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苜蓿品种

苜蓿品种

苜蓿品种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91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1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8680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现代畜牧兽医、畜牧兽医科技信息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三届(2014)中国草业大会、2013第五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中国草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研讨会暨草业科技创新与草业发展大会等;苜蓿品种的相关文献由565位作者贡献,包括师尚礼、王成章、王森山等。

苜蓿品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1 占比:1.82%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18%

专利文献>

论文:8680 占比:98.00%

总计:8857篇

苜蓿品种—发文趋势图

苜蓿品种

-研究学者

  • 师尚礼
  • 王成章
  • 王森山
  • 胡桂馨
  • 贺春贵
  • 梁慧敏
  • 于磊
  • 夏阳
  • 尹国丽
  • 燕丽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迎; 王晓龙; 王雪婷; 闫士元; 张志强; 云岚; 米福贵
    • 摘要: 分别于2019~2021年初花期,对2018年种植的国内外16个苜蓿品种的草产量、营养成分和相对饲用价值进行分析,筛选适于内蒙古中部地区种植的优良品种。结果表明:(1)依据饲草产量,16份材料可划分为以下3个类群:高产类群包括草原3号、三得利、中苜2号和龙牧803(12.00~13.96 t/hm^(2));中产类群包括甘农3号、察北、WL323、惊喜、公农2号、赛特、敖汉、草原2号(10.00~11.19 t/hm^(2));其余4份材料属于低产类群(8.58~9.99 t/hm^(2)),尤以新疆大叶最低。(2)不同苜蓿品种干草产量均表现为第一茬>第二茬>第三茬,第一茬干草产量占总产量的54.32%~62.97%,对苜蓿总产量影响最大。(3)ADF与NDF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18%,NDF<45%,ADF<35%),中苜2号、龙牧803、草原3号和三得利表现较好,适合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推广种植。
    • 孙强; 伊丽君; 张云玲; 张晶; 田思瑶
    • 摘要: 针对呼图壁县优质牧草的种植需求现状,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呼图壁县引种的10个苜蓿品种的8个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指标构建分析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生产性能表现较好的苜蓿品种为FY310、骑士和拉迪诺,与参考品种关联度较高,"FY310"各项性状都表现较好,尤其在产量、株高和粗蛋白三项指标上,其综合排名最前,综合生产性能也最好,适宜在呼图壁县大面积推广种植;敖汉、冰弛和标靶与参考品种关联度较小,综合评价排名较低,综合生产性能较差。
    • 孙强; 伊丽君; 张云玲; 张晶; 田思瑶
    • 摘要: 针对呼图壁县优质牧草的种植需求现状,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呼图壁县引种的10个苜蓿品种的8个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指标构建分析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生产性能表现较好的苜蓿品种为FY310、骑士和拉迪诺,与参考品种关联度较高,"FY310"各项性状都表现较好,尤其在产量、株高和粗蛋白三项指标上,其综合排名最前,综合生产性能也最好,适宜在呼图壁县大面积推广种植;敖汉、冰弛和标靶与参考品种关联度较小,综合评价排名较低,综合生产性能较差.
    • 张园园; 王乐; 林克剑; 岳方正; 徐林波
    • 摘要: 利用蘸根接种法将三线镰刀菌、木贼镰刀菌、变红镰刀菌和锐顶镰刀菌四种内蒙古地区苜蓿根腐病的主要致病菌接种于42个国内外苜蓿品种并根据病情指数(0、0~20、20~40、40~60、>60)划分抗性级别,结果表明:对四种镰刀菌均表现高抗、中抗、中感和高感的品种分别有1、1、10和0个;对其中三种镰刀菌表现高抗、中抗、中感和高感的品种分别有0、6、9和4个;对其中两种镰刀菌表现为高抗、中抗、中感和高感的品种分别有1、4、9和5个;对单一镰刀菌表现为高抗、中抗、中感和高感的品种分别有2、7、10和3个;未发现免疫品种.
    • 杨剑锋; 张园园; 王娜; 刘欢; 李昊宇; 张键; 刘爱萍; 赵君
    • 摘要: 苜蓿根腐病病原菌较为复杂,因此明确不同生态环境下苜蓿根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和优势菌株,对于苜蓿根腐病的防治非常重要.利用柯赫氏法则对采自内蒙古三个不同地点苜蓿田中疑似根腐病的病样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 表明,从供试病样中共分离得到6个不同种的镰刀菌: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产黄色镰孢菌(F.tha psinum)、变红镰刀菌(F.incarnatum)、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和三线镰刀菌(F.tricinctum).其中,木贼镰刀菌是上述三个供试地点苜蓿根腐病的优势致病菌.在室内条件下,利用优势菌株木贼镰刀菌以及三线镰刀菌对32个苜蓿品种的抗根腐病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品种间对根腐病的抗性水平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中品种康赛对两种不同的镰刀菌种表现出最高的抗性水平,其病情指数分别为26.07和26.81;按照抗性水平的划分标准,32份供试材料中对三线镰刀菌呈现中抗水平的品种18份,占供试品种的56.25%;表现为中感水平的品种14份,占43.75%,未见高感品种.对木贼镰刀菌而言,呈现中抗水平的苜蓿品种9份,占28.13%;呈现中感品种14份,占43.74%;呈现高感水平的苜蓿品种9份,占28.13%.本研究中未发现针对上述两种根腐病病原菌呈现免疫和高抗水平的苜蓿品种.
    • 周雪飞; 张祥; 何云川; 吴琼; 郭建超; 王新谱; 吕昭智
    • 摘要: 苜蓿斑蚜(Therioaphis trifolii)是苜蓿(Medicago sativa)的重要害虫,在全国苜蓿主产区危害严重.本研究通过研究苜蓿斑蚜在不同苜蓿品种苗期的取食行为过程、蚜虫胁迫下苜蓿生物量变化,进而分析不同品种上蚜虫数量种群动态.结果 表明:苜蓿斑蚜C波和E1波在甘农4号苜蓿上总持续时间最长,分别为179.52和27.24 min;E2波总持续时间为29.49 min,显著低于其他4个品种(P0.05).EPG技术与蚜量比值法评估不同苜蓿品种对蚜虫抗性水平的结果一致,抗性水平由大到小为甘农4号>中苜3号>MF4020>金皇后>皇冠;生物量测定也表明甘农4号和中苜3号是抗性较高的品种,适合作为宁夏地区苜蓿抗蚜品种大面积推广.
    • 赵力兴; 李天琦; 林志玲; 高凯
    • 摘要: 通过对科尔沁沙地种植的20个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进行C、N、P含量测定,计算C/N、N/P、C/P,分析不同品种紫花苜蓿C、N、P化学计量特征,为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品种选择和肥料管理提供依据.结果 表明:紫花苜蓿品种间C、N、P化学计量特征差异明显,供试的20个紫花苜蓿品种N/P值小于14,由此判定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生长受氮素限制,在栽培管理中应施用适量的氮肥;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苜蓿品种分为3类,第1类的7个紫花苜蓿品种(驯鹿、WL-343HQ、肇东苜蓿、赤草一号、陇东苜蓿、WL-354HQ、工农一号)地上部C、N含量和地下根系C含量最高,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较高的粗蛋白水平,适宜在科尔沁沙地推广种植.
    • 杨艳婷; 石凤翎; 徐舶; 张雨桐; 闫伟
    • 摘要: 为快速有效地鉴定苜蓿属(Medicago)在内蒙古地区种植较广泛的10个品种,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本试验利用SRAP(Sequence 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标记初步建立了10个苜蓿品种的指纹图谱,并分析了其中3个苜蓿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试验结果表明,SRAP标记FR12,FR14,FR16,FR18,FR21引物组合在10个苜蓿品种中的多态性较好;利用SRAP标记FR6和FR21组合、FR21和FR17组合,制作出2套指纹图谱,均可有效鉴定出10个苜蓿品种.通过对'呼伦贝尔'黄花苜蓿、'草原3号'杂花苜蓿、'敖汉'苜蓿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得到这3个苜蓿品种的平均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和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I变化规律均一致,且不同产地和利用年限的2份'草原3号'杂花苜蓿材料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达到显著差异(P<0.05);表明杂花苜蓿的遗传变异程度较大,多样性水平较高.本研究构建了2套苜蓿指纹图谱,有利于从分子水平鉴定不同苜蓿种质资源,同时苜蓿3个种的遗传多样性变异分析可为合理利用苜蓿种质资源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价值.
    • 贾春英; 张凡凡
    • 摘要: cqvip: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的畜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养殖大国,并且缔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养殖体系。由于养殖业的大力发展,使国内的草产品市场不断扩大,苜蓿作为"牧草之王",是当前我国乃至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牧草品种,其蛋白质含量高、适口性好等营养特性成为牧草的首选。苜蓿是一种多年生开花植物,其中最著名的是作为牧草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是优质的牲畜饲料。紫花苜蓿又叫做紫苜蓿、牧蓿、苜蓿、路蒸,属豆科植物。
    • 王文涛; 通文海; 郭亚丽; 丁洁; 赵浩波; 杨志敏; 李峰; 刘建成; 王运涛; 黄金山; 李广有
    • 摘要: 为了筛选出适合张家口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从国内苜蓿主产区引进不同秋眠级别的紫花苜蓿品种进行适应性试验,研究不同品种不同刈割期茎叶比及生物学产量的变化,以期为苜蓿在张家口地区的引种与生产发展提供指导.试验结果显示,在张家口地区产量表现好的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所的敖汉、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的甘农3号;适口性表现较好的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所的中草3号、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的龙牧803号品种,可作为当地苜蓿品种示范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