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重金属污染土壤

重金属污染土壤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3年内共计2413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农业基础科学、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3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458169篇;相关期刊120种,包括生态学报、微生物学通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五届重金属污染防治及风险评价研讨会暨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能源草产业发展战略暨学术研讨会等;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相关文献由5670位作者贡献,包括不公告发明人、马新攀、成一知等。

重金属污染土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3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58169 占比:99.96%

总计:458370篇

重金属污染土壤—发文趋势图

重金属污染土壤

-研究学者

  • 不公告发明人
  • 马新攀
  • 成一知
  • 吕正勇
  • 纪智慧
  • 黄海
  • 冯国杰
  • 王帅
  • 王浩
  • 王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方忆刚
    • 摘要: 为了恢复矿山地区绿色植被生长,促进环境友好型发展,利用植物修复技术改善矿山地区的重金属污染。通过了解矿山地区重金属污染现状,在极端环境下选取一株菌株,测定其耐受性和促生长等特点。提取菌株的生长优势后,将菌株与放线菌结合,生成链霉菌后进一步对链霉菌的修复效果以及强化机理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所培养的链霉菌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可以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同时有效增强土壤修复能力。菌株经过修复技术处理后,可以减少菌株对铅、镉两种重金属的吸收,使菌株内的重金属含量逐渐减少。
    • 张兰; 夏红霞; 朱启红; 夏洋漪; 李强; 吕伟国
    • 摘要: 为研究生物炭、水分调节措施对污染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从而为利用水分调节措施进一步提高生物炭修复污染土壤效果提供理论依据,以施用生物炭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水分调节对施用生物炭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低水平水分调节可提高供试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含量;(2)进一步增加土壤水分含量,则会降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含量,尤其是土壤田间持水量为100%时,该处理阳离子交换量、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含量比对照分别低30.2%、12.7%、31.3%和21.5%,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5)。由此表明,对施用生物炭修复的污染土壤,适量增加土壤含水量,可增加污染土壤速效养分含量,过量增加则会降低土壤速效养分含量。
    • 冯凯
    • 摘要: 以典型的复合重金属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构建适合于项目地块的修复技术定量化筛选指标体系,并通过多轮试验结合软件优化的方式确定最佳的修复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对于受铜、锑、镍、砷和铅等多种重金属重度以上污染,且重金属粒径比重集中于少部分细颗粒土壤的场地,化学淋洗技术为最佳修复技术;适用于项目地块的最优淋洗参数组合为:淋洗剂采用0.5 mol/L柠檬酸,液固比5.2 mL/g,搅拌强度149 r/min,淋洗时长2.2 h(单次1.1 h×淋洗2次)。
    • 何仕帆; 李媛媛; 郝琦; 陈昌阔
    • 摘要: 中国幅员面积辽阔,但农用耕地资源日渐匮乏。现阶段,可用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制约了农业发展。此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现象严重,破坏了土壤内生态系统运转。对此,深度探究重金属污染农业土壤修复技术具有重要意义。1物理、化学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1.1电动力技术电动力修复技术也称为“电修复”,该技术特点为:可将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实现准确回收。对比传统修复法,该技术成本低廉。
    • 寇凤莲; 郑金伟; 郑英敏; 贺卓; 盛下放; 何琳燕
    • 摘要: 制备重金属阻控菌剂并研究其减少蔬菜吸收重金属的效果,有望为蔬菜安全生产和修复农田生态环境提供一种有效材料。本试验以具有吸附重金属的植物促生细菌Bacillus megaterium H3为供试菌株,采用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设计法、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菌株H3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选用海泡石(C1)和生物炭(C2)作为载体制备固体菌剂,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评价重金属阻控菌剂对意大利生菜(Lactuca sativa L.)的品质、Pb和Cd含量以及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后发酵培养基主成分为糖蜜3.8 g·L^(-1)、大豆粉9.25 g·L^(-1)、碳酸钙9.5 g·L^(-1)时,菌株H3芽孢数提高到5.9×10;CFU·mL^(-1),较初始培养基芽孢数提高了156%。固体菌剂C2保藏6个月后有效活菌数在2.0×10^(8)CFU·g^(-1)以上,生物炭适合作为B.megaterium H3菌剂载体。在受污染农田中,菌株H3发酵液、生物炭和固体菌剂C2均可以提高生菜干质量和Vc含量,减少生菜的Cd和Pb含量,降低土壤有效态Cd和Pb含量,增加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其中固体菌剂C2效果好于单一菌液或生物炭处理,具有保障生菜安全生产、修复受污染农田的潜力。
    • 喻渊明
    • 摘要: 当前,重金属污染土壤问题越发严重,因此,相关部门要强化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的重视程度,并通过科学有效的植物修复技术,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首先阐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现状,其次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和水肥调控技术两方面总结了研究现状,最后分析了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水肥调控技术的应用方向,以供参考。
    • 沈栋国
    • 摘要: 城市化建设的持续深入,为工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工业水平逐步提升的背景下,引发了较为严重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问题,使得修复污染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在修复工程的开展进程中,其也会对周边环境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这就需要采用重金属污染与地下水修复工程环境监测的方式,获取更加准确的环境参数。文章首先明确了引发土壤与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其次对土壤与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的具体特征展开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重金属污染与地下水修复工程环境监测方式的设计措施。
    • 张浩; 于先坤; 徐修平; 杨刚
    • 摘要: 钢渣是冶金工业中产生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产量约为每年粗钢产量的15% ~20%.由于技术的局限,导致我国钢渣利用率较低,仅为年钢渣产量的10%,同时加之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导致钢渣大量露天堆放,对土地资源、地下水源,以及空气质量形成严重影响.面对上述问题,利用钢渣开发一种价格低廉的固化药剂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既是冶金固体废弃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大幅降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该研究创新性是用风淬渣微粉作为固化药剂对含有Cd,Cu,Pb,Ni和Zn的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研究了风淬渣粉磨时间、风淬渣微粉掺量和养护时间对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效果的影响.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风淬渣微粉的粒度分布、比表面积与孔隙度吸附仪测试风淬渣微粉的孔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风淬渣微粉-重金属污染土壤混合物的微观形貌、X-射线衍射仪测试风淬渣微粉的矿物成分,分析风淬渣微粉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机理.结果表明,风淬渣的性质安全,对生态环境不存在污染,可以用于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固化技术.当风淬渣粉磨时间为100 min、风淬渣微粉掺量为20%、养护时间为14 d时,风淬渣微粉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中Cu,Cd,Ni,Zn和Pb的固化效果均达到91% 以上.随着风淬渣粉磨时间的延长,风淬渣微粉的粒径尺寸减小、粒度分布趋向均匀.风淬渣的多孔结构破坏、比表面积提高,有利于提高风淬渣微粉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随着风淬渣微粉掺量的增加,风淬渣微粉形成的水化凝胶(C—S—H)数量增加,有利于提高风淬渣微粉包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效果,以达到固化重金属污染土壤中Cd,Cu,Pb,Ni和Zn的目的.风淬渣微粉对固化重金属污染土壤中Cu,Cd,Ni,Zn和Pb具有选择性,在不同养护时间下,重金属分别以Cd2SiO4,Cu(OH)2·2H2O,PbCO3,3Ni(OH)2·2H2O,Ni2SiO4,Zn(OH)2和Zn2SiO4形式存在.
    • 张颖; 赵欣; 张圣虎; 漆丹; 马红璐; 张芹; 陆建刚
    •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也愈加严重.植物修复技术对环境扰动小,修复成本低,是目前土壤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竹类植物对重金属有良好的耐受能力和富集能力,且具有生物量大、栽培简单和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方面有很高的应用潜力和开发价值.结合竹类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现状,系统阐述了竹类植物在重金属胁迫条件下生长状况,对重金属富集和转运情况,以及修复机制及强化措施;同时通过对比竹类植物与其他植物,分析了竹类植物在生长和经济上的优势,论证了竹类植物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可行性.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对竹类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 张堃; 李金天; 徐颖; 周媛; 黄华枝; 廖俊杰; 李林; 朱永闯; 廖斌; 梁洁良
    • 摘要: 以湖南石门雄黄尾矿污染土壤为对象,研究纵向不同深度、横向不同距离土样中的重金属污染程度以及细菌群落结构变化规律,查明砷污染土壤的核心微生物组成并将其与土壤理化指标进行共存网络图分析.结果表明:该尾矿区的土壤各项重金属指标严重超标,尤以铅(626.54 mg·kg?1,Ei=105.48)、砷(1804.75 mg·kg?1,Ei=565.75)、镉(31.46 mg·kg?1,Ei=7491.5)的生态危害性最强;土壤采样深度与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呈显著正相关(r=0.79,P=0.000),而横向样品中RI与采样距离显著负相关(r=?0.85,P=0.000).在污染土壤中,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54.35%±17.16%)和放线杆菌门(Actinobacteria,22.39% ±10.64%)占主导地位,属层级中假单孢杆菌属(Pseudomonas,16.47%±11.84%)、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8.07%±7.11%)以及硫酸状杆菌属(Acidithiobacillus,7.53%±14.68%)相对丰度较高;而26个共享类群占据了该尾矿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群落总平均相对丰度90%以上,尽管不同属的具体相对丰度在不同样品间的分布趋势差异较大.纵剖采集的污染土样中,铁原体属(Ferroplasma)、硫酸状杆菌属(Acidithiobacillus)、硫化杆菌属(Sulfobacillu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占优势,与理化的共存网络图分析(相关系数|r|≥0.6,P<0.05)显示部分类群与亚铁、游离态砷和镉成显著正相关,而与pH成显著负相关;横向采集的土样中,以嗜酸菌属(Acidiphilium)、假单孢杆菌属(Pseudomonas)、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硫杆菌属(Thiobacillus)等为主,部分类群与总砷、铅成显著正相关,而与结合态或包蔽型砷成显著负相关.综上,该研究不仅对目标区域尾矿不同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污染土壤中核心响应类群的组成多样性,为筛选潜在重金属抗性菌群或工程菌群提供理论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