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辫状河

辫状河

辫状河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95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海洋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5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5篇;相关期刊99种,包括沉积学报、沉积与特提斯地质、石油天然气学报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CPS/SEG北京2009国际地球物理会议、第十九届环渤海浅(滩)海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研讨会 、2018中国油气开发技术大会等;辫状河的相关文献由946位作者贡献,包括单敬福、国景星、张吉等。

辫状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5 占比:86.44%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1.69%

专利文献>

论文:35 占比:11.86%

总计:295篇

辫状河—发文趋势图

辫状河

-研究学者

  • 单敬福
  • 国景星
  • 张吉
  • 马志欣
  • 尹艳树
  • 李浮萍
  • 王文胜
  • 金振奎
  • 于兴河
  • 付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晓辉; 杜晓峰; 官大勇; 王志萍; 王启明
    • 摘要: 辫曲过渡型河流是发育于辫状河向曲流河演化过程中的一种河流类型。综合现代沉积类比、构造演化分析、岩心分析与地震正演,对渤海湾盆地辽东湾坳陷东北部新近系馆陶组沉积体系类型及沉积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在层序分析的基础上,对馆陶组辫状河、曲流河与辫曲过渡型河流等3种沉积类型的宏观和微观沉积特征、成藏条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辽东湾坳陷东北部馆陶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由辫状河向曲流河逐渐过渡,其中在馆中段沉积期发育辫曲过渡型河流沉积。(2)辫曲过渡型河流具有水动力较强、垂向加积与侧向加积相复合、储层发育程度与成熟度适中、砂泥岩低频互层、测井曲线呈箱形与钟形相叠加的沉积特征。(3)相对于辫状河与曲流河储层,辫曲过渡型河流储层横向连通性好,垂向上间隔发育规模性泥岩夹层,具备更好的储盖组合条件,更有利于油气规模性聚集成藏。
    • 范文田; 文静; 单敬福; 王志章; 王涛
    • 摘要: 心滩是辫状河的骨架砂体,是苏里格气田的主要成藏单元。为了在砂体中准确识别心滩,判断心滩的发育规模及影响因素,以苏里格气田苏X加密区块为例,在明确沉积类型及地层精细划分的基础上,利用河道砂厚中心连线法、单一河道分界标志、心滩测井相分异法,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典型河流沉积的研究成果,解剖与研究区沉积环境相似的现代沉积和野外露头,对钻遇心滩进行识别,对未知心滩进行预测,最终完成整个研究区心滩的刻画。结果表明:研究区心滩在平面上可以分为头部、尾部、翼部、核部4部分。判定研究区心滩的长宽比约1.3∶1~1.6∶1,心滩长厚比约80∶1~135∶1,宽厚比约60∶1~85∶1,心滩长度为300~700 m,宽度为240~450 m。在心滩形成演化过程中,心滩发育的规模可能受河道的弯度指数控制,河道弯度指数越大,心滩的规模越小。
    • 刘宗宾; 吕文杰; 廖新武; 朱建敏; 高红立
    • 摘要: 渤海辽中凹陷LD-A油田新近系馆陶组为辫状河沉积,隔夹层类型多,储层连通性复杂,对隔夹层的精确刻画是规避钻井风险和提高油田开发效果的关键。综合利用测井和地震资料,从隔夹层成因及类型出发,充分考虑水平井网的特殊性,重构拟声波曲线提高测井对薄夹层的识别能力,利用变差椭圆求取平面变差参数,在基于模型的稀疏脉冲确定性反演的约束下,通过地质统计学反演技术,对LD-A油田4井区馆Ⅳ油组的辫状河厚储层内部隔夹层进行了三维精细刻画。结果表明,LD-A油田辫状河储层隔夹层可划分为泛滥泥、落淤层、废弃河道泥和底部滞留沉积4类,其中泛滥泥为层间泥岩,落淤层、废弃河道泥和底部滞留沉积为层内泥岩;层间泥岩空间分布较为稳定,纵向遮挡效果好,层内泥岩呈零星片状分布,起局部渗流屏障作用;地质统计学反演拾取了确定性反演对层间泥岩的响应趋势,融入水平段信息后又对层内薄夹层的空间展布起到了有效的控制作用,充分发挥了地震反演和随机建模的优势。本文研究有效指导了钻井实施和分层系水平井挖潜,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 刘驰悦; 张方利; 张琼; 杨肖利; 熊格
    • 摘要: 目前国内外许多沉积学者发现辫状河具有良好储集层的沉积砂体,但对辫状河形成的机理尚不清楚,至今尚未概况出得到大家认同的辫状河沉积模式。为了解决辫状河形成的机理和沉积模式,本文采用Delft3D数值模拟软件,对影响辫状河沉积的河流流量、沉积物浓度、沉积物配比及水位高度4种主要因素,设置9种参数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河流流量越大,沉积物越不容易沉积下来,心滩坝数量和规模欠发育,反之,心滩坝数量和规模均较发育;(2)沉积物浓度较低时,辫状河砂体发育缓慢,心滩规模及沉积厚度较小,反之,心滩规模、沉积厚度均较发育;(3)砂质含量越高,水道越不稳定,容易发生改道与迁移;泥质含量越高,水道越趋于稳定;(4)在心滩坝发育演化过程中随着水位的上升,坝体存在向物源方向退积的现象;水位下降,砂体发育,坝体随着演化过程向前进积;在水平面稳定的情况下,坝体主要沿着水流方向延伸,整体形态呈“中间厚两端薄”的透镜状,砂岩透镜体是油气勘探的“甜点”。
    • 秦雪霏; 金东民; 蒋红志
    • 摘要: 针对方位角度域地震资料对砂岩储层地球物理响应存在一定差异这一现象,以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盒3段为例,依托杭锦旗构造平缓地区宽方位采集与分方位偏移地震资料,优选反射界面相对独立且特征清晰的辫状河道发育区,分别对导眼井和水平井开展六级河道构型单元划分,进而与各方位地震资料反射特征及沿层层序地层切片进行分析对比。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某水平井实钻心滩岩性物性条件突变的特征,证实了平行河道走向的方位地震资料在辫状河道连续性及心滩长度刻画准确度方面,相比其它方位资料具有明显优势。研究结果对于五维地震技术在储层精细描述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以储层识别精度为目的的道集数据扇区划分方案优化提供了依据。
    • 李俊飞; 尚宝兵; 徐静; 王鹏飞; 叶小明
    • 摘要: 渤海湾盆地L油田馆陶组油藏为辫状河储层,储层非均质性较强,注水开发导致储层水淹状况复杂,剩余油分布规律难以预测。从辫状河储层构型解剖入手,综合应用野外露头、现代沉积、岩心、测井等资料,建立辫状河储层构型模式,以此为基础,利用动静态资料分析储层构型及其控制下的储层质量差异对油水运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层间非均质性易产生层间干扰,注入水优先沿储层质量好的砂体运移,层间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与储层质量差的砂体相连通的砂体中;平面上,半泥质充填模式的剩余油主要富集在心滩坝边部或辫状河道;泥质充填河道周围存在水动力滞留区,剩余油富集于周围的心滩坝;层内夹层的存在使得夹层下部砂体水淹,剩余油富集在夹层上部。
    • 刘阳平; 吴博然; 于忠良; 余成林; 王立鑫; 尹艳树
    • 摘要: 以冀东油田高尚堡区块新近系馆陶组Ⅳ油组的二维平面相和剖面相为训练图像,利用线性池化方法获得其三维沉积相的多点统计概率,通过蒙特卡洛抽样确定预测点的沉积相类型,建立了研究区辫状河三维精细地质模型,并采用抽稀井网的方法验证了其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主力生产层段馆陶组Ⅳ段12和13小层发育心滩、辫状河道与泛滥平原微相。心滩坝呈底平顶凸特征,辫状河道呈顶平底凸特征,河道与心滩规模均较小,宽度一般不超过600 m;辫状河道顶部发育泛滥平原沉积,整体上呈“砂包泥”特征;辫流带宽度为650~1 300 m,心滩平均长度为480 m,平均宽度为176 m,辫状河道平均宽度为71 m。(2)地质模型刻画出的储层砂体形态和空间分布准确,平面上心滩位置与地质分析结果吻合,心滩中间厚、两翼薄的特征显现;剖面上具有典型的底平顶凸的心滩特征;模型中泥岩相占比的误差为9.8%,心滩相占比的误差为3.4%,河道相占比的误差为6.4%,总体上看,建模误差均小于10.0%。
    • 苏程
    • 摘要: 为提高辫状河致密储层单砂体刻画精度,改善储层动用程度和开发效果,基于R/S分形理论,通过放大常规测井数据对储层岩性变化的响应强度,开展多期叠置致密储层单砂体界面的识别研究。对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微电极电阻率测井数据进行分形计算,经单砂体厚度、数量、界面多参数敏感性分析,对比已有的岩心数据,得到自然伽马测井数据分形计算后符合率最高,可作为全区单砂体识别依据。以此为指导,在研究区盒1段辫状河致密储层中精细划分单砂体,通过分形曲线特征分析,引入分形曲线相对偏移率DR作为量化参数,建立三大类单砂体叠置模式,有效提高储层描述精度。
    • 王科; 赵俊峰; 薛锐; 闫占冬; 李旋; 李一凡
    • 摘要: 河流沉积是陆相沉积环境和地层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陆相盆地重要的油气储层。侏罗系延安组是鄂尔多斯盆地重要的含煤和储油层系。延安组早期河流沉积发育,延安一带出露典型沉积剖面,是剖析河流构型特征的难得窗口。采用沉积学理论和构型要素分析方法,在野外露头精细解剖的基础上,分析了延安组下部辫状河、曲流河的沉积构型特征,探讨了古河道规模和河流类型转化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延安组延10沉积期辫状河发育,主要由河道、顺流加积体和沙质坝等单元组成,多期河道沉积叠置,呈厚层板状分布,泥质隔夹层不发育;延9早期演变为曲流河,发育河道、侧向加积体、废弃河道、泛滥平原及决口扇等构型单元,泥质隔夹层较发育,砂体连续性变差。采用经验公式估算,延10辫状河河道宽度为19.34~373.22 m,延9曲流河河道宽度16.81~99.21 m。延安组早期继承了富县组沉积期的古构造—古地理格局,随着填平补齐的发展和盆地沉积范围的扩大,古地形变缓,物源供给减弱,导致河流类型由辫状河演变为曲流河。研究结果对于深入理解同物源体系供给条件下河流沉积构型特征及类型转换,油气储层预测等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 张金通; 刘斌; 李涛; 张辉松
    • 摘要: 哈萨克斯坦西南卡拉布拉克油田的主力含油层位为下白垩统下达乌尔组M-Ⅱ层,为一背斜油藏.结合区域沉积背景,在小层细分对比的基础上,利用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对M-Ⅱ层的砂体分布和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M-Ⅱ层自下而上划分为4个小层,其中含油的M-Ⅱ2、M-Ⅱ3和M-Ⅱ4小层均属于辫状河沉积体系,发育心滩、河道和河漫滩微相,心滩砂体是最主要的储集体;同时通过地震波形指示反演的方法对3个含油小层的砂体分布进行了精细刻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