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陶壶

陶壶

陶壶的相关文献在1961年到2021年内共计16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工艺美术、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0篇、专利文献11153篇;相关期刊94种,包括管子学刊、世界博览、考古与文物等; 陶壶的相关文献由154位作者贡献,包括颜育文、安房直子、唐淼等。

陶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0 占比:1.24%

专利文献>

论文:11153 占比:98.76%

总计:11293篇

陶壶—发文趋势图

陶壶

-研究学者

  • 颜育文
  • 安房直子
  • 唐淼
  • 孙维昌
  • 李春红
  • 马楚雄
  • 刘桂芹
  • 奚吉平
  • 寇玉峰
  • 李小明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郑晓春
    • 摘要: 甘州区博物馆馆藏陶器典型器物类型丰富、数量颇多,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深远的保护意义,为我们了解河西走廊汉代社会、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资料。本文通过与《张掖甘州黑水国汉代墓葬发掘报告》对比研究,浅析甘州区博物馆馆藏陶器典型器物分期特征,为河西地区汉墓的分期断代提供有力依据。
    • 摘要: 它叫人头壶,它来自泥土,拥有着孩子般稚气的面容。它的头微微扬起,眼睛笑眯眯地成一条线,好像在凝望着什么,又像在思考着什么。本期小阅就带你一起解开它的身世之谜。1953年,我国文物考古学家在陕西挖到了一个高22.5厘米、腹部为13.5厘米、底颈6.3厘米的红陶壶。这个红陶壶制作得非常有题:它的上部,是一个娃娃似的人头形象。
    • 董亚平(图); 褚晓洁(整理)
    • 摘要: 新美域:您是从何时开始与紫砂壶结缘的?董亚平:我出生成长在宜兴,小时候的记忆里每逢节假日家乡就人山人海,并还有很多外国人,要知道那时可是很少见到西洋面孔,之后才知道原来是举办的国际陶艺节。第一次见识紫砂壶在我10岁那年,非常好奇,更想知道它的做法。06年网购兴起,我也尝试电商专卖紫砂壶,与客人交流的时候才慢慢明白什么叫壶里有乾坤,当时对紫砂壶的喜爱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状态。2008年我拜了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桑黎兵为师,才真正开始了自己做紫砂的生涯。后来又逢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吴鸣老师多年的培养指导,执着追求原创紫砂的创新制作。
    • 摘要: 青年杰克手里有一封笱爷的遗书,上面说,二十年前,他把很多金币装进陶壶里藏在了他家后院,把外院的树移栽到埋藏的陶壺上,作为伪装,等杰克长大了就可以挖出金币。杰克已经18岁了,他觉得自己可以挖出金币了,但是后院栽着九棟树,有白扬、柳树、落叶松等,金币究竟埋在哪棵树下呢?他想问问邻居,可是,十五年前,这里流行霍乱,镇上的人死了一大半,没人记得他家种树的事。没有办法,杰克打算把全部的树砍倒后,再找出装金币的陶壶
    • 摘要: 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用品。壶通常是指由盖、流(俗称壶嘴)、柄(又称执)或提梁组成的用来盛放液体的容器。古陶瓷壶是中国古陶瓷器皿中工艺最为复杂、形制最为优美、文化内涵最为丰富、艺术价值最高的器物之一。历代瓷壶的形制、用途、釉色及装饰是伴随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文化、审美情趣的变化而演绎发展的。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名称、器型和功能等多方面的演变。中国人使用陶壶的历史可上溯到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它的出现与早期先民开始定居生活有关。我国已经发现的古陶壶数量很多,且造型多样、纹饰丰富,它们反映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
    • 韩建业
    • 摘要: 阿尔泰及以西地区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陶器基本以饰压印、刻划纹的罐类器为主,但至早期铁器时代的公元前1千纪后半叶,却突然开始盛行束颈圆弧腹的壶类陶器.本文认为,阿尔泰及以西地区包含壶类陶器的遗存,具有大体一致的文化面貌,可以统称为巴泽雷克文化,并且可以划分为与三群陶壶相对应的三个地方类型;巴泽雷克文化中陶壶的出现,当与来自其南阴山—天山地区的文化影响有关.
    • 何一鹤
    • 摘要: 陶制器物在台湾的起源依照考古学研究的发现大约可溯至史前时期,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大坌坑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有绳纹饰面的陶器。在排湾族传统社会中,贵族阶级多保有造型丰富多变的陶壶,包括圆球壶形、罐形及少数瓶形。由此可见陶器,尤其是陶壶在台湾原住民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台湾24个原住民民族不少都有关于陶壶的神话,其中排湾族和鲁凯族的最为著名。在中国大陆,考古发掘的陶器更为丰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就很有代表性,当然,在中国大陆也有关于陶壶的神话。大陆和台湾两处关于陶器和陶壶,有共同点,也有明显的一些区别。而这些异同之所以会产生的原因以及为何都有着陶壶神话的原因值得探讨。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展开研究。
    • 摘要: 红衣陶壶,新石器时代夏家店文化遗址出土,吉林省博物院馆藏精品。夏家店文化是中国北方早期青铜文化的代表。
    • 吴业恒
    • 摘要: 伊川徐阳墓地发现于2013年,此后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先后两次对该墓地进行了发掘。墓地位于鸣皋镇徐阳村周围的开阔台地上,伊河支流顺阳河从墓地中部穿流而过。两次发掘共清理竖穴土坑墓3座、车马坑2座。墓葬中出土有铜镈、铜编钟、铜鼎、铜豆、铜壶、铜盘、铜匜、铜舟、石磬、陶鼎、陶豆、陶壶等器物。车马坑为陪葬坑,一座随葬车6辆,马13匹、家犬1只,东北角放置大量马、牛、羊头蹄,经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