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新近系

新近系

新近系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360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0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41366篇;相关期刊135种,包括沉积与特提斯地质、中国地质、古地理学报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四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2004年海岸带地质环境与城市发展研讨会等;新近系的相关文献由108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永诗、刘华、蒋有录等。

新近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0 占比:0.84%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41366 占比:99.14%

总计:41723篇

新近系—发文趋势图

新近系

-研究学者

  • 王永诗
  • 刘华
  • 蒋有录
  • 岳乐平
  • 徐长贵
  • 王德英
  • 赵健
  • 邓涛
  • 向奎
  • 周心怀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振升; 彭光荣; 吴静; 蔡国富; 陶文芳; 何金海
    • 摘要: 为深入剖析珠江口盆地番禺4洼这一小型富洼油气成藏机理,结合油气成藏条件与特征的分析,充分利用地震资料及钻井资料,建立了番禺4洼独特的油气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番禺4洼油气成藏条件优越,生烃量大,发育文二段至文五段等4套烃源岩系,但以文三段和文四段为主力烃源岩层,烃源岩分布面积广且垂向叠合性好;珠江组上段、下段发育2套优质储盖组合,输导介质多样;油气纵向分布层系多,以珠江组最为富集,横向上主要分布在缓坡带和陡坡带,以构造型油气藏为主。番禺4洼新近系油气成藏模式包括源-断耦合成藏模式和源-面-断立体成藏模式,两者在油气成藏机理上存在较大差异。
    • 施炜; 赵子贤; 杨勇; 王天宇; 杨谦
    • 摘要: 祁连山东北缘武威盆地发育一套灰白色-砖红色砂质细砾岩、含砾粗砂岩、泥质粉砂岩。已有的区域地质调查通过区域地层对比,将其确定为新近系甘肃群。在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通过详细的钻孔地层剖面和地表地层剖面测量,结合钻孔古地磁年代学分析,依据甘肃群岩性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将甘肃群划分为上、下2个组,分别命名为果园组和丰乐组。丰乐组为桔黄色-砖红色砂质细砾岩、泥质粉砂岩、泥岩夹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为早—中中新世扇三角洲-滨浅湖相沉积(11.18~8.25 Ma)。果园组为土黄色粉砂质泥岩,砖红色中—粗粒砾岩,为河流相沉积,与下伏丰乐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向上与下更新统玉门砾岩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沉积时代为晚中新世—上新世(8.25~2.58 Ma)。武威盆地甘肃群丰乐组和果园组2个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在区域上可与邻区新近纪地层对比,统一了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新近纪地层系统,为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地质研究提供了地层学依据。
    • 赵鹏; 彭光荣; 吴静; 张忠涛; 许新明; 于水明; 朱定伟; 李孔森; 石创; 蔡国富
    • 摘要: 源外隆起区是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近年勘探的重点区带,其石油地质条件区别于近洼陷带。综合利用地震、测井、油藏等资料,对隆起区成藏特征和富集规律展开研究,并提出了定量评价方法。隆起区以侧向长距离运移成藏为特征,多次跨断层运移为特色;断裂对油气晚期成藏具有控制作用。富足的供烃单元是油气远源富集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来源,圈闭与主汇聚脊的组合构成良好的空间输导格架,圈闭捕获能力和运聚强度的时空匹配是富集的关键因素。研究提出了油柱高度序列法和SGR图版法两种定量评价方法,分别评价了隆起区油气运聚强度和富集潜力,有效指导了隆起区的勘探且具有推广价值。
    • 张学才; 刘华; 张芷晴; 杨贵丽; 徐昊清; 赵珊
    • 摘要: 为了揭示济阳坳陷埕岛东部地区断层特征对新近系油气富集差异性的控制作用,以断层类型和断层活动性分析为基础,利用三维地震数据及钻井、测井资料,使用断层活动速率法,重点分析油气成藏期断层活动特征及其与新近系油气富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埕岛东部地区发育油源Ⅰ型断层、油源Ⅱ型断层和调节断层共3种类型断层;油气主成藏期(明化镇组沉积时期)3种类型断层的活动性存在较大差异,油源Ⅰ型断层活动速率多大于15 m/Ma,油源Ⅱ型断层活动速率为10~15 m/Ma,调节断层活动速率多小于10 m/Ma。研究区油源断层控制了新近系油气的富集程度和空间分布差异,桩海断裂带发育较多活动速率大于10 m/Ma的油源Ⅰ型和Ⅱ型断层,且断-盖配置有利,为典型的断层输导-垂向运移模式,新近系油气富集程度高;而埕岛东部斜坡带油源断层分布少,断层活动性较弱,断层活动速率为10~12 m/Ma,为断层-砂体输导-阶梯式运移模式,新近系油气富集程度低,油气多分布于新近系下伏储层。
    • 袁静; 吴兵; 王永诗; 马立驰; 杨贵丽
    • 摘要: 以(密闭)岩心精细观察描述、粒度分析、密井网测井资料分析为主要研究手段,结合区域古构造、古气候以及基准面旋回变化研究成果,对胜利油田滩海地区新近系馆陶组上段至明化镇组底部河流类型及河型演变规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馆陶组上段和明化镇组底部主要发育辫状河、分汊河和曲流河三种河流类型。其中,辫状河主要发育在研究区馆上段7砂组、研究区南部和中部馆上段6砂组下部和南部馆上段1+2砂组;曲流河主要发育在研究区中部馆上段3砂组和北部馆上段5砂组上部到3砂组;分汊河则比较广泛地发育于除上述地区和砂组以外的其他砂组。控制和影响研究区河流演变的三大因素依次为构造作用、古气候和基准面变化,受其影响,研究区从馆上段—明化镇组底部即存在辫状河到分汊河(再到曲流河)的正向演变关系,也有分汊河到辫状河、曲流河到分汊河的反向演变关系,而非持续地从高能量河流向低能量河流演变的过程。
    • 杨君; 奥琮; 孟利山; 滕雪明; 魏学斌; 王铎; 冯平; 于航
    • 摘要: 柴达木西南缘花土沟地区新近系上油砂山组是重要的含铀岩系之一,其水文地质条件与铀成矿关系密切。通过分析地下水类型、水化学特征等,结合野外地质调查资料,认为本地区基底和盖层富铀,风化剥蚀后随地下水搬运至盆地内富集成矿,提供铀源;上油砂山组时期西北高东南低的构造格局,控制含氧含铀地下水的渗流方向;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水动力适于铀矿沉淀富集成矿,成为潜在的铀储层;上新世末期含氧含铀流体下渗进入上油砂山组潜在铀储层中被还原,最终成矿。
    • 薛永安; 杨海风; 王航; 徐春强; 孙希家; 安俊睿
    • 摘要: 莱州湾凹陷是渤海海域重要的富烃凹陷,但其深洼带浅层一不生烃、二无油源断层、三无汇烃构造,是传统地质认识中的“勘探禁区”。近年来,随着对渤海浅层油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认识的深入,尤其是油气运移“汇聚脊”控藏认识的提出,为深洼带新近系找油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在此认识指导下开展了莱州湾凹陷深洼带石油地质条件再分析与成藏规律攻关研究。创新提出了基于陡坡砂体型汇聚脊控制的浅层规模性岩性砂体“迂回式”成藏模式,为寻找深洼带浅层有利勘探目标指明了方向;形成了砂体整体解剖技术,实现了浅层多期大型连片复合型砂体的精细刻画,为新近系规模性油气成藏寻找到有效储集空间。2021年,在莱州湾凹陷深洼带新近系成功发现并高效评价了垦利10-2亿吨级岩性油田,不仅在渤海深洼带发现了首个亿吨级岩性油田,更为类似盆地的凹陷区浅层勘探开辟了新领域。
    • 李晓辉; 杜晓峰; 官大勇; 王志萍; 王启明
    • 摘要: 辫曲过渡型河流是发育于辫状河向曲流河演化过程中的一种河流类型。综合现代沉积类比、构造演化分析、岩心分析与地震正演,对渤海湾盆地辽东湾坳陷东北部新近系馆陶组沉积体系类型及沉积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在层序分析的基础上,对馆陶组辫状河、曲流河与辫曲过渡型河流等3种沉积类型的宏观和微观沉积特征、成藏条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辽东湾坳陷东北部馆陶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由辫状河向曲流河逐渐过渡,其中在馆中段沉积期发育辫曲过渡型河流沉积。(2)辫曲过渡型河流具有水动力较强、垂向加积与侧向加积相复合、储层发育程度与成熟度适中、砂泥岩低频互层、测井曲线呈箱形与钟形相叠加的沉积特征。(3)相对于辫状河与曲流河储层,辫曲过渡型河流储层横向连通性好,垂向上间隔发育规模性泥岩夹层,具备更好的储盖组合条件,更有利于油气规模性聚集成藏。
    • 吴静
    • 摘要: 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北部隆起区的油气勘探始于20世纪70年代,历经20多年反复探索一直未获得商业发现。近年来,恩平凹陷北部新近系油气勘探接连取得重大突破,逐渐成为勘探的热点地区。勘探实践表明远源富集成藏是恩平凹陷北部隆起区新近系油气成藏的重要特征。首先,侧向断开控洼边界且深入洼陷内部的长期活动断裂体系是恩平北带油气能够大规模向北运移的关键因素;这类断裂早期控制陡坡带文昌组物源供给,晚期继承性活动切穿文昌组仓储砂体及烃源岩,使文昌组烃源岩生成的油气通过油源断裂垂向调节至中浅层新近系储层中;其次,油气经过侧向穿断面运移后,能继续沿断层对盘的构造脊往高部位汇聚,使油气能够向北远距离运移并富集成藏。油源断裂、仓储砂体与构造脊的耦合是恩平凹陷北部隆起区远源油气富集的关键因素,同时暗示深层文昌组仓储砂体的巨大勘探潜力。恩平凹陷北部隆起区具备油气远源富集成藏的条件,在目前已获突破的区域继续向北仍发育较多构造圈闭,为新近系油气勘探的潜力区带。
    • 陶帅; 王彬; 李玮; 段亮
    • 摘要: 为探究青藏高原东向扩展隆升过程中“十字构造”枢纽处西秦岭各部分的变形特征,在舟曲、武都、成县和凤县等地区下白垩统和新近系中开展了详细的古地磁研究.获得了舟曲和成县地区的早白垩世古地磁极(舟曲85.7°N,279.8°E,A_(95)=9.1°;成县72.3°N,226.3°E,A_(95)=6.8°),以及武都地区的新近纪古地磁极(65.8°N,206.1°E,A_(95)=12.8°).将其分别与同时代的华北地区古磁极进行对比后表明:(1)早白垩世之后,舟曲地区相对于华北发生了14.7±5.8°的逆时针局部构造旋转;(2)成县地区早白垩世古地磁极与华北参考极一致;(3)新近纪之后,武都地区相对于华北参考极发生了25.1±5.6°的顺时针局部构造旋转.结合前人成果,我们认为:青藏高原向东扩展演化过程在西秦岭地区的构造响应,各构造部位展示出不同的活动特征.北西侧区域表现为左行走滑断裂,控制断裂两侧地块呈现原地顺时针旋转,与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的动力机制一致;南西侧区域主体受控于松潘甘孜北东向挤压逆冲,并在北东向次生走滑断裂作用下平移错动,伴随断裂附近的拖曳变形,导致局部逆时针转动;东部区域早期走滑断裂形成拉分盆地,晚期受挤压应力改造,边界断裂发生构造翻转,盆地内弱变形.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