正压通气(IPPV)+呼气终末正压通气模式(PEEP).A组患者手术侧肺接麻醉机,采用间歇正压通气(IPPV)+呼气终末正压通气模式(PEEP);B组手术侧肺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比较两组血气分析结果,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两组肺内分流率在T0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与B组相比,A组肺内分流率降低(P<0.05),动脉氧分压升高(P<0.05).动脉二氧化碳分压降低(P<0.05).T2时,与B组相比,A组肺内分流率显著降低(P<0.01),动脉氧分压升高(P<0.05),动脉二氧化碳分压降低(P<0.05).结论:通过与以往公认的有效的对手术侧的CPAP辅助通气模式对比,采用IPPV+PEEP的方法有更好的增加动脉氧分压,降低肺内分流率和动脉二氧化碳的作用.
    • 刘树杰; 高婕; 王宇; 杨世杰; 闫玉荣
    • 摘要: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究持续气道正压(CPAP)对单肺通气患者氧合状况及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 使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维普网、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以来截至2020年12月31日.收集关于单肺通气期间非通气侧给予CPAP对患者氧合状况及肺内分流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两名独立的研究者根据研究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相关资料、对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最后应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的RCTs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共纳入11篇RCTs,346例患者.CPAP组患者的肺内分流量(单肺通气30 min:SMD=-1.08,95%CI=-1.37~-0.79,P<0.00001;单肺通气60 min:SMD=-0.47,95%CI=-0.83~-0.12,P=0.009)低于对照组,动脉氧分压(单肺通气30 min:SMD=0.97,95%CI=0.73~1.20,P<0.00001;单肺通气60 min:SMD=0.72,95%CI=0.30~1.13,P=0.0007)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肺通气30 min:SMD=0.02,95%CI=-0.24~0.29,P=0.87;单肺通气60 min:SMD=-0.18,95%CI=-0.70~0.35,P=0.51).结论 CPAP能明显改善单肺通气患者氧合状况及肺内分流.
    • 李琴琴; 郑敏
    • 摘要: 目的 探讨单肺通气期间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对氧合及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的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DEX组入手术室10 min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0μg/kg,随后以0.5μg·kg-1·h-1持续输注至单肺通气结束;NS组患者输注等量的生理盐水.计算入手术室(T1)、单肺通气30 min(T2)、单肺通气2 h(T3)和手术结束(T4)时的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2]和肺内分流率(Qs/Qt).同时于T1、T2时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浓度.记录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 T2~T4时,DEX组OI、P(A-a)O2和Qs/Qt均优于NS组(P<0.05).T2时DEX组血清NO浓度高于NS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单肺通气期间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能减少肺内分流、低氧血症的发生和肺损伤.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