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自我意象

自我意象

自我意象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84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心理学、体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2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137篇;相关期刊164种,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大众心理学、心理世界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07年中国心理学家大会、2005中国钢铁年会等;自我意象的相关文献由200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相芬、冯松宁、卢志娟等。

自我意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2 占比:5.48%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3137 占比:94.46%

总计:3321篇

自我意象—发文趋势图

自我意象

-研究学者

  • 王相芬
  • 冯松宁
  • 卢志娟
  • 周东滨
  • 尚明翠
  • 戴尔
  • 朱光平
  • 杨学良
  • 琚金民
  • 程枫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曾晗
    • 摘要: 中小学学生身心正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的阶段,自我意象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学生所建构的自我意象会促使他们对事物产生相应的态度,包括对古典音乐。在中小学古典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榜样积极评价等各种办法创造欣赏古典音乐的积极意象,如"聪慧""高雅""博识"和"专业"等,并将这些积极意象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意象,从而激发中小学生学习古典音乐的兴趣。
    • 陈莉
    • 摘要: 舞蹈艺术中的自我感觉尤为重要。文章以舞蹈感觉与自我意象为角度,对相关舞蹈感觉进行分析和说明,并基于这个基础,对舞蹈感觉和舞蹈教学的关系进行阐述。
    • 吕芊溪
    • 摘要: 活动理念:这节活动课的设计思路,来源于我作为一位热衷于心理学的美术专业教师与学生交流中的感悟与思考:在成人眼中无忧无虑的小学生,在享受美好的童年的同时,也会承受由不同事件带给他们的压力和烦恼。但有时他们不能很好的感受和理解这些情绪,我想,如果这些感受可以被识别,可以发现情绪背后的需要,我们也许就能找到更好的方式来照顾情绪、接纳情绪,也将成为促进生命健康成长的动力。活动目标: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了解情绪是丰富多彩,理解情绪包含着丰富的信息。通过主题性绘画、讨论分析等环节,了解自己更多的情绪,更好的成为自己。让学生能接受自己的各种情绪,看到自己可能的需要,进而发现促进生命美好向上的动力。活动重点:通过活动体验、讨论分享和展示,认识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正确认识情绪,接纳自己的各种情绪。活动难点:引导学生读懂情绪传递的信息,看见情绪背后的需要和期待,从而发展积极的自我意象,悦纳自我,发现生命的美好。
    • 杨炳丽
    • 摘要: 目的:运用意象对话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医学生塑造积极自我意象,提升学习动力,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学风建设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招募自愿参加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36名学生,在团体辅导前、后进行压力反应问卷、自我掌控感问卷和大学生学习投入量表的测试,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通过意象对话团体心理辅导可以降低医学生应激水平(t=3.008,p<0.004)、增加自我掌控感(t=-2.15,p<0.035)、提高学习投入水平(t=-2.32,p<0.024),挂科学生与非挂科学生上述量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意象对话团体心理辅导有效地帮助医学生塑造积极自我意象,提高医学生对学习的投入水平.
    • 周梦
    • 摘要: 绘画治疗是以来访者的绘画作品为媒介 , 帮助来访者分析、处理心理问题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形式。我国的绘画治疗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主要被应用于医疗与心理咨询机构,面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成长指导的研究与应用还不多见。而大学生正处于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的过渡阶段,其在自我统一性和价值观等核心人格机制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而自我意象是影响制约自我意识,并会间接影响其价值取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大学生心理成长教育的主要着力点之一。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将绘画治疗引进了提升大学生自我意象的实证研究。
    • 黄研
    • 摘要: 自1980年代以后,我国对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的代表作《推销员之死》的研究颇多,对其主题分析和创作手法分析亦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革越来越细化,但总体而言并没有脱离"美国梦破灭"的思维基调.然而笔者认为,《推》剧确实将本剧的外在戏剧情境构建在"美国梦破灭"的时代背景下,但其内在的意蕴显然已经超越了"美国"一国的民族框架,而进入了对普遍人性的思考之中.
    • 夏文强
    • 摘要: 自我意象是在网球中不断促进个体进步,通过意象反馈来提升思考能力,积极地反馈提高了网球的技能,消极却是一个思考过程.本文先引用一名教育工作者的经历,笔者先通过对自我意象的解释,可以进一步地从侧面说明自我意象不是先天就存在的,而是后期理论与实践训练形成的,最后对自我意象的三方面特点进行描述,分别是网球运动的自我意象是指导行为的基础和前提、自我意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可以改变、自我意象与归因密切相关,来说明自我意象在网球运动中指导作用,反映自我意象是一个积极的行为,积极的自我意象更能主动地促进对网球技术的学习,可以更好地调整心态,直视困难挫折,而消极的自我意象往往会处于被动的处境.
    • 邱小鸣
    • 摘要: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学校应重点关注对于德育的 培养,因而在化学课堂上的德育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化学 教学中,教师应加强辩证唯物主义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培养,注 重“德育为主”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发展自身 的品德,从而促进学生良性发展。
    • 黄勤锦
    • 摘要: NEET族的自我是在退出竞争性关系联结、转嫁物质约束、幽闭于情感欲望下的意象建构.自我意象是个体对自我的认知与评判的统合,统合使NEET族对自身冒犯行为造成的伤害采取自我宽恕策略,自我宽恕粘合了NEET族的多重自我,造成低自立人格加重、心理调控力衰退以及零风险嗜好的后果进一步固化NEET族身份.社会心态修复、法律赋能、关系的联结以阻隔NEET族自我意象的扩充与稳定.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