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膀胱造瘘

膀胱造瘘

膀胱造瘘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70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6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3473篇;相关期刊187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护理研究、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二届全军保健医学研讨会等;膀胱造瘘的相关文献由945位作者贡献,包括乔够梅、刘淑华、李磊等。

膀胱造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6 占比:1.29%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3473 占比:98.71%

总计:23780篇

膀胱造瘘—发文趋势图

膀胱造瘘

-研究学者

  • 乔够梅
  • 刘淑华
  • 李磊
  • 刘俊
  • 岳山山
  • 张玲玲
  • 王飞
  • 陆筱钒
  • 马正妹
  • 丁伟仁

膀胱造瘘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苗苗; 冒健骐; 任宇翔; 任炳屹; 盖敬慈; 张涵芷; 蓝婷; 王伊睿; 刘培楠; 史爱华; 吕毅; 严小鹏
    • 摘要: 目的探讨磁压榨技术(Magnetic Compression Technique,MCT)用于膀胱造瘘的可行性。方法根据MCT原理,结合新西兰兔下尿道解剖特点,设计用于膀胱造瘘的子磁体(Daughter Magent,DM)和母磁体(Parent Magnet,PM)。以6只新西兰兔为动物模型,静脉麻醉后经尿道置入DM至膀胱内,在耻骨联合上方腹壁外放置PM。DM和PM可自动相吸。密切观察实验兔术后一般状况,记录磁体脱落时间。磁体脱落后安乐死处死实验兔获取膀胱造瘘口标本,肉眼观察膀胱造瘘口形成情况。结果6只实验兔均成功实施了MCT膀胱造瘘,术中DM在导丝引导下顺利置入膀胱内,DM和PM自动对位吸合良好。术后10~13 d DM和PM脱落,膀胱造瘘口建立,开腹探查见膀胱与腹壁粘连愈合良好,盆腔无明显粘连。肉眼观察膀胱造瘘口标本可见膀胱与腹壁粘连愈合紧密,造瘘口通畅性良好。结论基于MCT的膀胱造瘘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造瘘口形成良好等优点,该技术有望用于临床。
    • 张凤霞
    • 摘要: 目的:观察信息-动机-行为(IMB)技巧模型护理在膀胱癌造瘘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IMB技巧模型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生命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ESCA和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B技巧模型护理应用于膀胱癌造瘘术患者可提高ESCA和WHOQOL-BREF评分,以及降低负性情绪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 罗金; 廖有刚; 王荣丹; 王耀东
    • 摘要: 膀胱癌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膀胱造瘘后部分患者后期会出现慢性尿路感染、刺激性皮炎、瘘口周围漏尿、反复血尿、膀胱挛缩,甚至膀胱肿瘤等并发症。我院近期收治1例65岁膀胱造瘘术后4年诊断膀胱癌并行根治性膀胱切除+输尿管皮肤造口手术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 廖柏兰
    • 摘要: 目的:探究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患者应用信息-动机-行为(IMB)技巧模型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1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瘘管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基于IMB技巧模型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泌尿造口自我护理量表(UES)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UES评分和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8、5.750,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320,P<0.05).结论:基于IMB技巧模型的管理模式能够提高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尤志新; 张浩宇; 屈维龙; 张肖翔; 徐赟峰; 李亦磊; 汪益民
    • 摘要: 目的 探讨膀胱造瘘在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TKRP)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10月—2021年3月,前列腺体积(PV)大于80 mL的前列腺增生患者82例,均行TKRP治疗,其中术前行膀胱造瘘41例为试验组,常规手术41例为对照组,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血红蛋白下降水平、切除的前列腺质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及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手术时间短,血红蛋白下降水平小,切除的前列腺质量多,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远期并发症.结论 术前膀胱造瘘联合TKRP术是外科治疗大体积前列腺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 宋丽; 许文娟
    •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居家护理对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安徽济民肿瘤医院收治的74例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按出院顺序分为对照组(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出院,n=37)和观察组(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出院,n=37).对照组采取常规居家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居家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心理状况、自护能力、自我感受负担和疾病感知程度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自我感受负担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健康知识评分、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护技能评分、疾病感知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干预后2、4、6个月观察组SF-36评分较干预前增高(时间效应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效应P<0.05);干预措施和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居家护理可明显减轻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的负性情绪、自我感受负担,并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感知程度、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
    • 张俊; 王飞
    • 摘要: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镜联合膀胱造瘘治疗膀胱巨大结石方法和疗效.方法:在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21年5月收入住院膀胱结石患者中,其中15例结石巨大,膀胱镜下观察结石大小及数目,如果结石较大,约30mm~45mm,使用10.5mm腹腔镜穿刺鞘卡行膀胱造瘘,取出內芯,将引流管塞入鞘卡内,远端放入收集桶,生理盐水持续灌注,钬激光经膀胱镜操作孔将膀胱结石分割呈块状,Ellik冲洗器冲出较小结石,较大结石使用胆囊抓钳通过腹腔镜穿刺鞘卡取出,术后留置膀胱造瘘管、导尿管.结果:15例手术时间30min~60min,平均40min,术后住院3天~7天,术后第一天拔出膀胱造瘘管,术后4天~6天拔出尿管后出院.术后随访1个月~3个月,患者无造瘘口感染,无尿外渗及漏尿,无尿痛、血尿等情况.结论:膀胱镜联合膀胱造瘘治疗膀胱大结石是一种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安全、有效的方式.
    • 尹文利; 王娟; 李永禄; 李双辉; 高峰; 李双标
    • 摘要: 目的 观察改良尿道腔内剜除术(M-PKEP)联合膀胱造瘘治疗高龄前列腺增生(BPH)的效果.方法 选取诊断为BPH并进行治疗的11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n =60,M-PKEP术联合膀胱造瘘)和对照组(n =59,M-PKEP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术后储尿症状改善的影响因素.结果 治疗后,2组最大尿流率(Qmax)升高,残余尿量(RUV)、下尿路储尿期症状评分(IPSS-S)均下降,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80岁)、逼尿肌收缩力(≥40 cmH2O)、残余尿量(≥100 mL)、夜尿次数(≥2次)均是影响患者IPSS-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BPH患者采用M-PKEP术联合膀胱造瘘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术后建议及时对逼尿肌收缩力、RUV和夜尿频次进行干预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孟庆玲
    • 摘要: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应用于膀胱造瘘口康复期病人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膀胱造瘘手术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60例患者在膀胱造瘘术前给予相同的护理干预,随机选取30例患者组成对照组,在患者康复期给予常规护理,另外30例患者组成研究组,给予康复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围绕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心理变化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在接受心理护理后,研究组的HAMD评分、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从护理满意度来看,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膀胱造瘘口康复期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体验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