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低碳农业

低碳农业

低碳农业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2年内共计950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农业基础科学、经济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17篇、会议论文126篇、专利文献278667篇;相关期刊373种,包括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导刊、农村经济等; 相关会议50种,包括中国生态经济建设 2012.南昌论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等;低碳农业的相关文献由1421位作者贡献,包括翁伯琦、张俊飚、刘长威等。

低碳农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17 占比:0.29%

会议论文>

论文:126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278667 占比:99.66%

总计:279610篇

低碳农业—发文趋势图

低碳农业

-研究学者

  • 翁伯琦
  • 张俊飚
  • 刘长威
  • 吕建秋
  • 王义祥
  • 田云
  • 石泓
  • 章家恩
  • 门惠芹
  • 何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尚杰; 吉雪强; 石锐; 朱美荣
    • 摘要: 农业碳排放效率研究对于农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缺乏基于关系数据和网络视角进行的农业碳排放效率研究,制约了区域农业协同减排活动的开展。本研究基于关系数据和网络视角,以2010—2019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农业碳排放效率为研究对象,以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其农业碳排放效率,利用修改的引力模型构建农业碳排放效率空间关联网络引力矩阵,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就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最后通过QAP模型就其驱动因素进行探索。研究表明:1)在研究期间,中国31省(市、自治区)农业碳排放效率提升较快,由0.400增长至0.756,增长88.8%,但仍有一定改进空间,且各省(市、自治区)间存在较大差距;此外,其空间效应在全国范围呈现空间关联网络特征。2)在研究期间内,中国31省(市、自治区)农业碳排放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的网络关联性增强,网络内部森严的等级关系逐渐松散,网络结构的稳定性得到较大提升;且该空间关联网络形成了多个网络中心,对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各省(市、自治区)农业碳排放效率产生影响和控制;东部沿海地区是该空间关联网络空间溢出的主要目的地。3)交通运输水平差异和第一产业产值差异有利于推动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相似的居民人均收入和信息化水平以及相近的空间距离能够促进空间关联网络形成。为此,中国农业碳排放效率具有空间关联网络特征,相关政策措施应当考虑其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及动因。
    • 刘园苡; 崔晓东
    • 摘要: “双碳”目标的提出为农业经济发展明确方向,碳金融旨在为减少碳排量的经济活动提供金融支持,碳金融与低碳农业融合发展对农业碳减排意义重大。本文构建指标体系测算广西碳金融、低碳农业发展水平,分析二者的耦合发展关系,并用灰色关联法分析碳金融、低碳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随着碳金融、低碳农业发展水平逐渐提升,二者协调发展程度不断加深,碳金融对低碳农业有较强促进作用,但碳金融发展缺少支点,其效率及稳定性有待加强,建议从完善制度安排、加强相关配置、健全激励机制等方面促进碳金融发展。
    • 陈琳; 高红梅
    • 摘要: 全国“两会”以来,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对农业生产提出更高要求,“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热词。农业生产作为碳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成为推进农业固碳减排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基于改进的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利用2010-2019年的天津农业产投数据,按时间序列分类编制人均能值生态足迹(Eef)和人均能值生态承载力(Eec)趋势图以及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近十年天津农业投入产出与生态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进行定量分析,并针对农业碳达峰的可实现途径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近十年天津市农业生产人均生态足迹基本维持在0.1507 hm^(2)·cap^(-1)上下浮动,人均生态承载力由2010年的0.0088 hm^(2)·cap^(-1)下降至2019年的0.0073 hm^(2)·cap^(-1),人均生态赤字严重但呈下降趋势,农业可持续能力逐渐恢复。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状态平稳,生态经济协调系数趋近于1,农业生产安全不稳定。针对分析现状提出合理调用农业资源、重视发展理念培养及保障政策落实到位的建议,促使天津市农业经济、生态和社会系统和谐共生,促进天津市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 严若婷; 周歆霖; 马征程; 李宙甲
    • 摘要: 农业部门碳排放、碳汇的双重属性,赋予了发展低碳农业在“碳达峰、碳中和”中的重要意义,但并非所有低碳模式均能同时实现生态经济协同发展,反而常常面临经济、生态效益目标的冲突。在部分农业平原中,出现了产值与碳排放同增的现象。在推演农业低碳化历程后发现,市场与政策环境的变迁引致现代农业向智慧化产业链方向演进,这一路径能够在实现农业低碳发展的同时,达到生态经济效益新均衡。通过三阶段Super-SBM模型,本文构建以碳汇为期望产出、碳排放为非期望产出的农业低碳生产绩效,发现具备较高产业链复合度、利益联结度与产业链金融发达度的低碳农业模式,有助于低碳生产绩效的提升。政策应关注产业链新动向,为促进低碳农业发展创造有益环境。
    • 尚丽
    • 摘要: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利用历年陕西省统计年鉴数据,将农业生产中6个主要方面(化肥、农药、农膜、柴油、翻耕和灌溉)的碳排放作为“坏产出”指标纳入粮食生产率分析框架中,构建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分析2010—2019年考虑碳排放因素下陕西省的粮食生产率,并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低碳经济视角下粮食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考虑碳排放条件下,2010—2019年陕西省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率均呈增长趋势,但年均增长速度缓慢,而其粮食技术效率指数为0.995,技术效率无效。在此基础上,从低碳农业科技发展、低碳科技成果转化、低碳农业科技推广创新体系构建、科研人员保障机制建立、农民低碳生产意识培养5个方面提出提升陕西省粮食低碳生产率的对策及建议。
    • 徐清华; 张广胜
    • 摘要: 全球温室效应导致的极端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如何有效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成为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污染和高能耗的农业耕作方式增加了地区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绿色资源利用率低、农田污染严重的双重困境,环境承载力和生态系统承压力已达极限,严重阻碍了地区低碳农业高质量发展。为此,基于28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999—2019年农业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截至2019年农业领域已提前完成了2020年碳减排目标,然而从局部来看仍有14.89%的城市农业产业未完成碳减排目标,且粮食主产区农业碳减排任务完成情况优于非粮食主产区。农业机械化显著降低了本地农业碳排放强度,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具有明显的空间减碳效应。相对于非粮食主产区,粮食主产区农业机械化的空间减碳效应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农业机械化有助于克服土地产权不稳定和土地细碎化等条件限制,通过农机跨区域作业以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进而降低邻近地区农业碳排放强度,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引发的农村土地集中化利用挤压了农机跨区域服务市场发展,反而弱化了农业机械化的空间减碳效应。在文章最后提出建议,政府应出台农机跨区域作业补贴政策以解决跨区域农机服务市场失灵问题,激发市场开发更加节能环保的农机产品,严控非粮食主产区耕地用途变更,为进一步农业机械化创造条件,助推低碳农业高质量发展。
    • 白嘉浩; 付学谦
    • 摘要: 农业能源互联网背景下,在农业生产中进行电能替代可有效减少碳排放,提高环境质量,是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基于大量新型农业电力负荷数据,分析了电能替代在农业生产中的潜力。提出通过接纳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将农业与能源深度耦合,建立低碳农业系统,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对农作物生产系统的智慧管控,在农业园区中构建虚拟电厂,削弱新能源输送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能源利用率以及园区效益,从而实现农业能源互联网清洁、低碳、高效发展。
    • 田香禾; 苏洋
    • 摘要: 在低碳经济迫切发展的大背景下,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农业可持续性,低碳农业成为必然选择。从微观角度来看,农户作为低碳农业发展的主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通过怎样的路径去激发农户采用低碳技术来推进低碳农业的发展成为目前迫切解决的难题。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农户与政府之间采取不同行为选择及进化稳定相对应的条件,分析农户参与行为选择的最优决策,从而实现低碳农业的持续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农户采用低碳技术与成本和约束有关,而政府的补贴会均衡农户行为选择,从而获得综合效益。基于此,提出推进低碳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张曼飞; 付伟; 张旭杰; 凡哲
    • 摘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现如今,低碳农业已经成为发展的潮流趋势,不仅关系着我们的生产生活,还影响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该文介绍了云南低碳农业发展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云南今后低碳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 李春丽
    • 摘要: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迅速,但在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污染,合理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利用低碳农业进行可持续性发展,成为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新模式。提出了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论述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为我国低碳农业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