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胎头吸引

胎头吸引

胎头吸引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240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临床医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8篇、专利文献225604篇;相关期刊60种,包括中国保健营养、基层医学论坛、齐鲁护理杂志等; 胎头吸引的相关文献由464位作者贡献,包括何桂英、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侯婷婷等。

胎头吸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8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25604 占比:99.97%

总计:225682篇

胎头吸引—发文趋势图

胎头吸引

-研究学者

  • 何桂英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侯婷婷
  • 刘华
  • 刘建平
  • 刘磊
  • 刘翠英
  • 匡国芳
  • 卢世军
  • 孟庆娜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廖思兰; 李世彤; 廖木兰
    • 摘要: 目的:探究胎头吸引阴道助产分娩的效果及推广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2月,取221例本院收治的阴道分娩产妇开展研究,回顾病例类型,以不同的助产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29例对照组行产钳助产,192例实验组行胎头吸引阴道助产,对比阴道疼痛率、并发症、盆底功能、新生儿评分.结果:阴道疼痛率、并发症相比,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盆底肌肉疲劳度实验组低于对照组,而阴道动态压力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评分两组相比,P>0.05.结论:在阴道助产分娩疗中,改良式胎头吸引使用安全、方便、易于掌握,胎头吸引干预既能改善新生儿出生结局、减少手术发生率,又能减轻产妇阴道疼痛感、减少并发症,又能改善盆底功能,值得推荐.
    • 孔玲芳
    • 摘要: 1.病历资料患者29岁,孕39+6周,G1P1,行无痛分娩术分娩,因胎儿窘迫在会阴侧切术下胎头吸引助娩一男活婴,体重2850克,产后会阴伤口稍向上延伸,会阴组织脆弱,易出血,常规会阴缝合后,阴道填塞纱布一块,产后6小时,通过听流水声,熏洗外阴仍不能自行排尿,查体:膀胱充盈、轮廓清,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给予导尿,一次导出尿液约800ml后保留尿管长期开放,嘱其多饮水,以冲洗膀胱和尿道,按摩子宫,子宫收缩好,阴道出血不多。产后16小时,取出阴道填塞纱布,给予保留尿管定时开放,嘱其有排尿感时开放尿管,如无排尿感,则间歇开放引流和训练逼尿肌功能,每2~3小时开放1次,预防膀胱萎缩,患者无排尿感,2.5小时可放出尿液300ml,产后24小时后,给予红外线照射外阴日二次及盆底肌肉修复治疗日一次,患者于产后三日去除尿管,排尿顺利,与产后五日顺利出院。
    • 王芳
    • 摘要: 目的:对比两种助产术(产钳阴道助产术、胎头吸引阴道助产术)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分娩助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进行分娩的98例产妇,将产妇分为胎吸组49例与产钳组49例,分别采取胎头吸引及产钳助产.结果: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成功率、新生儿窒息率无明显差异(P>0.05),胎吸组产妇的胎儿窘迫发生率、胎吸失败率、会阴裂伤率明显低于产钳组(P<0.05),产钳组产妇第二产程延长率、胎方位异常率明显低于胎吸组(P<0.05).结论:两种助产术均能够达到良好的助产效果,且各具优势及不足,应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选择助产方式,提高分娩质量.
    • 李民霞
    • 摘要: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中胎头吸引助产术和产钳助产术对减少新生儿损伤、产妇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择收治产妇178例,所有产妇均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阴道分娩,其中接受胎头吸引助产术产妇成立1组,接受产钳助产术产妇成立2组,观察两组新生儿损伤、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助产成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组新生儿面部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2组(P0.05).结论:在产妇阴道分娩中胎头吸引术和产钳助产术均能够收获良好效果,各具优势,产妇并发症、新生儿损伤发生情况相当,临床中应依据产妇情况进行选择.
    • 秦婕
    •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胎头吸引助产术和产钳助产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9例产妇,根据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助产方式进行分组,其中44例产妇采用胎头吸引助产术作为为A组,45例产妇采用产钳助产术作为B组.对比2组产妇助产成功率及母婴结局.结果 A组和B组助产成功率分别为95.45%,95.56%,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新生儿面部皮肤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胎头吸引术和产钳助产术用于产妇分娩助产中的效果相似,两种分娩方式并发症发生率相当,且各有优势,临床实践中应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选择.
    • 冯莎
    • 摘要: 目的 分析胎头吸引阴道助产分娩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阴道分娩产妇,纳入时间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将其随机分为2组:产钳助产55例作为对照组,胎头吸引助产55例作为试验组,比较分娩结局.结果 两组在Apgar评分、助产成功率、无痛分娩率上差异不大,但试验组胎位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5.4%,低于对照组的18.2%,差异显著(P<0.05).结论 胎头吸引阴道助产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助产方式,能减少产妇并发症、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广.
    • 张启美
    • 摘要: 目的 探讨阴道助产掌临床应用指征及其对减少母婴损伤的效果研究.方法 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行阴道助产掌分娩的50例产妇和同时期在我院行抬头吸引助产的50例产妇、行产钳助产的50例产妇进行比较设为ABC三组,分析对比三组助产方式的操作时间、总产程、产妇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出血量以及软产道损伤、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会阴水肿及尿潴留发生率等阴道助产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的操作时间、总产程、产妇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出血量以及软产道损伤、各种裂伤、产后出血、尿潴留、会阴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小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助产掌是一种易于掌握、对母婴损伤小、产程短的新型助产技术,在一定条件下优于产钳助产术及胎头吸引术,值得临床推广.
    • 陈俊玉
    • 摘要: 目的 比较胎头吸引阴道助产术与产钳阴道助产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产科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接诊的100例待产孕妇,按分娩过程中采用的助产方法分组,48例分娩时采用胎头吸引阴道助产术(胎吸组),52例分娩时应用产钳阴道助产术(产钳组),比较两组产妇助产成功率、母婴结局.结果 胎吸组助产成功46例(95.8%),产前组助产成功50例(96.2%),胎吸组与产钳组助产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头吸引阴道助产术与产钳阴道助产术助产效果相当,两者各有优势,临床实践中结合产妇分娩进程选择合理的助产方法使剖宫产率降至最低,确保母婴安全.
    • 姚明娟
    •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胎头吸引和低位产钳助产对孕妇分娩的临床比较。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分娩产妇100例,采用胎头吸引进行助产的50例孕妇为对照组,采用低位产钳进行助产的50例孕妇为观察组,对两组孕妇的术中情况和新生儿身体不良症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产妇在产后大出血和严重的软产道损伤方面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在新生儿产后不良症状方面,对照组头颅血肿、颅内出血和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新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低位产钳对产妇进行助产的过程中,产妇术中情况可有效控制,对新生儿的伤害更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