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30篇,主要集中在林业、旅游经济、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0篇、专利文献427045篇;相关期刊88种,包括瞭望、旅游纵览、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相关文献由230位作者贡献,包括朴正吉、王卓聪、罗玉梅等。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0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427045 占比:99.97%

总计:427175篇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发文趋势图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研究学者

  • 朴正吉
  • 王卓聪
  • 罗玉梅
  • 李卓
  • 王超
  • 睢亚橙
  • 于振良
  • 于贵瑞
  • 刘丽杰
  • 史国强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于德江; 郑依国; 孙晨辉; 赵琛; 靳英华; 张立军; 李金功; 刘丽杰
    • 摘要: [目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以原始林为主,森林结构复杂,稳定性好。建立自然保护区60年来,仅在2019年大规模暴发了落叶松毛虫灾害。本研究旨在对致灾状况和致灾因子进行分析。[方法]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遭受虫害的北坡森林为研究对象,设置样地,在2019年和2020年进行了监测,对森林受损和恢复情况进行了研究;并从气象条件和森林结构两个方面探究了长白山地区落叶松毛虫大暴发的原因。[结果]研究表明:(1)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整体上成灾区发生比例不大,但局部受灾程度很重。虫灾区占到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总面积的12.5%,其中,一般灾区占21.8%,重灾区占79.2%。受灾的主要树种为鱼鳞云杉、臭冷杉、红松和长白落叶松。(2)长白山落叶松毛虫成灾区森林有所恢复,但是不同林型恢复程度差异明显。长白落叶松林受损林全部恢复,红松阔叶林中红松纯林以及海拔1100 m至1300 m云冷杉林重度受损林恢复差。(3)3种受损林型林分结构存在差异,导致3种林型虫口的密度存在差异。云冷杉针叶林竞争指数和大小比数低,树势强,虽然其多样性和混交度高,但都是针叶树种,可视为纯林,因此受害最重。红松针阔混交林竞争指数和大小比数高,树势弱,但是其多样性和混交度高,有较多的阔叶树种,因此受害程度低于云冷杉。长白落叶松林的竞争指数、混交程度、大小比数和多样性指数均为3种林型最低,由于其为先锋树种,树龄小,叶片少,虽然易遭受虫害,但虫口较少,特别是第二年受损落叶松可以恢复叶片生长,其受害程度较低。(4)2018年和2019年气象条件总体高温、干旱和日照时数多,特别是2018年秋冬气温极高和2019年春季降水极少是落叶松毛虫暴发的重要气象原因。[结论]目前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林分结构和气象气候条件有利于松毛虫的爆发,可能会周期性出现。
    • 李卓; 陈庆红; 王云; 王卓聪; 史国强; 关磊; 周红萍; 朴正吉; 孔亚平
    • 摘要: 为探究公路平面线形对交通鸟类致死时空分布特征的影响,为将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公路建设减少鸟类交通致死提供理论依据,于2007-2019年不同季节采用步行、骑自行车和驾车的方式沿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周边3条公路共进行了345次调查,调查里程累计4000km.采用卡方检验,重点分析直线路段与曲线路段鸟类交通致死在不同季节、不同路基宽度分布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1)13年连续跟踪监测记录到致死鸟类至少50种798只个体,主要致死种类为灰头鹀Emberiza spodocephala(33.58%)、黄喉鹀Emberiza elegans(12.28%)、灰背鸫Turdus hortulorum(8.27%)、白眉鹀Emberiza tristrami(7.52%)、普通?Sitta europaea(6.02%)、花尾榛鸡Tetrastes bonasia(4.01%)和沼泽山雀Parus palustris(3.88%),以上7种占总致死数量的75.56%,地栖性和灌木生活性鸟类致死率相对其他种类高;(2)曲线路段致死种类为38种,致死数量占总致死数量的63.2%,直线路段致死种类为35种,致死数量占总致死数量的36.8%;(3)曲线路段和直线路段均为夏季时动物致死数量最高,其致死数量分别占全年的30.9%和19.5%,所有季节曲线路段的致死数量均较直线路段高;(4)5m宽林间公路的曲线路段和直线路段上致死数量和致死率无显著差异,但10m宽公路的曲线路段致死数量和致死率显著高于直线路段.总体来看,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公路的曲线路段鸟类致死数量和致死率都高于曲线路段.基于以上结果,提出了降低鸟类致死率的3点对策:(1)在鸟类分布密集或栖息地质量较高的区域,公路平面线形应以直线和大半径曲线为主;(2)在公路交通鸟类致死集中路段和夏季及鸟类繁殖期,采取严格限速60km/h、控制交通量、加强环境教育等措施;(3)未来公路规划时考虑曲线路段两侧植被尽量远离公路.
    • 李卓; 陈庆红; 王云; 王卓聪; 史国强; 关磊; 周红萍; 朴正吉; 孔亚平
    • 摘要: 为探究公路平面线形对交通鸟类致死时空分布特征的影响,为将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公路建设减少鸟类交通致死提供理论依据,于2007-2019年不同季节采用步行、骑自行车和驾车的方式沿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周边3条公路共进行了345次调查,调查里程累计4000km。采用卡方检验,重点分析直线路段与曲线路段鸟类交通致死在不同季节、不同路基宽度分布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1)13年连续跟踪监测记录到致死鸟类至少50种798只个体,主要致死种类为灰头鹀Emberiza spodocephala(33.58%)、黄喉鹀Emberiza elegans(12.28%)、灰背鸫Turdus hortulorum(8.27%)、白眉鹀Emberiza tristrami(7.52%)、普通䴓Sitta europaea(6.02%)、花尾榛鸡Tetrastes bonasia(4.01%)和沼泽山雀Parus palustris(3.88%),以上7种占总致死数量的75.56%,地栖性和灌木生活性鸟类致死率相对其他种类高;(2)曲线路段致死种类为38种,致死数量占总致死数量的63.2%,直线路段致死种类为35种,致死数量占总致死数量的36.8%;(3)曲线路段和直线路段均为夏季时动物致死数量最高,其致死数量分别占全年的30.9%和19.5%,所有季节曲线路段的致死数量均较直线路段高;(4)5m宽林间公路的曲线路段和直线路段上致死数量和致死率无显著差异,但10m宽公路的曲线路段致死数量和致死率显著高于直线路段。总体来看,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公路的曲线路段鸟类致死数量和致死率都高于曲线路段。基于以上结果,提出了降低鸟类致死率的3点对策:(1)在鸟类分布密集或栖息地质量较高的区域,公路平面线形应以直线和大半径曲线为主;(2)在公路交通鸟类致死集中路段和夏季及鸟类繁殖期,采取严格限速60km/h、控制交通量、加强环境教育等措施;(3)未来公路规划时考虑曲线路段两侧植被尽量远离公路。
    • 王云; 杨艳刚; 史国强; 王卓聪; 朴正吉; 张伶俐; 曹广华; 周红萍; 陶双成; 孔亚平
    • 摘要: 为评估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路致死对两栖类动物数量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参考国际上已有的指标体系与概念模型,基于两栖类动物生活史、公路基础设施、交通流、栖息地特征,采用实地调查、专家咨询、理论分析等方法提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公路致死影响下两栖类动物数量稳定性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概念模型,从个体和种群层面对本区8种两栖类动物的数量稳定性进行风险评价。结果显示:个体层面有6种两栖类动物为中风险或高风险,尤以中国林蛙为高风险;种群层面有2种为中风险,分别是吉林爪鲵和黑龙江林蛙,中国林蛙接近中风险。目前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公路致死对两栖类动物数量稳定性的影响以中低风险为主,随着交通网络的密集化和交通量的增长,这一影响很可能增大。
    • 燕红; 马琼芳; 李杰玲; 姚明远; 张超凡; 马逊风
    • 摘要: 在2017年5月、7月、10月和2018年5月分别对长白山保护区的鱼类资源进行调查,对保护区鱼类组成、种类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共记录鱼类29种,隶属7目12科27属,其中,鲤科鱼类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41.38%,其他各科鱼类为2种或1种.结果表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近10年来,区内物种数增加,宽鳍鱲为池北区新见种,鲿科的黄颡鱼、乌苏拟鲿为本次调查保护区新发现物种.针对长白山保护区鱼类资源现状,提出相应的保护管理对策.
    • 丁海国; 孟凡胜; 杜文君; 游炳坤; 崔凯峰; 唐占辉
    • 摘要: 通过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风灾区的森林群落进行调查,研究了风灾区经过30多年恢复后森林群落的结构组成及恢复状况.结果表明:风灾区的红松阔叶混交林带乔木密度、基盖度和郁闭度均显著高于海拔更高的针叶林带和岳桦林带(P0.05).风灾区各垂直林带森林群落的灌木物种树高、基径和盖度无差异(P>0.05),仅仅在丛幅上差异显著,表现为红松阔叶混交林带的丛幅最高,而岳桦林带丛幅最低(P0.05).各垂直林带的群落多样性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无论是乔木层还是灌木层,物种丰富度、香农威纳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在红松阔叶混交林中最高(P<0.05).
    • 赵柔嘉1
    • 摘要: 长白山脉位于吉林省白山市东南部,是鸭绿江、松花江和图们江的发源地。长白山脉区域总面积1964平方千米,核心区758平方千米,海拔2691米,是中国东北的最高峰。在长白山森林腹地中,驻守着吉林省森林消防总队峰岭中队(以下简称峰岭森林消防中队)。峰岭森林消防中队组建于1988年2月,主要担负白山地区1.74万平方公里森林资源的保护任务,其中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中朝边境、露水河红松母树林57万公顷林区为重点管护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