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门诊病例

门诊病例

门诊病例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20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外科学、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4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551篇;相关期刊101种,包括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中国社区医师、陕西中医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北京中医药学会2015年度学术年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第五届中国国际性学学术交流会等;门诊病例的相关文献由417位作者贡献,包括于长明、刘树玲、刘玉泉等。

门诊病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4 占比:7.06%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2551 占比:92.83%

总计:2748篇

门诊病例—发文趋势图

门诊病例

-研究学者

  • 于长明
  • 刘树玲
  • 刘玉泉
  • 吴晓丽
  • 安改香
  • 宋小红
  • 宰晓东
  • 张印龙
  • 张宏峰
  • 张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金博
    • 摘要: 目的:研究成人水痘门诊患者的临床特征, 并总结有效的治疗措施, 以便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成人水痘门诊患者的临床资料, 观察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①临床症状:患者皮疹出现后1~2 d, 患者首先会存在发热、四肢酸痛、恶心呕吐症状, 同时伴随头痛、咽喉疼痛及腹部疼痛,均为前驱症状.患者发热1~2 d后进入发展期, 首先皮疹主要见于患者躯干、头部, 逐渐向面部蔓延, 最后达四肢.②治疗效果:患者经治疗后, 3~4 d体温下降, 可逐渐恢复正常, 咽喉部疼痛得到逐渐缓解, 咳嗽症状消失, 皮疹消退、疱疹结痂.合并支气管炎患者7 d复查胸片, 未发现异常, 合并肺炎患者10 d后复查胸片, 肺部病灶基本消失, 7~14 d治愈, 预后较好.结论:成人水痘是一种自限性病症, 临床治疗无特效药物, 一旦经过确诊需要在24 h内进行及时治疗, 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皮疹发展, 缩短患者病程, 以减轻患者痛苦.
    • 龚震宇
    • 摘要: 关于这个话题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对于较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门诊病例的临床病程和痊愈恢复情况,人们所知相对较少.这份报告主要内容是什么?对门诊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检测阳性的有症状成年病例进行的多州电话调查发现,35%的人在检测2~3周后没有恢复正常健康状态.18~34岁无慢性疾病的病例,调查时有1/5的人没有恢复正常的健康状况.对公共卫生实践的影响是什么? COVID-19病例病程较长,即使在没有慢性疾病的年轻病例中也是如此.有必要向这些群体发送有效的公共卫生信息.
    • 林彦
    • 摘要: 目的 研究成人水痘门诊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总结有效的治疗措施,以便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成人水痘门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 ①临床症状:患者皮疹出现后1~2 d,患者首先会存在发热、四肢酸痛、恶心呕吐症状,同时伴随头痛、咽喉疼痛及腹部疼痛,均为前驱症状.患者发热1~2 d后进入发展期,首先皮疹主要见于患者躯干、头部,逐渐向面部蔓延,最后达四肢.患者皮疹分布主要以躯干最多,面部和四肢相对较少,并主要表现为向心分布,开始为粉红色小丘疹,在几小时内变成丘疹,经4~5 h变成疱疹,多数疱疹几天内会结痂.疱疹表现为椭圆形,其大小为2~5 mm,部分疱疹基底不存在一圈红晕,在疱疹开始干竭时,红晕会消退,皮疹一般会存在搔痒感.水痘皮疹相对不多,平均出疱数量约300个,会在患者全身发生,症状表现较轻,有部分患者存在并发症,成人水痘大多均为重型.②治疗效果:患者经治疗后,3~4 d体温下降,可逐渐恢复正常,咽喉部疼痛得到逐渐缓解,咳嗽症状消失,皮疹消退、疱疹结痂.合并支气管炎患者7 d复查胸片,未发现异常,合并肺炎患者10 d后复查胸片,肺部病灶基本消失,7~14 d治愈,预后较好.结论 成人水痘是一种自限性病症,临床治疗无特效药物,一旦经过确诊需要在24 h内进行及时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皮疹发展,缩短患者病程,以减轻患者痛苦.
    • 林彦
    • 摘要: 目的 研究成人水痘门诊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总结有效的治疗措施,以便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成人水痘门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 ①临床症状:患者皮疹出现后1~2 d,患者首先会存在发热、四肢酸痛、恶心呕吐症状,同时伴随头痛、咽喉疼痛及腹部疼痛,均为前驱症状.患者发热1~2 d后进入发展期,首先皮疹主要见于患者躯干、头部,逐渐向面部蔓延,最后达四肢.患者皮疹分布主要以躯干最多,面部和四肢相对较少,并主要表现为向心分布,开始为粉红色小丘疹,在几小时内变成丘疹,经4~5 h变成疱疹,多数疱疹几天内会结痂.疱疹表现为椭圆形,其大小为2~5 mm,部分疱疹基底不存在一圈红晕,在疱疹开始干竭时,红晕会消退,皮疹一般会存在搔痒感.水痘皮疹相对不多,平均出疱数量约300个,会在患者全身发生,症状表现较轻,有部分患者存在并发症,成人水痘大多均为重型.②治疗效果:患者经治疗后,3~4 d体温下降,可逐渐恢复正常,咽喉部疼痛得到逐渐缓解,咳嗽症状消失,皮疹消退、疱疹结痂.合并支气管炎患者7 d复查胸片,未发现异常,合并肺炎患者10 d后复查胸片,肺部病灶基本消失,7~14 d治愈,预后较好.结论 成人水痘是一种自限性病症,临床治疗无特效药物,一旦经过确诊需要在24 h内进行及时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皮疹发展,缩短患者病程,以减轻患者痛苦.
    • 于新芬; 寇宇; 周银燕; 李钧; 钱昕; 杨旭辉; 潘劲草
    • 摘要: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respiratory viruses,mycoplasma pneumonia(MP) and chlamydia pneumoniae(CP) in outpatients and hospitalized children with 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ARI),to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RI.Methods From 2011 to 2013,children with ARI,including outpatients and inpatients,were involved in this study.One nasopharyngeal aspirate or throat swab specimen was collected from each patient.Real time PCRs were performed to detect common respiratory tract viruses,MP and CP.Results At least one pathogen was identified in each of 610 out of 908 patients and the overall positive rate was 67.2%.The positive rate in inpatient(76.7%)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outpatient(43.0%) (x2 =94.79,P < 0.001).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two or more viruses was found in 206 cases.Co-infection was more frequent in inpatients than in outpatients(29.0% VS 6.6%,P < 0.001).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the detection rate were observed in RSV,PIV,HRV,Flu,human bocavirus (hBoV),adenovirus (AdV),saffold virus(SAFV),MP and CP between the inpatient and outpatient group.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 (34.5%) was the most prevalent virus detected among hospitalized children,followed by MP(15.0%)and human rhinovirus (HRV) (14.6%).Whereas adenovirus(AdV) (15.2%) was the most frequently identified virus in the outpatient group,followed by influenza virus(Flu) (11.7%))and PIV(7.8%).Except for RSV and Flu,co-infection of the other pathogens was more frequent than its mono-infection in inpatients.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the AdV co-infection rate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inpatient and outpatient group(x2 =18.90,P < 0.001).Compared with mono-infection,co-infection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Conclusions The detection rate of respiratory pathogens was higher in inpatients than in outpatients with ARI,and co-infections were more popular in children hospitalized,it may show that co-infection had some correlation with disease severity.%目的 了解门诊和住院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呼吸道病毒和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的流行特征,为防控急性呼吸道感染、指导临床用药奠定基础.方法 采集2011-2013年杭州某儿童医院呼吸道门诊病例咽拭子、住院病例气管吸取物.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收集到的样本进行呼吸道病毒和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的核酸检测.结果 本研究908例病例中,610例检出至少1种病原体,总的病原体检出率为67.2%(610/908),住院患儿检出率(76.7%)显著高于门诊患儿(43.0%)(x2=94.79,P<0.001).206例检出2种或2种以上病原体,住院患儿合并感染率(29.0%)高于门诊患儿(6.6%)(x2 =52.34,P<0.001).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博卡病毒、腺病毒、saffold心肌炎病毒及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在两组病例间检出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住院病例中,检出率最高的是呼吸道合胞病毒(34.5%),其次是肺炎支原体(15.0%)、鼻病毒(14.6%);门诊病例中,检出率最高的是腺病毒(15.2%),其次是流感病毒(11.7%)、副流感病毒(7.8%).住院病例中除了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病毒外,其他病原合并感染率均大于其单一感染率.腺病毒在门诊和住院病例中的合并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8.90,P<0.001).未发现住院病例单一感染与合并感染临床特征的显著性差异.结论 住院病例呼吸道病原体的检出率较门诊病例高,多种病原体合并感染在住院病例中较常见,提示合并感染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 刘宁
    • 摘要: 目的 了解耳鼻咽喉科门诊患者施予人性化干预对其满意度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09月~2017年09月126例耳鼻咽喉系统不适并进入本院耳鼻咽喉科治疗的患者,均施予门诊诊疗,将其随机分为A组(65例,施予人性化干预)和B组(61例,施予普通干预),并记录两组满意率.结果 A组满意率为96.92%(63/65),B组满意率为81.97%(5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门诊治疗耳鼻咽喉疾病的患者施予人性化干预的可靠性较强,推荐科室优选.
    • 刘宁1
    • 摘要: 目的了解耳鼻咽喉科门诊患者施予人性化干预对其满意度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09月~2017年09月126例耳鼻咽喉系统不适并进入本院耳鼻咽喉科治疗的患者,均施予门诊诊疗,将其随机分为A组(65例,施予人性化干预)和B组(61例,施予普通干预),并记录两组满意率。结果A组满意率为96.92%(63/65),B组满意率为81.97%(5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门诊治疗耳鼻咽喉疾病的患者施予人性化干预的可靠性较强,推荐科室优选。
    • 郑桂敏
    • 摘要: 目的 分析动物致伤门诊病例,并探讨狂犬病预防处置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月我中心门诊动物致伤患者300例的病历资料,分析动物致伤门诊病例,并提出预防狂犬病的有效措施.结果 300例患者中,被狗咬伤235例(78.33%),被猫抓伤22例(7 33%),其他动物致伤43例(14.33%);其中伤口暴露分级Ⅰ级21例(7.00%),Ⅱ级76例(25 33%),Ⅲ级203例(67.67%);受伤部位:手部194例(64.67%),头面部56例(18.67%),下肢38例(12.67%),其他部位12例(4.00%);动物疫苗接种率为148例(49.33%).结论 对狂犬病的预防,应加强宠物饲养、狂犬病暴露人群的伤口处理及疫苗接种的管理,同时加强狂犬病预防知识的宣传,从而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 杨秀旭; 宰晓东; 张金龙; 刘树玲; 宋小红; 于长明
    • 摘要: 目的 通过收集中国驻利比里亚维和二级医院中国维和军人就诊资料,分析中国维和军人的发病特点.方法 收集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中国驻利比里亚维和军人的门诊就诊记录,分析中国维和部队发生的主要疾病种类及特点. 结果 在就诊的所有疾病中,皮肤病比例最高,占中国军人门诊总数的28 .3%,发病率23 .3%;其次是上呼吸道感染占13 .7%,发病率11 .3%;第三是外伤占11 .1%,发病率9 .0%;随后依次为牙科疾病占9.7%,发病率8.0%;发热占8.8%,发病率7.3%;运动损伤占8.0%,发病率6.5%;胃肠道疾病占5.8%,发病率4.7%;疟疾占3.5%,发病率2.9%;此外,其他疾病(如眼部、耳鼻喉等)共占11.1%,发病率9.1%. 结论 需加强中国驻非洲维和部队皮肤病和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治,同时关注不明原因发热、胃肠道疾病、疟疾等对官兵健康的危害;掌握中国驻利比里亚维和部队就诊病例的发病特点对后续维和部队及援助抗击埃博拉病毒病疫情的医护人员具有指导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