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企业参与

企业参与

企业参与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2484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工业经济、贸易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36篇、会议论文45篇、专利文献18886篇;相关期刊1309种,包括中国统一战线、企业家信息、集团经济研究等; 相关会议38种,包括2015应急管理研讨会、2015中国旅游科学年会、第十二届中国标准化论坛等;企业参与的相关文献由1954位作者贡献,包括过戌吉、周伟、李晓菲等。

企业参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36 占比:11.40%

会议论文>

论文:45 占比:0.21%

专利文献>

论文:18886 占比:88.39%

总计:21367篇

企业参与—发文趋势图

企业参与

-研究学者

  • 过戌吉
  • 周伟
  • 李晓菲
  • 杨光
  • 杨安华
  • 刘宇
  • 吴鸿根
  • 孙书静
  • 张宇
  • 张翠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艳娥; 肖贻杰
    • 摘要: 产业学院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载体和组织形式。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和理论饱和度检验等研究过程,构建企业参与产业学院建设的动因与障碍模型。结果显示:企业参与产业学院建设是内外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果,人才、技术、声誉的获取是企业参与产业学院建设的内在动力,政策驱动、社会责任感是企业参与产业学院建设的外部动因。然而,由于政策法律型、利益型、管理型、资源型障碍的存在,企业参与产业学院建设的积极性受到了制约。为此,从政府和高职院校两个方面提出了促进企业参与产业学院建设的建议。
    • 杨映竹
    • 摘要: 在风险社会,仅仅依靠政府的单一力量已经无法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企业在物资、技术、资金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能够在应急管理中有效弥补公共部门的失灵。当前,企业参与应急管理的相关政策、法律制度尚不完善,政府的社会动员机制有效性不强,企业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程度不高,企业参与的深度与广度有限。未来,进一步完善和推动企业参与应急管理不仅需要企业的自主性成长,更需要政府的制度化建设。要将企业纳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通过进一步完善政策和相关法律制度、强化政府主导责任、增强企业参与应急管理的责任感、提高企业参与应急管理的广度与深度等措施来提升我国应急管理现代化的水平。
    • 梁卿
    • 摘要: 企业积极性不高是现代学徒制面临的主要瓶颈之一。为此,我国出台了以责任驱动和利益激励为主要特征的系列政策,但效果有限。研究表明,将现代学徒制理解为单纯的职业教育制度,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的根本原因。在近代中国,工厂学徒制获得了很大发展,这主要是因为近代工厂学徒制既是教育制度,也是劳动制度。其启示是:只有当现代学徒制不仅被认为是教育制度,也被视为劳动制度时,个体企业才有参与其中的正当理由。为了增强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必须从劳动制度的角度切入,筹划现代学徒制建设。
    • 鄂甜; 霍丽娟
    • 摘要: 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关键路径。瑞士和德国是典型的职业教育双元制国家,企业主导是两国职业教育实现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原因。两国政府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思路有所不同:瑞士政府努力“在保障培训质量的前提下为企业获得短期净收益创设制度环境”,德国政府力图“在保障培训质量的前提下帮助企业获得长期人力资本”。借鉴两国经验,我国应倡导“激励”与“约束”机制并举:一方面,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机,为企业营造“有利可图”的制度环境,帮助企业获得短期与长期收益;另一方面,继续完善“约束”机制,规范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行为,保障企业教育培训的质量。
    • 李俊; 李东书
    • 摘要: 对于德国企业为何愿意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国内学者主要从成本收益以及历史制度主义等视角进行分析,但已有研究未能整合不同的研究视角,没有提供充分的解释。从经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建构一个包含产业、学生和制度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能够较好地解释这一现象,且符合德国职业教育的实情与逻辑。在产业维度,德国企业在市场地位和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的特征构成了企业对学徒需求的内在动力,而其协调市场经济下压缩的工资结构和不完全劳动力市场等特征则降低了企业对挖墙脚的担心,保障了企业对学徒的需求。在学生维度,教育系统内分流及升学的安排,使得大量学生主动选择职业教育,并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从而保障了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强化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在制度维度,赋予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中较强权力的制度安排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
    • 赵瑞婷
    • 摘要: 校企合作不仅是构建现代学徒制的前提,更是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所在。以企业为研究视角,以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动力因素为索引,通过动力因素的归类,挖掘西方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我国企业深入参与现代学徒制的路径及策略。
    • 刘燕华; 苏铃玲
    • 摘要: 企业通过“以技赋能”参与乡村人才技能培养和开发,提高相对贫困农户的职业技能,使之成为职业人才,能够为乡村人才振兴和产业振兴提供保障。通过研究企业“以技赋能”参与D县人才技能提升效果的影响因素,探究其面临的问题,以期构建科学的技能培训效果评价体系,从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乡村人才技能提升提出建议。
    • 于洋; 吴冰瑕; 周睿; 范路平
    • 摘要: 实践教育是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为适应行业发展需求、深化教育改革、破解当前实践教育困境,对企业参与专业教育的机制研究十分必要。通过分析我国规划企业参与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主要模式,并展开国内外对比研究发现,中英美企业参与专业教育的路径与机制相似,但英美两国在成熟度和深入度方面更优。而我国在企业积极性、政府推动力、行业组织话语权、学校课程体系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针对这些问题,从整体层面提出了政府激励保障、行业组织引导、校企联合培养等优化策略与多主体协同的人才培养机制。
    • 黄湘萍
    • 摘要: 福建省“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企业参与型的终身教育培养模式。企业参与“二元制”改革项目的动因是增加人才储备、降低人才培养成本、赢得社会效益。但是,企业参与“二元制”改革项目也存在一定的困境,包含工学矛盾、企业导师教学能力不足、政府激励机制不完善、学生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等。文章从政府层面、学校层面、企业层面探索构建企业参与终身教育的发展模式。
    • 夏天添; 王慧; 阙明坤; 张振铎
    • 摘要: “如何进一步提高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供给质量与效率”是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重要目标。基于技术转移理论,通过连续5个学期的经验取样调查,检视了“学科-产业”融合机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的深层影响机制“。学科-产业”融合机制会提升高校的知识吸收能力,进而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而企业参与可以显著调节这一间接提升作用。研究认为相关高校应充分利用好学科专业与产业发展的协同机制,坚持推动“学科-产业”融合创新,构建“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与学科建设,促进学生理论研究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进而为我国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供给作出更大贡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