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铲斗

铲斗

铲斗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3年内共计3371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机械、仪表工业、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0192篇;相关期刊136种,包括山东农机化、工程机械、工程机械与维修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0年现代露天采矿装备现场研讨会等;铲斗的相关文献由5775位作者贡献,包括蔡敢为、潘宇晨、王小纯等。

铲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68 占比:1.2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0192 占比:98.79%

总计:30561篇

铲斗—发文趋势图

铲斗

-研究学者

  • 蔡敢为
  • 潘宇晨
  • 王小纯
  • 王红州
  • 王勇
  • 王建亮
  • 张自晖
  • 王俊阳
  • 蒙艳玫
  • 董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林浩地; 秦斌; 邬德宇; 张其一
    • 摘要: 为研究铲斗在疏浚过程中挖掘阻力的变化规律,采用耦合的欧拉-拉格朗日算法(CEL)模拟了不同疏浚工况下铲斗挖掘阻力的变化规律,得出了铲斗作业过程中挖掘阻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铲斗下降切入土体的过程中,切入角度小于30°时,挖掘阻力随切入角度增大而减小;切入角度大于30°时,挖掘阻力变化缓慢;然而,铲斗旋转挖掘土体时,切入角度、挖掘深度等参数对挖掘阻力变化规律影响不大,挖掘阻力总是先增大后减小;最后,给出了挖掘阻力极限值对应的旋转角度。研究结论为工程实际提供了较为实用的参考价值,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 张继尧; 李冰; 徐武彬; 张逸彬
    • 摘要: 装载机铲斗在工作过程中所承受的载荷历程是分析铲斗疲劳寿命的基础数据,也一直是装载机研究领域的重点。为研究更符合实际工况的载荷历程,以1.2T铲斗为模型,对目前已有的三种方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三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散体力学与多体动力学耦合的新方法。对工作装置的油缸施加模拟实际工况的运动,将多体动力学分析得到铲斗在工作过程中状态信息作为散体力学分析的基础数据,并结合散体力学分析所得作业阻力再次对铲斗进行多体动力学分析得到装载机铲斗的载荷历程。最后设计装载机铲装实验,将实验数据与四种方法作对比,证明采用散体力学与多体动力学耦合的方法可以得到更加符合铲斗实际工况的载荷历程,为装载机铲斗的疲劳可靠性分析提供依据。
    • 孙浩然; 任志贵; 刘菊蓉; 冯明豪; 李佳豪
    • 摘要: 为研究如何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降低铲斗的质量,提出一种基于连续挖掘轨迹和极限挖掘力的铲斗轻量化设计方法。基于连续轨迹理论选定当挖掘机器人动臂处于主挖区内,由铲斗、斗杆液压缸交替挖掘的4段轨迹作为研究前提,计算并分析了连续轨迹上极限挖掘力的数值变化规律;使用APDL语言建立铲斗参数化模型,以极限挖掘力为外载荷研究铲斗结构强度的变化规律;以铲斗质量和应力为优化目标建立铲斗结构优化模型,使用遗传算法对铲斗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铲斗液压缸挖掘时铲斗的应力、变形明显大于斗杆挖掘;优化后铲斗的质量减少了5.27%、最大应力减少了6.23%,验证了优化方法的可行性。
    • 朱梓明; 赵微; 陈滋鑫; 李进
    • 摘要: 本文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穿山甲趾爪及鳞片的仿生学特征。据此,基于中联重科某型铲斗进行设计优化,得到了一款改进型铲斗。经过某仿真软件仿真分析,改进后的铲斗,挖掘阻力FW1下降了38.91%,达到173.81N;FW2下降了22.01%,达到44.01N;挖掘合力FW1下降了38.25%,达到179.30N。减阻效果明显,穿山甲趾爪及鳞片的仿生优势在铲斗应用上得到体现。
    • 张继尧; 李冰; 徐武彬; 张逸彬
    • 摘要: 1.2T装载机铲斗的结构简单相对耗材较多但装载物料较少,需要对其进行强度及疲劳寿命分析。其中装载机铲斗在工作过程中所承受的载荷历程是分析铲斗疲劳寿命的基础数据,装载机铲斗载荷历程的获取也一直是装载机研究领域的重点。为获取更贴近铲斗实际工作情况的载荷历程,采用散体力学与多体动力学耦合仿真的方式来获取铲斗的载荷历程。对1.2T铲斗进行应力应变实验,验证了载荷历程的准确性。最后利用得到的载荷历程对装载机铲斗进行强度与疲劳分析,发现了1.2T铲斗存在应力分布不合理现象,并计算得到其疲劳寿命。为1.2T铲斗结构的优化提供了参考,对其以后的优化、工程机械的计算与仿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马策; 张仁杰
    • 摘要: 长江中游近坝河段为砂卵石河床,局部区域土质为胶结卵石,抓斗挖泥船挖掘能力有限,不能满足施工需求,为确保枯水期航道维护尺度,引进挖掘能力大型铲斗挖泥船,有效提升近坝航道维护疏浚能力,适应航道快速发展和航道维护标准不断提高的发展形势,保障航道安全畅通,全面落实“保畅通、保运输、保安全,创和谐通航环境”,服务沿江经济发展,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 杨宁; 李冰; 徐武彬; 张继尧
    • 摘要: 传统铲斗强度分析方法仅仅通过有限元法选取铲斗极限工况进行强度计算,其计算结果明显偏大,设计偏于保守,不利于实现铲斗的轻量化设计.针对以上缺陷,借助离散元素法,建立基于物性参数的碎石和铲斗的仿真接触模型,通过动力学仿真定义铲斗运动特性,获取铲斗在散体力作用下所受动载荷,结合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强度计算,并通过应力测试试验验证了该理论方法的可靠性,同时与传统的强度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离散元-有限元耦合分析铲斗强度更贴近于实际情况,为铲斗和其它工作装置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新的参考.
    • 石志强; 张永强; 庞志远
    • 摘要: 介绍出现铲斗和斗门局部结构问题的原因,阐述铲斗和斗门局部结构设计及制造工艺改进,改造工艺,包括工艺创新思路、技术改造难点、工艺改造要点以及改造效果,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 张宏阁; 张松泓
    • 摘要: 铲斗举升机构是保证货物装卸顺利进行的最重要单元,受力情况复杂.针对车辆的铲斗举升机构进行优化设计,根据机构的结构特点进行力学假设,对模型进行简化,获取受力情况特点,在此基础上对系统各主要单元的受力进行分析;基于有限单元法对系统各部分进行建模,以受力分析结果作为加载条件,分析三种典型工况下各部分的应力分布,获取应力最大点;从工艺和结构角度对机构进行结构优化;基于应变片法,对优化后结构的实车进行测试,以检验模型分析和优化设计的可靠性.结果可知:举升机构可以满足强度要求,但存在部分位置应力集中的特点.在应力集中位置采用连接工艺和设计结构优化等相结合的方式,对应力集中位置进行改进;采用直角应变片对优化设计后的样车进行整个铲装过程应力测试,测试值与优化后的仿真值之间的误差小于3%,且比原设计仿真值具有平均8%的降幅,表明优化设计方案是可行的,为此类设计提供参考.
    • 范丹丹; 徐武彬; 李冰; 刘万锋
    • 摘要: 装载机铲斗性能是确定装载机牵引性能和整体参数的重要因素,为设计出合理的铲斗斗型,实现作业过程的高效节能,需要对铲装作业过程和铲斗尺寸结构进行系统的研究.基于离散元素法,从散体力学的角度对铲装过程进行分析,并通过实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根据四参数铲斗设计原则研究不同截面几何参数的铲斗在相同条件下的插入阻力和满斗率.通过能量法对不同铲斗进行能量分析,得到满斗率尽可能高且最节能的铲斗,最优截面参数为:E0=40°,D=1.3,E1=52°,G=0.31,为装载机节能型铲斗设计提供可靠地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