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选举民主

选举民主

选举民主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1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政治理论、中国共产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38篇;相关期刊202种,包括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唯实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六届(2011)学术年会等;选举民主的相关文献由302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君如、范晓丽、刘俊杰等。

选举民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0 占比:41.39%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438 占比:58.48%

总计:749篇

选举民主—发文趋势图

选举民主

-研究学者

  • 李君如
  • 范晓丽
  • 刘俊杰
  • 张红国
  • 陈朋
  • 马奔
  • 吴雨欣
  • 张国军
  • 张峰
  • 朱世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峰
    • 摘要: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的重大理念,也是对党百年民主政治建设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关于“过程的集合体”思想研究民主问题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旨在增强民主自信。其历史轨迹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找到民主新路,为民主自信奠定制度基础;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民主自信进行实践探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民主自信进行理论创新。
    • 陈家刚; 曲政
    • 摘要: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全新理论命题。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对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探索,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逻辑,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探索历程中,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坚实的制度支撑、规范的运作机制、具体的程序设计,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形态,既突出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显著特色,也彰显了具体民主形式中所蕴含的人类共同价值。在新的历史起点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在理想与现实、普遍性与特殊性、制度与实践的平衡中,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政治生活向往的需要,有目标、有步骤、有重点地积极推进。
    • 王栋
    • 摘要: 协商民主在我国逐步兴起并受到重视,推进协商民主在我国的多层次、多领域、制度化发展成为当前我国民主建设的重要举措。然而,协商民主在我国发展中,遇到如何与选举民主关系协调以及公民参与协商渠道缺乏的困境。在这两难困境之间,社会组织界别协商的设置,将通过代表选举的方式化解前一困境,又以组织性和界别性的制度化、渠道化解后一困境。社会组织界别在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之间建立了一个桥梁,也在协商民主内部的底层与高层之间建立了沟通联系的渠道。社会组织界别协商是我国协商民主困境的重要突破,对于促进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国全过程民主政治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具有双重推动作用。
    • 程同顺; 李庚泰
    • 摘要: 卡普兰在《理性选民的神话》一书中阐述了自己的民主理论,他试图批判传统公共选择学派的“理性的无知”分析框架,构建起“理性的胡闹”分析框架,并提出解决民主失灵的方案。但他对“理性的无知”的否定是失败的,其理论反而是对理性选择固有共识的肯定、对理性选择理论的补充和发展。卡普兰民主理论实质是对西方选举民主的辩护,我们可从中窥见西方民主的本质——以选举为核心的精英政治。要真正解决民主失灵问题,需要摆脱选举环节的局限和精英主义倾向,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方能为其提供新的思路。
    • 张卓明
    • 摘要: 协商民主作为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深深嵌入了中国民主政治全过程,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具有独特地位.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就重大问题通过讨论和商量,以取得最大共识的合作式集体决策模式.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基于中国社会和政治的实际需要而产生,在近代以来的历史中逐渐形成和发展,与国家制度存在着密切联系,具有本土内生、实践先行和建制化的特征.在我国,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存在一种结构上的耦合互补关系,二者共同构筑了中国宪法的民主基础.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政治原则,以参与和发展为价值追求,以合作与商量为基本手段,以共识和真理为共同目标,以程序和法治为根本保障.
    • 韩志明
    • 摘要: 随着党和国家加快协商民主建设,基层协商民主得到了弥散化发展,具体包括获得了正式的认可、完善了制度、健全了程序机制、形式更加多样以及议题更加丰富等.基层协商民主的弥散化发展形成了积极的治理效能,包括培育了协商对话的社会精神,缓解了基层的社会矛盾冲突,减轻了党和国家的治理压力,调和了多元分化的社会价值,整合了分散的个人知识,也重塑了基层治理的体系.基层协商民主的弥散化发展是多元因素驱动的结果,主要通过灵活的适应性机制来实现治理效能.灵活的适应性机制具体体现为集中领导与分散探索相统一、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互融合、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互补充、传统价值与现代意识的耦合等.这既表明了基层协商民主的弥散化发展是如何实现的,也解释了基层协商民主是如何转化为治理效能的.
    • 李连宁
    • 摘要: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其特征和优势在于: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新型政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和原则,实行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院制",实行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代议制民主与参与式民主、代表的兼职与委员的专职相结合.
    • 储建国
    • 摘要: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道出了人民民主的思想渊源。在对民主内涵与过程的表达上,中国文明走在各种文明的前列。西方民主理论有重视个人参与的希腊传统和重视公共利益的罗马传统,但是现代西方民主理论与实践失去了实现人民公共利益的意愿和能力。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民主传统进行有效对接,经过艰难探索,在实践中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
    • 吴智雄; 吴洁; 陈建平
    • 摘要: 基于"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从社会公平与政府满意度等变量对基层公众政治信任的影响机理进行探究.研究发现,社会公平、政府满意度以及政治面貌均对基层公众政治信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婚姻状况则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因此,首先要完善基层政治利益诉求的保障机制,实现多元参与的监督管理;其次,应打通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提升基层公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此外,还需加强基层政府官员的培训与考核,同时以信息化和高科技为支撑,创新执法办案手段,提高其工作效率和积极性,从而提高社会公平性和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进而提升公众对基层政府的政治信任.
    • 钟本章; 何俊志
    • 摘要: 在现代民族国家中,民主的实现几乎只能依靠用选举控制政治代表的代议民主模式,所以传统政治代表概念一直作为选举民主的附庸而存在.但是,非选举型代表的兴起给传统政治代表概念带来了张力,其包括"非选举式公共权威的所有者""公民代表""自我赋权的行动者"及"无法言说者的代言人"四种类型.为应对这一挑战,政治代表理论家以建构性和一般性方式重构了政治代表的内涵,并用协商民主理论进一步改造了现代民主规范中单调的选举要素.如此使抛弃狭隘民主限定且不断展开的政治代表概念,既能获得逻辑上的自洽,又能在某种意义上满足现代政治价值对民主的规范要求.所以,政治代表概念的转向,实际上是一个从选举型代表独大,到容纳非选举型代表的过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