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胸部影像学

胸部影像学

胸部影像学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8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6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52166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乡镇企业导报、健康之路、中国妇幼健康研究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七届全国呼吸道感染学术大会暨第一届多学科抗感染治疗学术研讨会、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儿科放射学术大会、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等;胸部影像学的相关文献由216位作者贡献,包括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编辑部、何礼贤等。

胸部影像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6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52166 占比:99.84%

总计:52251篇

胸部影像学—发文趋势图

胸部影像学

-研究学者

  •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
  •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编辑部
  • 何礼贤
  • 张也军
  • 徐作军
  • 施子廷
  • 李华茵
  • 武建平
  • 沙丽芬
  • 潘纪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编辑部
    • 摘要: 为促进和引领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发展,《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长期征集各类中西医结合及影像学专题文章。自2020年以来,我刊已陆续组织刊登针灸影像学、中西医结合研究、神经影像学、头颈部影像学、胸部影像学、胃肠道影像学、智能影像学、乳腺影像学等多期重点专题。专题文章注重学术性、理论性、前沿性和创新性,强调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每个专题的篇数为4~7篇,并由执行主编撰写该专题的述评,就该专题的缘起、各篇文章的特色等作说明。
    • 刘纯; 张亚林
    • 摘要: 目的 探讨耐药肺结核的中医证型与CT影像表现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 对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医院经病理、药敏实验证实或基因检测确诊的60例耐药肺结核患者的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肺结核患者按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分为肺阴亏虚型23例、阴虚火旺型12例、气阴两虚型13例、阴阳两虚型12例.单耐药、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主要是肺阴亏虚证为主,多耐药结核病以气阴两虚为主,广泛耐药结核病以阴阳两虚证为主.耐药肺结核中医证型的CT影像特征在是否为厚壁空洞、空洞数>3个、病灶累及≤3个肺叶、病灶累及>3个肺叶、肺毁损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耐药肺结核的CT影像表现作为中医望诊的延伸,可以用来辅助诊断耐药肺结核的中医证型.
    • 于健伟; 羊月祺; 李鑫; 钱英
    • 摘要: 2019年12月,暴发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目前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确诊病例,疫情呈现全球蔓延趋势.为应对疫情的蔓延,各类结合最新技术成果的创新型的医疗设备被研发出来.本文综述了新冠肺炎的诊断和防控相关医疗设备创新研究与应用成果,探讨未来医疗设备发展趋势,为研发适合类似传染性疾病应用的医疗设备提供思路.
    • 刘冬
    • 摘要: 目的 探询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对小儿腺病毒肺炎患儿的免疫功能影响及胸部影像学表现.方法 选取84例腺病毒肺炎患儿,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2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观察组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比较两组免疫功能及胸部影像学表现.结果 两组治疗前免疫功能指标中免疫球蛋白G(IgG)、T辅助细胞(CD4)、T杀伤细胞(CD8)及CD4/CD8相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IgG、CD4、CD8及CD4/CD8较对照组而言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积液、肺不张及中毒性脑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腺病毒肺炎,收效良好,免疫功能大为改善,胸部影像学表现中不良反应显著降低.
    • 陈至真; 徐生芳; 朱大林; 钱吉芳; 杨来虎
    • 摘要: cqvip:患者男,11岁。近8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咳嗽,伴乏力、纳差入院。外院诊断为呼吸道感染,治疗未见好转。胸部CT显示右侧胸腔内见一巨大软组织肿块影,大小约12 cm×10.8 cm,边界清晰,密度不均匀(CT值48 HU)(图1A)。增强动脉期可见肿块实质部分明显强化(CT值约100 HU)(图1B),右肺组织体积明显缩小,呈三角形致密影并明显强化(图1C);静脉期及延迟期肿块实质内对比剂未见明显廓清,其内不规则形低密度区三期均未见明显强化(图1D,1E)。
    • 沙丽芬
    • 摘要: 目的分析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惠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病情进展情况分为普通组(33例)和难治组(27例)。对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难治组特应性体质、发热持续时间>10 d、精神状态差、全身皮疹、C-反应蛋白(CRP)≥40 mg/L、血沉(ESR)≥50 mm/h、肺部大片状高密度实变影面积≥2/3肺叶患儿占比均高于普通组(均P10 d、CRP≥40 mg/L、ESR≥50 mm/h、肺部大片状高密度实变影面积≥2/3肺叶均为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OR=1.960、2.321、1.960、1.725、6.449,均P10 d、CRP≥40 mg/L、ESR≥50 mm/h、肺部大片状高密度实变影面积≥2/3肺叶,因此临床可通过对有以上特征的患儿进行针对性治疗或护理,以降低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生风险。
    • 沙丽芬
    • 摘要: 目的 分析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惠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病情进展情况分为普通组(33例)和难治组(27例).对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难治组特应性体质、发热持续时间>10 d、精神状态差、全身皮疹、C-反应蛋白(CRP)≥40 mg/L、血沉(ESR)≥50 mm/h、肺部大片状高密度实变影面积≥2/3肺叶患儿占比均高于普通组(均P10 d、CRP≥40 mg/L、ESR≥50 mm/h、肺部大片状高密度实变影面积 ≥2/3肺叶均为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OR=1.960、2.321、1.960、1.725、6.449,均P10 d、CRP≥40 mg/L、ESR≥50 mm/h、肺部大片状高密度实变影面积 ≥2/3肺叶,因此临床可通过对有以上特征的患儿进行针对性治疗或护理,以降低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生风险.
    • 摘要: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系列杂志之一,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办,于2003年第1季度正式创刊。本刊已被知网、万方、维普等收录。本刊以中西医结合影像学临床与实验研究为主要内容,重视影像学研究的新进展、新理论及新技术,以普及和提高相结合,促进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发展。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针灸影像学、中西医结合研究、神经影像学、头颈部影像学、胸部影像学、乳腺影像学、腹部影像学、骨骼肌肉影像学、介入放射学、儿科影像学、智能影像学、综述、继续教育园地等。读者对象为广大医学影像工作者及中医、西医临床医师。目前,本刊网站、微信公众号及维普均已实现了本刊文献的开放获取(OA)。
    • 唐大川; 韩成钰; 李海泉; 潘军平; 孟庆彬; 赵杰
    • 摘要: 目的 探究CT征象在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转归中的作用,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胸部影像学特点.方法 选择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分为临床好转组(52例)与临床恶化组(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诊断标准.采用x2检验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胸部影像学改变.结果 2组的影像学特征(病灶趋于实变、病灶范围增大、病灶出现融合趋势、磨玻璃影由模糊变清楚、病灶向内发展、出现纤维条索、磨玻璃影范围增大、磨玻璃影范围减小和病灶此起彼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观察胸部影像学变化可早期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转归,且相对安全、无创,具有临床实用性.
    • 方旭; 蔡军; 梁泉; 李骁; 边云
    •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分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和胸部CT影像学表现.方法 收集2020年2月9日至3月9日武汉火神山医院确诊为COVID-19患者506例,将其分为普通型(n =365)和重型(n=141),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胸部CT影像学表现.采用x2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COVID-19重型患者既往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多于普通型患者(x2 =9.377和15.085,P<0.01);普通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与重型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4.816和30.097,P<0.01);重型患者C-反应蛋白升高比例多于普通型患者(x2 =21.639,P<0.01).重型患者治愈出院人数明显少于普通型患者(P<0.01).与普通型COVID-19患者相比,重型患者肺部呈弥漫性病灶、混杂影,最大病灶直径>10 cm,以累及全肺叶为主(P<0.01).重型患者伴有空气支气管征、支气管血管束增粗、胸膜增厚、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的现象多于普通型患者(x2=33.357、11.114、14.580、5.978、45.731和6.623,P<0.05或<0.01).结论 COVID-19普通和重型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胸部CT影像学表现存在差异,CT影像学表现可作为临床分型参考的重要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