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速效磷

速效磷

速效磷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383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农作物、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7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35964篇;相关期刊195种,包括中国土壤与肥料、土壤、中国生态农业学报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广东省园艺学会第九次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2008年农业持续发展中的植物养分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等;速效磷的相关文献由1356位作者贡献,包括侯彦林、侯显达、刘书田等。

速效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7 占比:0.98%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35964 占比:99.00%

总计:36329篇

速效磷—发文趋势图

速效磷

-研究学者

  • 侯彦林
  • 侯显达
  • 刘书田
  • 吴沿友
  • 娄运生
  • 张世熔
  • 王铄今
  • 贾书刚
  • 刘兆辉
  • 向忠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于晨; 王仪明; 马力; 苏连泰; 高鲤; 周鹏; 安渊
    • 摘要: 为探索南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植新途径,建立长江中下游地区紫花苜蓿和玉米(Zea mays)周年轮作栽培模式,本研究开展了紫花苜蓿冬闲田栽培技术和轮作玉米栽培技术研究。紫花苜蓿栽培试验设置了对照(不施肥)和施肥(NPK复合肥)处理;轮作玉米试验设置了原位添加苜蓿绿肥(紫花苜蓿种植地)、异地添加苜蓿绿肥(未种植紫花苜蓿地)和不添加苜蓿绿肥(对照)3个处理,添加量为3000 kg·hm^(−2)苜蓿干草。结果表明:秋播紫花苜蓿可分别于次年4月初和5月中旬刈割两茬。其中,施肥显著提高了苜蓿产量和叶蛋白质含量(P<0.05),两茬累计干草产量达到10897 kg·hm^(−2),比对照增产22.7%;与未种苜蓿地相比,种植苜蓿显著提高了0−30 cm土层的全氮、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P<0.05)。原位添加和异地添加苜蓿绿肥均显著提高了轮作玉米的全株生物量(P<0.05),增幅分别达到40.1%和16.7%,并且,原位添加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层的全氮和速效钾含量,以及10−20 cm的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与饲用玉米周年轮作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一种高效、可持续的轮作栽培模式,既可获得紫花苜蓿和玉米双丰收,又可有效改善农田土壤质量。
    • 张兰; 夏红霞; 朱启红; 夏洋漪; 李强; 吕伟国
    • 摘要: 为研究生物炭、水分调节措施对污染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从而为利用水分调节措施进一步提高生物炭修复污染土壤效果提供理论依据,以施用生物炭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水分调节对施用生物炭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低水平水分调节可提高供试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含量;(2)进一步增加土壤水分含量,则会降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含量,尤其是土壤田间持水量为100%时,该处理阳离子交换量、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含量比对照分别低30.2%、12.7%、31.3%和21.5%,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5)。由此表明,对施用生物炭修复的污染土壤,适量增加土壤含水量,可增加污染土壤速效养分含量,过量增加则会降低土壤速效养分含量。
    • 齐培杉; 朱蓬生; 谢天尧
    • 摘要: 针对土壤中速效磷的快速检测需求,建立了基于非接触电导检测和场放大进样在线富集技术的毛细管电泳分离检测土壤中水溶性磷酸盐的分析方法。对影响分离检测效果的实验条件(电泳运行液组成、pH值、分离电压、进样电压和时间)进行了考察和优化。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模式,以35 mmol/L乙酸-2 mmol/L乙酸铵溶液为电泳运行液,负高压分离(-14 kV)和场放大进样(-11 kV×10 s),磷酸根离子在8 min内可获良好分离和灵敏检测,检出限为5μg/L,线性范围为16~800μg/L。研究表明放大进样在线富集技术使检测灵敏度得到显著提高,富集因子可达580倍。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0%。土壤中共存的常见无机阴离子(Cl^(-)、SO^(2)_(4)-、NO^(-)_(3))、有机基质和浸出液基体颜色不干扰速效磷的测定,表现出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该方法无需复杂的前处理即可直接进样分析,具有简单快速、灵敏高效、分析成本低的优点。对实际土壤样品和国标土壤样品中的速效磷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标准方法一致。
    • 郑阳; 脱云飞; 杨翠萍; 王倩; 王昭仪; 向萍; 杨启良
    • 摘要: 通过3个控水水平和4个控肥水平正交试验,对2017—2019年泸西县大栗树村三七典型种植区控水控肥条件下微喷灌三七土壤全磷和速效磷运移分布及其储量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灌水量全磷以三七植株为中心沿水平方向和土壤深度增大均逐渐减小,水平方向最大值出现范围在0~10 cm,土壤深度最大值出现范围在0~20 cm.速效磷沿水平方向和土壤深度增大均先减小后增大,沿水平方向和土壤深度方向最大值出现范围均在0~20 cm.不同施肥量全磷和速效磷以三七植株为中心沿水平方向和土壤深度增大均先减小后增大,处理W3F2全磷和速效磷水平方向和土壤深度方向最大值出现范围在0~10 cm.不同灌水量全磷和速效磷分布均匀系数均随灌水量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处理W3F2全磷和速效磷分布均匀系数最小,分别为46.77%和62.70%,处理CK全磷偏态系数为负值,其余处理全磷和速效磷偏态系数均为正值.不同施肥量全磷和速效磷分布均匀系数均随施肥量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处理W2F3全磷分布均匀系数最小,为46.83%;处理W2F4速效磷分布均匀系数最小,为68.68%;处理W2F1速效磷偏态系数为负值,其余处理全磷和速效磷偏态系数均为正值.不同灌水量全磷和速效磷储量在土壤表层0~20 cm最大,全磷和速效磷储量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不同施肥量全磷和速效磷储量均随施肥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处理W2F3全磷和速效磷储量平均值最大.该研究对三七土壤水肥高效利用和调控提供技术支持,对三七高产优质种植具有指导意义.
    • 刘晓辉; 高晓梅; 于淼; 李杨; 敖静; 孙玉禄; 王智学
    • 摘要: 为探讨东北旱地秸秆还田量对磷素在土壤中垂直分布及玉米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玉米栽培试验,以常规施肥为对照(CK),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添加秸秆,设置秸秆用量分别为0.25、0.50、0.75、1.00、1.25和1.50 kg·m^(-2)。分别测定不同处理0-90 cm土层土壤中全磷(total phosphorus,TP)和速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AP)含量、淋溶液的累积淋失量和玉米产量。结果表明,土壤TP和AP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逐渐减少。与CK相比,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磷素向下迁移降低,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剖面磷素向下迁移影响显著;淋溶液中P含量显著减少,其中TP降低12.93%~59.85%,AP降低11.22%~46.28%。秸秆还田显著影响玉米产量,秸秆还田量为0.75 kg·m^(-2)时产量最高,较CK增产14.61%。综上所述,秸秆还田可以增加耕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减少土壤磷素淋失,大幅提高玉米产量,为东北旱地秸秆还田减少磷素淋溶、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 李泽伦; 张晨; 田姝红; 丁红; 张冠初; 梁新波; 石书兵; 张智猛
    • 摘要: 花生连作严重影响花生产量和品质.设连续3年冬小麦压青试验,以连作花生田为对照,研究年际间及0~60 cm剖面土层碱解氮、速效磷和土壤碳含量及运移特征.结果表明,冬小麦压青对不同养分元素在不同土层深度的含量影响不同,压青3年后,0~6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和全碳含量较连作处理的增幅分别为10.47%~30.85%、33.19%~99.88%和127.36%~181.10%.花生不同生育时期对不同养分需求不一,苗期至盛花期吸收利用C和P营养元素较多,而对N素的吸收利用则从萌发一直持续到结荚期.盛花期过后,花生对20~40 cm土层养分利用率增加.
    • 曲文静
    • 摘要: 荒漠草原区主要位于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区域,有着极其特殊的价值,明确土壤磷含量和空间分布对土壤资源管理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四子王旗为研究区,通过野外调查采样以及室内分析,对土壤速效磷含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应用普通克里金插值方法对速效磷进行空间插值,采用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探讨速效磷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研究区0~30cm土层中,土壤速效磷含量在垂直方向上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并且速效磷在0~30cm各土层中均具有中等变异性;在该研究区内,气温、降水量和土壤剖面深度显著影响土壤速效磷含量的空间分布.
    • 陈健; 刘顺; 史作民; 赵广东
    • 摘要: 土壤生物有效磷在提高森林生产力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不同森林恢复途径对土壤生物有效磷的影响对于退化森林的适应性恢复和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川西亚高山不同恢复途径下形成的3种森林类型,即粗枝云杉人工林(人工种植,PF)、岷江冷杉-红桦天然次生林(自然更新,NF)和粗枝云杉阔叶混交林(人工种植后自然更新,MF),采用基于生物有效性的土壤磷分级方法测定土壤生物有效磷(CaCl2-P、Citrate-P、Enzyme-P和HCl-P),探究不同森林恢复途径对土壤生物有效磷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森林恢复途径对土壤生物有效磷影响显著(P<0.05),NF和MF的土壤Citrate-P和Enzyme-P显著高于PF(P<0.05),而PF的土壤HCl-P显著高于NF(P<0.05).自然更新是3种森林恢复途径中最能提高土壤生物有效磷的方式.3种森林恢复途径下的土壤生物有效磷组分与速效磷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NF的土壤速效磷与生物有效磷的相关性更强(CaCl2-P除外).显著影响NF 土壤生物有效磷的土壤理化性质有全钾、铵态氮含量和pH值,且全钾对NF的土壤生物有效磷变异的解释程度最高(r2 = 0.63,P=0.001).土壤pH值、钙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是显著影响MF 土壤生物有效磷的主要土壤理化性质(P<0.05).对PF的土壤生物有效磷具有显著影响的土壤理化性质是土壤有机碳、铁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土壤理化性质对3种恢复途径下森林土壤生物有效磷的解释率均超过了 80%,森林恢复途径对土壤生物有效磷的影响与土壤理化性质有关.
    • 邢泽农; 辛鑫; 刘亚忠; 李秋孝; 张嘉园
    • 摘要: 1生产条件1.1环境环境质量要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1.2土壤要求土壤耕层深厚,结构合理,理化性状好,有机质含量1%以上,全氮0.075%,碱解氮56 mg/kg以上,速效磷9 mg/kg以上,速效钾149 mg/kg以上, 土壤pH值6.5~7.2。实行3~5年轮作倒茬制,连续栽培不超过5年,一般3年,前茬选择禾本科、豆科、百合科及十字花科等作物。1.3灌溉使用无污染的清洁水灌溉。
    • 李祥友; 邢双枫; 刘缘; 张振国
    • 摘要: 为了研究滁菊种植区域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以滁州南谯区、全椒县内种植滁菊的乡镇为研究区,利用ArcGIS等软件,运用反距离权重法对研究区域内的土壤采样数据进行插值分析,研究了滁菊种植区域内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4种主要养分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