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会话初始协议

会话初始协议

会话初始协议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381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5篇、会议论文36篇、专利文献42233篇;相关期刊100种,包括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电信科学等; 相关会议26种,包括2015信息通信网技术业务发展研讨会、2012年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电力通信专委会学术年会、浙江省电子学会2012学术年会等;会话初始协议的相关文献由659位作者贡献,包括樊自甫、葛琳、郝振武等。

会话初始协议—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5 占比:0.53%

会议论文>

论文:36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42233 占比:99.39%

总计:42494篇

会话初始协议—发文趋势图

会话初始协议

-研究学者

  • 樊自甫
  • 葛琳
  • 郝振武
  • 马宏
  • 万晓榆
  • 凌文杰
  • 叶德谦
  • 孙谦
  • 朱木成
  • 李鸿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宁; 赵文涛
    • 摘要: 目的建设医院智慧客服系统,实现医院对内、对外服务的一体化管理,提升服务能力。方法在符合网络安全规范要求的基础上,通过租赁公有云实现智慧客服系统的快速部署,利用点对点的云专线将医院内网与云平台连接。结果通过系统部署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增加了坐席多路并发数量,建立了知识库,与医院业务系统实现对接,实现了人工智能随访等服务。结论智慧客服系统提高了医院咨询服务电话接通率和服务效率。
    • 张鹤鸣; 廖蓉晖
    • 摘要: 作为存储用户信息和记录用户习惯的重要载体,宽带电话终端如果能与网络相互配合,建立起安全可靠的数据传输通道,保证用户信息在可信任的终端间自由迁移,对于保持用户习惯的延续、增强产品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移动通信领域数据迁移方案进行研究分析,结合宽带用户的使用特点及安全性需求,基于对称密码与非对称密码相结合的体制,利用语音通道提出一种用户数据安全迁移方法,为宽带终端的数据迁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李美霖
    • 摘要: 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的全称是网络话音通信,其主要的原理是把模拟的声音转成数字化信号,在压缩与封包后,将各项数据包通过IP网络进行传输。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构建的航管内话系统在灵活、可靠、互动性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不足与缺陷,所以需要做出改进,发挥VoIP技术的优势,完善航管内话系统的功能。本文以VoIP技术的特性为出发点,总结了VoIP双网双单元冗余体系形式,阐述了现有系统相应的关键设备、软件以及流程。
    • 郭强; 尚群; 付中南; 靖奇; 公绪晓; 李若淼
    •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迫使人们必须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甚至互相隔离.教育科研作为传统的需要人员聚集的活动,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线上教育成为疫情期间教育科研的主要方式,这些方式普遍依赖网络视频技术.教育科研的场景五花八门,网络视频技术亦种类繁多.对不同的教育科研场景进行了合理的归纳分类,并采用最合适的网络视频技术为这些教育科研活动的线上进行提供了解决方案.
    • 张波; 茅文深; 吴伟
    • 摘要: 针对传统基于电路交换技术的航管内话系统在部署的灵活性、运行的可靠性、互联互通性和技术趋势顺应性方面的不足,提出基于VoIP技术实现航管内话系统功能的方法,研究了基于VoIP技术构建航管内话系统的可行性.通过对比H.323和SIP两类VoIP主要协议的特征和优势,提出基于SIP协议的内话系统解决方案.针对航管内话系统运行高可靠和切换零延时的要求,提出了面向VoIP的双网双单元冗余体系结构,并在此体系结构下设计说明了系统所需的关键设备、软件组成以及主要运行流程.
    • 林玉香; 王慧婷
    • 摘要: 基于IP的移动通信网中,用户静态IP地址容易通过流量监听或者地址探查的方法被识别出来,通过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地址动态变化的安全通信方法.通过单向哈希函数生成虚拟IP地址,利用归一化方法将其映射到动态地址资源池,将移动用户终端变成无法被跟踪的目标,保护用户信息安全.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防御基于地址探查和流量监听类型的攻击.
    • 罗有平; 周炳然
    • 摘要: 在文件传输过程中发生中断后,下次为了减少重复传输断点前的文件内容,提高传输效率,提升用户体验,需要文件传输服务具备断点续传功能.对会话初始协议(SIP)和消息会话中继协议(MSRP)进行了研究,介绍了这2种协议在即时消息子系统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一种基于SIP和MSRP协议实现断点续传的文件传输流程,并分别从协议字段扩展、 信令流程和断点续传3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对文件传输软件架构进行了设计.在统一通信系统中应用表明,该方法达到了无缝断点续传的效果.
    • 黄小雅; 华惊宇; 徐志江; 孟利民
    • 摘要: 根据电话调度系统的功能扩展要求,在对IP电话语音调度系统的关键协议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SIP协议实现IP电话调度功能的实验装置.设计的实验系统涵盖了集群语音调度组呼工作流程、单呼工作流程以及强拉强拆业务的设计,其中重点分析了各个功能模块中服务器与用户端之间的信令交互设计与实现.最后在实验室已有的嵌入式实验装置基础上编程实现了这一集群语音调度实验系统,功能测试和后台数据分析表明系统工作良好,达到了设计目标.%As a special means of emergency communications,cluster voice system,in the field of expertise,plays an important role.But th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special cluster equipment technology is difficult due to its high cos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P telephony,IP-based cluster voice dispatching system has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Based on the requirement of telephony scheduling system,this paper designs an experimental device based on SIP protocol to realize IP telephony scheduling function on the basis of deep research on the key protocol of IP telephony voice dispatching system.The experimental system consists of the design of the cluster voice dispatching group,the work flow of single call,and the design of the strong pulling and dismantling business,which focuses o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ignaling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erver and the client in each function module.Finally,this paper realizes the cluster voice dispatching experi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embedded experimental device existed in the laboratory.The functional test and the background data show that the system works well and meets the design goal.
    • 赵旨忠; 吴秀梅
    • 摘要: 电信网络逐步向IP网络演进,基于IP网络的SIP(会话初始协议)逐步成为视频、音频多媒体业务互通的主要会话控制协议.呼叫控制为了满足多种网络融合互通的需要,提出以SIP协议互联互通,兼容传统信令的设计思想.呼叫控制实体通过实时同步用户号码实现呼叫寻址.基于IP网络呼叫控制实体会话逻辑处理上只有源和目的节点,没有中间节点,简化了呼叫寻址的处理逻辑.基于IP技术设计的呼叫控制为实现媒体设备动态组网提供了设计参考.
    • 李仁智
    • 摘要: 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应用系统被开发出来,其中视频会议就是较为典型的代表,视频会议不仅带给人们便捷的会议模式,而且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服务项目,以保证用户可以在网上就可以轻松进行视频会议通话,但是在视频会议的安全关键技术方面值得我们进行探讨.本文针对视频会议的安全性关键技术,并结合我国视频会议的应用现状和技术现状,对我国视频会议中信令协议和双层认证结构等安全性关键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详细探讨.我国新一代视频会议的安全性虽然在目前能够满足现状,但是随着更多商业性质的会议对安全性的需求不断增高,我国互联网技术开发人员还需对视频会议的安全性技术进一步提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