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根际微生物

根际微生物

根际微生物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665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农作物、植物保护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98篇、会议论文43篇、专利文献366683篇;相关期刊270种,包括生态学报、生物技术通报、微生物学通报等; 相关会议41种,包括第十七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第四届重金属污染防治及风险评价研讨会暨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等;根际微生物的相关文献由240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波、李强、林文雄等。

根际微生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98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4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66683 占比:99.83%

总计:367324篇

根际微生物—发文趋势图

根际微生物

-研究学者

  • 刘波
  • 李强
  • 林文雄
  • 万寅婧
  • 何斐
  • 周宝利
  • 唐晓燕
  • 庄巍
  • 张重义
  • 李文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林伟伟; 李娜; 陈丽珊; 吴则焰; 林文雄; 沈荔花
    • 摘要: 研究玉米||大豆种间互作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与产量的关系,对于深入理解特定作物间套作模式的产量效应有重要理论与实际意义.本研究应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在玉米与大豆以最佳间作比例(2:3)条件下,采用无隔(无隔离)、网隔(尼龙网分隔)、全隔(塑料薄膜分隔)3种种间根系间隔处理,并以两作物的单作为对照,借助BIOLOG和T-RFLP技术对不同处理下间作玉米与大豆的根际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探究不同种间互作对微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其与复合作物群体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大豆间作下,无隔、网隔和全隔的根际土壤阻断处理的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39、1.13和0.98,同一间作模式下种间根系互作加强,土地当量比随之提高.进一步分析表明,无论是间作玉米还是间作大豆,其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随根系互作加强而明显提高.AWCD分析根际微生物生理种群差异的结果显示,在玉米与大豆间作体系中,无隔和网隔处理的根际微生物对底物碳源利用能力分别占据第1和第2位;全隔和单作下,根际微生物对底物的利用能力相应降低;而加强种间根系互作(即从网隔到无隔),大豆根际微生物对6大类碳源底物中酚类碳源和羧酸类碳源利用能力有所下降,对胺类碳源、聚合物类碳源、氨基酸类碳源和碳水化合物底物的利用能力分别提高181.01%、32.6%、37.84%和78.28%;而玉米根际微生物对酚类碳源、聚合物类碳源和氨基酸类利用能力有所下降外,对羧酸类碳源、碳水化合物类碳源和胺类碳源等底物利用能力分别提高46.26%、6.54%和15.84%.T-RFLP分析结果发现,与全隔处理比较,无隔处理的大豆根际红球菌属和喜盐芽孢杆菌属等优势菌群丰度明显增多.而玉米根际微生物中也发现相似生理功能红球菌属和芽孢杆菌属等有益优势菌群的丰度增多现象,最终导致间作作物地上部产量和土地当量比提高.
    • 高丹蕾; 吴璐瑶; 孟凡志; 袁涛
    • 摘要: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河南省栾川县引种栽培大花黄牡丹(Paeonia ludlowii)植株地下0~10 cm与10~20 cm土层根际细菌、根际真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us,AMF)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探讨土壤理化性质与根际微生物群落相关性。结果表明,引种栽植地大花黄牡丹根际微生物资源丰富,根际细菌与真菌分别得到9 989与2 212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根际细菌分属于26门67纲512属,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最高;根际真菌分属于15门58纲712属,子囊菌门(Ascomycota)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优势类群。根系与根际土中共提取到116个AMF OTUs,分属于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球囊菌纲(Glomeromycetes)4目7科10属,近明球囊霉属(Claroideoglomus)与隔球囊霉属(Septoglomus)为优势类群;基于Bray-Curtis距离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根系和根际土AMF群落结构差异较大。根据α多样性指数和NMDS分析结果,3类根际微生物群落在不同深度差异均不显著。Mantel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铵态氮、速效钾含量和pH对根际微生物群落有显著影响。
    • 马坤; 芦光新; 邓晔; 颜珲璘; 王英成; 赵阳安; 张海娟; 周学丽; 窦声云
    • 摘要: 为了探究有机肥施肥量对人工草地建植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理化性质的影响,以‘阿坝’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Aba’)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肥(CK),50%,75%有机肥三个处理,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物结构,结果表明:与CK相比,有机肥施用当年,提高牧草根际土壤总氮和有机质含量(P<0.05),降低了土壤pH值(P<0.05);有机肥的添加引起了土壤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变化,有机肥施用量为50%时增加了优势菌放线菌门、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有机肥施用量为75%时明显增加了赤霉菌属、内生真菌属的相对丰度;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对照和各处理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明显不同。本研究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能够改善土壤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进一步改善土壤健康状况,为高寒地区牧草生长提供适宜的土壤微生物条件。
    • 刘智; 张虹; 罗会婷; 王仲伟; 汤诗杰
    • 摘要: 为探究不同种植模式下凤丹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采自榉树(Zelkova serrata)下种植(ZS)、娜塔栎(Quercus nattallii)下种植(QS)、露天种植(OS)的凤丹根际以及空白土壤(CK)样品土壤细菌和真菌进行测序。结果显示,与空白土壤相比,种植凤丹提高了根际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不同种植模式下凤丹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有所差异。3种种植模式下细菌的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以及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但不同种植模式下每个门的相对丰度有所差异。所有样品中总共检测出12个真菌门,3种种植模式下真菌的优势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不同种植模式下各真菌门的相对丰度存在差异;属水平上真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ZS组、QS组和OS组的优势菌属分别为Exophiala、Thelephoraceae_unclassified、Ascomycota_unclassified。测定3种种植模式下凤丹的生长指标,发现林下种植的凤丹株高、叶长、叶宽均高于露天种植。林下种植模式的细菌需氧表型、革兰氏阴性表型、生物膜形成表型以及致病潜力表型高于单一种植模式。本研究从根际微生物角度分析了不同种植模式对凤丹的影响,为凤丹林下种植提供参考,为后续促生菌筛选、菌肥研制提供理论支撑。
    • 曹宇; 陈鹏泽; 曹秀兰; 胡安娜; 叶雨婷; 李鹏
    • 摘要: 由茄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茄科作物青枯病常有发生,危害严重且较难防治。从海南樱桃番茄种植区的青枯病重病田中,由健康植株的砧木根系分离到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HNU24。HNU24和强致病力茄雷尔氏菌菌株EP1共培养实验表明,HNU24可显著抑制EP1的生长,且HNU24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也表现出对EP1的高抑菌活性。根系添加HNU24后的番茄青枯病发生时间显著推后,且发病率从82%下降到39%,HNU24还可以定殖在番茄根茎部。经HNU24菌株水悬液灌根、浸根和叶面喷施分别处理的番茄株高、茎粗、鲜重和根系长度均比未接种HNU24的番茄显著增加,表现出良好的促生长活性。研究结果可以为开发高效低毒生物农药、开展作物青枯病的生物防治奠定基础。
    • 韦中; 王佳宁; 江高飞; 王孝芳; 徐阳春; 沈其荣
    • 摘要: 土传病原细菌严重威胁土壤-植物系统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在接触和入侵寄主植物根系之前,病原细菌会经受土壤pH、含氧量、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等非生物因素骤变以及其他土壤微生物的竞争、寄生和捕食等生物胁迫。病原细菌的生物膜形成、代谢、运动、毒力、DNA修复以及对噬菌体、抗生素或环境压力的抵抗能力等特性对其在土壤环境中生存和侵染寄主非常重要。为适应复杂且多变的土壤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病原细菌必须动态权衡其生存和致病力之间的关系,维持其生存、传播、增殖和侵染致病间的平衡,以最大化其在土壤环境中的适应性。系统理解土传病原细菌应对胁迫和侵染寄主植物的过程及权衡机制是建立精准、高效生态防控手段的关键。为此,以土传病原细菌为代表,总结了土传病原细菌生存与致病的权衡规律和典型现象及土壤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影响因素,阐述了土传病原细菌入侵植物根际过程中的生存与致病权衡机制,并提出一些与土传病原细菌生存与致病权衡相关的科学问题,呼吁建立基于生存-致病权衡理论的土传病害生态防控策略,为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 于海玲; 张晓岩; 李晓宇; 蔡万美; 高强
    • 摘要: 为阐明不同种植模式和施肥处理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采集单作玉米和花生、间作玉米和花生根际土壤,利用群落水平生理指纹图谱培养技术,探究不同处理下根际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种植模式改变引起土壤中微生物组成丰富度的变化.间作提高了花生土壤的平均颜色随时间变化率(AWCD)值,降低了玉米土壤的AWCD值.进一步间作提高了花生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类、羧酸和多聚物的利用能力,玉米反之.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种植模式和施肥处理显著影响了玉米、花生中微生物对糖类和羧酸类物质代谢能力,而酚酸类物质仅受施肥处理的影响.主成分分析表明,单作和间作模式对玉米和花生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能力有显著差异.总之,种植模式和施肥处理及相互作用对土壤碳源利用能力有显著影响,间作种植体系增强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而改变了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和种类.
    • 罗倩; 林凤莲; 袁锋; 潘国营; 高倩倩; 李键; 吴承祯; 陈灿
    • 摘要: 【目的】研究人工湿地植物根际微生物对4种污水重金属元素的净化能力。【方法】用实验室已有的10株菌株,测定不同时间污水重金属浓度及菌株吸附率,并拟合细菌与真菌平均吸附率模型,分析不同根际微生物对重金属吸附净化能力的影响。【结果】①10株高效菌株对不同浓度污水Pb^(2+)的吸附率高(H)、中(M)、低(L)范围分别为27.30%~52.27%、32.17%~56.07%、32.17%~56.07%,F_(26)(Aspergillus iizukae)、B_(19)(Bacillus megaterium)分别是高、中低浓度下的高效菌株;菌株对不同浓度污水Cd^(2+)的吸附率范围为29.63%~56.00%(H)、31.03%~58.70%(M)、31.53%~59.23%(L),B_(19)、F_(9)(Westerdykella dispersa)分别是高低、中浓度下的高效菌株;菌株对不同浓度污水Cu^(2+)的吸附率范围为29.03%~55.73%(H)、29.83%~57.73%(M)、35.10%~59.00%(L),F_(25)(Penicillium janthinellum strain)是3个浓度下的高效菌株。菌株对不同浓度污水Zn^(2+)的吸附率范围为29.67%~56.73%(H)、31.27%~58.10%(M)、36.00%~60.27%(L),F_(16)(A.niger strain)是3个浓度下的高效菌株。②不同处理时间、污水金属初始浓度和菌株种类均对吸附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效果有显著影响,菌株对重金属的吸附效果在低浓度和48 h最优且真菌优于细菌,细菌平均吸附率符合指数函数模型,真菌平均吸附率符合幂函数模型。③微生物吸收阶段的参与度以及分泌物数量可能是影响重金属吸收效果的主要内在机制。【结论】研究结果为城市重金属污水处理系统中高效菌种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 史亚晶; 史大伟; 王媛媛; 吴凤芝; 周新刚
    • 摘要: 以辣妹子和新羊角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施用根际促生菌对辣椒生长和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P1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对2个品种辣椒植株株高、干质量、叶片叶绿素含量、植株全氮和全磷含量的促进作用均显著高于其它4个菌株处理,并改变了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和组成;经P1菌株处理后,辣椒根际显著富集了芽孢杆菌属(Bacillus)、溶杆菌属(Lysobacter)、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的OTU。
    • 叶振城; 王杰; 刘国彬; 张超
    • 摘要: 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近20 a生态修复中根际微生物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重点阐述国内典型生态脆弱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喀斯特地区)生态修复中根际微生物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今后根际微生物在生态修复研究中的重点。结果表明,生态修复中根际微生物的研究进展可分为3个阶段,即初步发展阶段(2000-2006年)、缓慢发展阶段(2007-2017年)和快速发展阶段(2018-2019年),不同阶段的研究重点不同。在初步发展阶段,国外学者研究了根际微生物对土壤有机化合物的矿化作用,国内学者重点关注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污染土壤的相关问题;在缓慢发展阶段,多环芳烃的降解问题受到广泛重视。随着测序技术在第3阶段的快速发展,根际微生物的研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主要集中在植物修复和生物降解方面。总的来说,国外重点关注根际微生物与植物对退化土壤的联合修复,而国内主要侧重于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近20 a来,我国典型生态脆弱区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根际微生物对全球变化(增温、降雨)的响应、有机污染物降解、对植物促生等方面,尚缺少根际微生物之间及其与植物、土壤的互馈研究。今后,生态修复中根际微生物的研究应重点关注功能微生物群、微生物共存网络以及植物-土壤-微生物协同作用等方面。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