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超富集植物

超富集植物

超富集植物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381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科学基础理论、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6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206897篇;相关期刊164种,包括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生态学报、土壤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三届华南青年地学学术研讨会暨广西地质学会第七届希望之星学术研讨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全球华人科学家环境论坛等;超富集植物的相关文献由1030位作者贡献,包括仇荣亮、陈同斌、汤叶涛等。

超富集植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6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06897 占比:99.86%

总计:207179篇

超富集植物—发文趋势图

超富集植物

-研究学者

  • 仇荣亮
  • 陈同斌
  • 汤叶涛
  • 林立金
  • 廖明安
  • 廖晓勇
  • 魏树和
  • 阮菊俊
  • 刘飘
  • 夏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谭金文; 石春亮; 李涵; 汤彬; 郭欢乐; 曹钟洋; 曾强; 陈志辉
    • 摘要: 镉是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重金属污染中占比第一的污染物,对农业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针对我国耕地资源紧缺的基本国情,间作已成为一种新的镉污染土壤高效安全利用策略。综述了间作对植物镉吸收的影响,从植物抗氧化体系、土壤化学特征、土壤微生物和根系分泌物4个方面论述了间作对植物镉吸收的调控机制,提出农作物间作模式在大田的实际应用、农作物间作模式对镉污染土壤的影响及机理、作物纤维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将是今后进一步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 胡嘉伟; 仲玉杰; 马睿; 林少华
    • 摘要: 植物修复技术是处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重要手段,但是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的处置,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重金属超富集植物后处理中的热解技术,着重介绍了热解法的优势,热解温度、反应时间、添加剂等因素对热处理中重金属迁移特性的影响,以及含重金属的生物炭的应用。指出未来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热解法的研究方向,应该是研究热解条件对重金属形态的影响,开发多种产物的回收和处置技术装备,对热解后的不同产物中的重金属进行回收与利用等。
    • 朱晨璐; 武欣怡; 喻君保; 黄偲祺; 曹树一; 翟林; 韩雪洁; 侯晓龙
    • 摘要: 为了深入揭示植物抗氧化酶的相关基因及其响应重金属胁迫的作用机制,以重金属铅(Pb)超富集植物金丝草[Pogonatherum crinitum(Thunb.)Kunth.]为研究对象,设置Pb浓度0、300、500、1 000 mg·L^(-1)和2 000 mg·L^(-1)的水培模拟胁迫试验,测定不同Pb浓度下金丝草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并对Pb胁迫处理的金丝草叶片进行RNA-Seq测序,将转录组测序得到的Unigenes通过GO与KEGG富集注释,筛选出叶片抗氧化酶相关的DEGs,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随Pb胁迫浓度的增加,金丝草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增加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则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转录组测序得到总碱基数为56.34 Gb,各样品碱基质量达到Q20、Q30水平的均大于90%,测序结果可靠;筛选出的DEGs通过GO与KEGG数据库进行对比注释发现,金丝草叶片DEGs在“过氧化物酶体”“氧化还原酶活性”“氧化还原酶活性,作用于CH-OH供体组”“活性氧代谢过程”和“过氧化氢代谢过程”等与抗氧化相关的GO功能条目上显著富集,在“谷胱甘肽代谢”“抗坏血酸和醛糖代谢”“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黄酮类生物合成”和“MAPK信号通路-植物”等与抗氧化相关的KEGG通路上显著富集;Pb胁迫下金丝草叶片抗氧化酶相关基因PcSOD、PcPOD和PcCAT上调表达,qRT-PCR验证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Pb胁迫下这些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一致。研究表明,金丝草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来适应Pb胁迫,抗氧化酶相关基因PcSOD、PcPOD和PcCAT参与了金丝草应对Pb胁迫的调控过程。
    • 贺瑶; 林华; 俞果; 张学洪; 丁娜; Asfandyar Shahab; 刘杰
    • 摘要: 基于平面光极原位高分辨技术,在3个铬含量水平(0、50、100mg/kg)下研究了铬超富集植物李氏禾根际溶解氧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李氏禾根际土壤中溶解氧浓度较高的热区集中于根系周围区域,在根尖位置溶解氧浓度较高;根际溶解氧含量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且距离根部越远溶解氧平均含量越低,其中100 mg/kg铬处理李氏禾根部中心位置土壤溶解氧浓度为距离中心位置5 mm处的1.45倍;在8 d的拍摄周期中,对照处理根部中心位置溶解氧浓度最高达77.2%,显著高于50 mg/kg铬处理的50.2%和100mg/kg铬处理的42.3%。此外,3个铬含量水平下李氏禾根际溶解氧浓度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规律,第4天达到最高值。铬处理下李氏禾根际溶解氧浓度明显下降,这可能是李氏禾为避免根际富氧环境将Cr(Ⅲ)氧化为毒性更强Cr(Ⅵ)的保护性行为。
    • 付永臻; 游少鸿; 杨笑宇; 杨佳节
    • 摘要: 近年来,水体与土壤的重金属铬污染日益严重.为了更合理利用湿生铬超富集植物李氏禾进行植物修复,解决相关实际环境问题,综述李氏禾对铬的超富集耐性机制、外源物质对李氏禾吸收和转运铬的影响、李氏禾对多种重金属共富集的特性、李氏禾-微生物联合修复重金属铬污染、铬污染修复李氏禾收获物的处置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为其后续发展提出展望,为研究李氏禾修复重金属铬污染与其推广应用提供帮助.
    • 颜李
    • 摘要: 我们知道,人和动物的生长发育需要摄人一些金属元素,但是这些元素一且过量就会对我们造成毒害。其实大多数植物也是如此,一些被重金属污染过的土地常常是寸草不生的。但是,人们发现,有些植物有着“吸金”的特殊本领,它们不怕重金属。会“吸金”的植物不在少数。1948年开始,世界各地的生态学家陆续发现,某些植物可以从土壤中吸收并集聚镍、锌、镉等金属元素,其体内金属含量是其他植物的上百倍,且它们仍然能正常生活。后来,美国的.生态学家布鲁斯和贝克将这些植物起名为“超富集植物”。它们为何不怕重金属呢?
    • 郭思宇; 王海娟; 王宏镔
    • 摘要: 种植单一的超富集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不但中断农业生产导致经济收益降低,而且因生物量较低、修复周期长等诸多弊端导致修复效果不甚理想。间作作为一种传统的农艺管理方式,利用生态位和生物多样性原理等能提高农作物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共植的农作物种类增量提质。在中、轻度污染土壤修复中利用间作体系,通过调控超富集植物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促进超富集植物根系低分子量有机酸(LMWOAs)的分泌,降低其根际土壤pH,增加重金属活性,从而增加超富集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同时抑制农作物根系LMWOAs的分泌,以减少农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提高其产量和品质,实现“边生产边修复”,提高土地利用率,并增加经济效益。本文根据近几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间作条件下超富集植物和农作物生物量、生理生化响应、重金属吸收、转运、富集等方面的变化,以及间作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并对间作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领域的发展趋势,如超富集植物和农作物间作的信号转导和分子生物学机制、间作体系下两类植物根际微生物类群的差异及其功能机制,以及构建高效间作体系提高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 高诗倩; 马广翔; 马涛; 黄丽珠; 邱金伟
    • 摘要: 在工业化迅猛发展的现代,土壤重金属的污染已经对环境和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现有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可用于修复受金属污染的土壤,其中生物修复中的植物修复被认为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植物修复是利用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提取富集转化等一系列的做用降低环境中该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作用.这是一项相对较新的技术,被认为是具有成本效益、效率高、新颖、环保和太阳能驱动的技术,公众接受度高.植物修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例如化学辅助植物提取和微生物辅助植物修复技术也可大规模用于净化受污染的土壤,在基因工程领域还需进一步研究以提高转基因植物的修复能力,并对植物修复技术的机制和有效性加以研究,帮助促进该技术的发展.
    • 郭思宇; 王海娟; 王宏镔
    • 摘要: 种植单一的超富集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不但中断农业生产导致经济收益降低,而且因生物量较低、修复周期长等诸多弊端导致修复效果不甚理想.间作作为一种传统的农艺管理方式,利用生态位和生物多样性原理等能提高农作物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共植的农作物种类增量提质.在中、轻度污染土壤修复中利用间作体系,通过调控超富集植物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促进超富集植物根系低分子量有机酸(LMWOAs)的分泌,降低其根际土壤pH,增加重金属活性,从而增加超富集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同时抑制农作物根系LMWOAs的分泌,以减少农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提高其产量和品质,实现"边生产边修复",提高土地利用率,并增加经济效益.本文根据近几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间作条件下超富集植物和农作物生物量、生理生化响应、重金属吸收、转运、富集等方面的变化,以及间作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并对间作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领域的发展趋势,如超富集植物和农作物间作的信号转导和分子生物学机制、间作体系下两类植物根际微生物类群的差异及其功能机制,以及构建高效间作体系提高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 司马小峰; 孟玉; 吴东彪; 于鹏; 沈贤城; 李堃
    • 摘要: [目的]探究生物炭与超富集植物联合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效果.[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模拟镉污染土壤,构建生物炭-超富集植物联合修复试验系统,考察不同生物炭添加量和植物种类对植物重金属吸收与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的影响,并通过复种农作物评价修复效果.[结果]水稻秸秆生物炭添加比例为1%时,能显著提高超富集植物对镉的富集作用,且与黑龙葵联合时对镉修复效果最好,对镉的富集量比黑龙葵单独修复提高了26.74%,且修复后复种作物镉含量也有显著降低.[结论]生物炭和超富集植物联合可以用于镉污染土壤的修复,为该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