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血液标本采集

血液标本采集

血液标本采集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57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0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52600篇;相关期刊94种,包括护士进修杂志、齐鲁护理杂志、药品评价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06年全国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暨心理护理(昆明)学术交流会、2006年全国护理职业安全与临床护理新进展学术交流会、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等;血液标本采集的相关文献由269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灶渠、毛丽娜、陈晨等。

血液标本采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0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52600 占比:99.91%

总计:152733篇

血液标本采集—发文趋势图

血液标本采集

-研究学者

  • 刘灶渠
  • 毛丽娜
  • 陈晨
  • 付大娣
  • 代瑞红
  • 何永玲
  • 党钦
  • 党鹏远
  • 刘三妹
  • 刘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童巍; 倪唯益; 夏卫
    • 摘要: 血液生化检查属于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检查方式之一,其检查结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疾病类型进行准确判断,而且能为病情诊断及后续临床治疗提供详细的参考方向[1]。因而,检验结果是否准确无误会对疾病的治疗及其预后造成直接性影响。近几年来伴随着临床检验工作愈发增多,使其不能尽快处理已经送检的血液标本,或者是一部分血液标本过长时间存放,而这均会严重影响到生化检验的结果[2]。
    • 王萍; 王钰炜; 王飒; 张玉坤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流程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12月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抢救室的创伤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流程应用后(2021年5月—12月)的患者纳入试验组,流程应用前(2020年9月—2021年4月)的患者纳入对照组。试验组共56例以超声引导下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流程进行静脉采血,对照组共52例以超声引导下静脉血液标本无采集流程进行静脉采血,比较两组静脉血液标本采集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用时、血常规及ABO血型标本送出时间、急诊室滞留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标本溶血率及患者舒适度的差异。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穿刺用时、血常规及ABO血型标本送出时间均明显降低,急诊室滞留时间明显缩短,且首次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皮下血肿发生率及标本溶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舒适状况量表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引导下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流程,可有效指导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采血,降低并发症及溶血率的发生率,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 任晓燕
    • 摘要: 目的 探究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录的100例需要进行血液检验的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液采集,观察所有患者标准检测与不同特征检测的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经过标准检测与不同特征检测的情况对比可得,患者同侧血液采集的检验结果与异侧血液采集的检验结果差距较大(P<0.05);患者标准血液样本的检测结果与溶血样本的检测结果差距较大(P<0.05);患者正常送检的检测结果和1 h后的送检结果对比差距较大(P<0.05),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由血液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可知,患者在进行血液生化检验的过程中,其采集的部位、血液的标准性以及送检的时间都会对患者血液生化检测结果产生影响,要求检验医生在进行生化检验时有效控制检验标准,从而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王蓓丽; 郭玮; 潘柏申
    • 摘要: 2020年3月卫生行业标准《WS/T 661-2020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发布,该标准的制定充分参考了国际相关标准和询证依据、国内静脉血液标本采集实践和专家意见.该标准的推广有助于提高静脉血液标本的质量,并确保医护工作人员及患者安全.本文就重点条款进行解读,帮助采血工作人员及相关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
    • 赵杰
    • 摘要: 目的:分析在检验科进行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护理因素对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并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在我中心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检验科采集的40例不合格血液标本,总结分析在标本采集过程中,可能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的护理因素.结果:在统计分析护理因素产生的影响过程中,其中,由于采血量不够充足的标本6例,占比15.00%,血液标本在储存过程中存在不当19例,占比为47.5%,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过长14例,占比为35.00%,标本溶血为1例,占比为2.50%,这些均为血液标本采集中护理因素产生的影响.结论: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的过程中,造成最终检验结果不准确的护理因素,包含采血量不够充足、标本储存不当、放置时间过长、溶血等.因此,明确血液标本采集中护理因素产生的影响,继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优化血液标本采集的整个流程,进一步提高血液标本的合格率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体检者后提供准确的检查结果.
    • 白先平; 曾翠平
    • 摘要: 目的:研究检验科血液标本采集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方法:以2019年~2021年期间我中心检验科出现检验误差的78份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导致误差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文献报道等,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经分析,受检者自身因素对血液标本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影响占比最大(30.77%),其次为血液标本送检(28.21%)与标本采集(21.79%),而样品检测过程的影响占比最低(19.23%).结论:血液标本的采集工作能够对检验结果造成极大影响,而血液标本检测结果是判定疾病类型的重要依据.因此,相关人员要熟练掌握血液标本采集工作的注意事项,极力避免因血液标本不合格而造成的结果误差,确保检验结果的可信性.
    • 龚先玲
    • 摘要: 目的:讨论生化检验中血液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取2018年8月-2021年8月我院血液检验患者200例,皆在生化检验下进行血液的采集和监测,分析检验结果.结果:同侧部位检验所得的尿酸、AST高于异侧部位者,Cre、Glu、ALT低于对照组(P<0.05);空腹患者的检验所得的尿酸、AST、TP、间接胆红素高于其他时间受检者,Cre、血糖、ALT、直接胆红素低于其他时间受检者(P<0.05);规范送检者的尿酸、葡萄糖、AST、ALT、间接胆红素均高于,Cre、直接胆红素低于1h后再检者(P<0.05).结论:接受血液生化检验时,采集部位、送检时间、血液标准性均会影响其生化检验的结果,故实际检验过程中,应严格规定检验医生的操作行为,控制好检验标准,确保检验的结果的准确.
    • 张欣选; 金晶; 马文娟; 孟新红
    • 摘要: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血液标本采集中的应用及对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于我社区接受血液标本采集的16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主体,根据随机数将这16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83例)在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83例)则予以优质护理,对两种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标本合格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标本合格率和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
    • 韩英
    • 摘要: 血液透析技术为治疗尿毒症提供了重要和可靠的手段,在我国二级以上医院已得到普遍应用,在治疗急性肾衰竭以及维持尿毒症生命中具有非常重要地位 [1] 。血液透析标本采集最重要的2个环节是血液透析标本采集部位的选择和标本采集后的处理 [2] 。临床上经常会出现血液标本不合格的情况,主要原因是血液透析标本采集部位不正确,其次是标本有严重的溶血及凝血情况,标本过度稀释和标本量不足也是一重要原因 [3] 。血液标本采集是分析前阶段最重要的一步,是临床血液检验结果是否真实准确可靠的基础,如果血液标本不合格必将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错误或不准确的临床检验结果无法反应病情的真实性,使临床医师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出现误诊误判,无法对病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出现延误病情甚至使生命受到威胁。因此,在正确部位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进行血标本采集至关重要 [4] 。为避免维持性血液透析进行血标本采集时出现采集部位错误的情况,本研究分析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血标本采集部位错误的相关因素,并探讨了护理管理策略,现报道如下。
    • 于晓棠; 孙皓璇
    • 摘要: 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在血液标本采集中的应用及对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方法:将2018 年3 月-2019 年3 月,我院接收98 例血液检验患者,根据标本采集环节的护理方式差异分组各 49 例,观察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施以针对性护理)的血液检验质量.结果:研究组标本检验误差率(6.12%)低于对照组(28.5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92%)高于对照组(81.63%),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标本检验误差率,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