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频谱感知

频谱感知

频谱感知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3年内共计2266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53篇、会议论文71篇、专利文献32960篇;相关期刊276种,包括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电讯技术、电视技术等; 相关会议54种,包括2014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2012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2011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等;频谱感知的相关文献由3612位作者贡献,包括金明、王永华、万频等。

频谱感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53 占比:2.80%

会议论文>

论文:71 占比:0.21%

专利文献>

论文:32960 占比:96.99%

总计:33984篇

频谱感知—发文趋势图

频谱感知

-研究学者

  • 金明
  • 王永华
  • 万频
  • 朱琦
  • 李有明
  • 卢光跃
  • 肖海林
  • 郑紫微
  • 吴启晖
  • 李媛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杜雯; 史俊凯
    • 摘要: 为了提高认知无线电系统的检测概率,提出了一种两轮判决的感知算法,结合1 bit和2 bit能量检测技术,并在感知过程中进行了删减策略的优化,降低了系统的反馈开销。针对系统的安全问题,将上述的感知算法与DBSCAN聚类算法相结合,根据次用户本地感知结果和融合中心最终判决结果之间的差异来识别恶意用户。同时推导了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并进行性能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两轮判决感知算法的系统检测概率较常用的能量检测算法有了显著提高,在结合DBSCAN后可以有效地识别恶意用户,干扰冲突概率明显降低,系统感知可靠性大大提高。
    • 林荣鼎; 冯晓超
    • 摘要: 为提升北斗导航地面站等重要区域受扰时的干扰源准确定位能力,采用TDOA分布式组网监测方式搭建由多频谱感知节点组成的北斗导航干扰监测系统。通过传播模型分析多感知节点组网监测定位覆盖范围,并结合应用部署,对干扰定位覆盖范围和定位精度进行了实验验证,为北斗导航系统构建地面防护网提供部署依据,提升北斗导航系统运行效能。
    • 摘要: 2022年恰逢电子信息控制重点实验室成立30周年,“第三十届全国电子战三新学术年会”计划将于9月在成都召开。热忱欢迎广大学者、专家和技术人员积极投稿和参会。一、征文内容主题:栉风沐雨三十载,创新超越向未来主要内容:1.未来电子战作战概念研究2.未来电子战的系统与体系架构3.电磁频谱感知、利用、攻击与管控技术4.电磁认知与认知电子战技术5.高功率微波与定向能技术6.电子战仿真技术7.未来电子战的天线、微波与微系统、信号与数据处理技术二、征文要求1.会议保密级别为“非涉密”。会议论文不得涉及国家秘密,须通过所在单位保密审查。请自行脱密处理,论文文责自负。论文应该有所创新,重点突出,论述严谨,文字流畅,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未在其他会议和刊物公开发表过。全文包括图表、参考文献在内,限5页篇幅。会议语言以中文简体为主。
    • 黄云川; 张超; 潘长勇
    • 摘要: 为保障信息传输的可靠性,需通过频谱感知技术获得频谱空穴的实时信息,使数字电视系统得以正常接入空穴进行工作。针对现有感知算法感知效率低、在多径信道下的抗干扰性差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多帧头联合自相关算法(DIPNAC)。该算法的创新性在于针对信号帧中的多载波伪随机序列(PN-MC),将不同帧头自相关的加权累积结果作为统计量,从而充分利用感知时间内的检测信息。仿真结果表明,当信噪比参数相同时,相比传统的两种算法,所提算法的性能有显著提升,并且在载波频偏和多径信道条件下具备良好的抗干扰特性,可为提高DTMB-A频谱感知的效率和拓宽其应用场景提供有力保障。
    • 李嵩; 詹菲; 潘雅茹
    • 摘要: 在认知无线电中,认知用户在检测目标频段是否被授权用户占用时,需要用到频谱感知算法。针对目前的频谱感知算法在低信噪比情况下准确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循环特征的混合融合准则频谱感知算法。该算法构建信号功率指数作为认知用户频谱感知判据,进行本地软判决,并将循环特征构建信号质量指数作为判据,选择是否发送判决信息,然后信息融合中心收集认知节点的判决信息,采用混合融合判决准则得到判决结果。该算法在低信噪比下的频谱感知结果准确性较高,误检率较低。最后,MATLAB仿真验证了该算法有效性和优越性。
    • 朱林; 农华斌
    • 摘要: 频谱感知技术频谱感知有很多算法,本地感知和合作感知是常用的两种。在初始阶段研究最多的是本地感知,本地感知又分为主用户发射机和主用户接收机两大类。主用户发射机检测提出较早,由于其设计复杂度低和容易实现的特点而被广泛使用。它的原理是通过感知用户对周围环境进行检测,这时信道可能存在的情况是只包含噪声或者是既有噪声又存在主用户信号,这需要感知用户将这些情况区分出来。区分出来以后,需要将这些信号进行处理,最后来判断主用户信号是否存在于信道之中。所以主用户发射机检测的关键在于检测来自主用户发射机的微弱信号。主用户发射机主要包括能量检测、匹配滤波器检测、循环平稳检测等。这几种算法中能量检测最为常见,主用户接收机主要包括干扰温度和本征功率泄漏两种方法。
    • 吴皓; 张涛; 陈跃; 王海泉; 潘鹏
    • 摘要: 频谱感知是认知无线电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基于相互无偏基(mutually unbiased bases, MUB)矩阵,提出了改进的KS(Kolmogorov-Smirnov)拟合优度检验方法.所提方法充分利用MUB的弱相关性,对接收的样本信号做数据处理,以扩大样本的规模,从而提高检验性能.蒙特卡洛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在接收样本数量有限并且噪声服从高斯分布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方法对于接收信号的检测概率要高于常规的KS检验方法.
    • 冀常鹏; 刘泓男; 刘松
    • 摘要: 为了解决静态频谱分配仅将频谱分配给授权用户导致频谱资源紧缺的问题,对认知无线电中频谱感知部分进行优化。由于能量检测方法中选取固定门限值对不同信噪比信号检测误差较大,采用一种优化的双门限协作的感知方法。对于非授权用户接收信号时可能会受到干扰的情况,选取了联合频谱感知的方式。通过对爆炸半径进行自适应处理后的烟花算法来确定最小检测误差,利用其结果求得最优的门限值,得到最优的双门限值将接收到的能量区域分为3个区域,对于不能确定的区域将能量值发送到融合中心进行进一步判决,将所有判决结果用或(OR)准则融合得出频段是否有主用户占用。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与其他较新提出的双门限优化方法相比,具有一定优势。
    • 温宇昕; 殷晓虎; 衡敏
    • 摘要: 传统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的频谱感知只发生于特定时段,而忽略了其它时段次用户接收到的信息对频谱感知的支持作用。现将一种衬底式认知无线电系统中次用户使用传输阶段所接收信息进行频谱感知的方法加以改进并应用于机会式认知无线电系统中。上述方法中次用户将接收到的信号解码后去除次用户间传输的信息,利用剩余信号进行频谱感知以判断主用户的工作状态,并基于判决结果决定下一时段次用户工作状态。同时引入一种BPSK信号下最优检测门限的计算方法以进一步提升系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的能量检测算法,改进算法能够有效增大次用户的平均发射功率,进而提高次用户间通信效率。
    • 汤贝
    • 摘要: 频谱感知(Spectrum Sensing, SS)可以使次级用户(Secondary User, SU)在不干扰主用户(Primary User, PU)通信的情况下接入信道,是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的一项非常关键的技术。传统的SS算法通常通过建模得到检验统计量,其检测性能依赖于建模的准确性,没有充分利用历史感知时隙的信息,而且性能受噪声功率不确定度(Noise Power Uncertainty, NU)影响而极大衰落。本文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的基于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 DL)的SS算法,该算法利用当前和历史的传感数据源来学习固有的PU动态状态,我们使用当前时隙信号的模平方与前若干个时隙信号的模平方组成的矩阵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使得监测状态更有利。另外,为了充分利用历史信息,本文采用了长短记忆神经网络(Long and short memory neural network, LSTM)作为我们的分类器,可避免长期依赖和主动学习能力。大量的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模型比传统的SS算法具有更优异的性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