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何晏

何晏

何晏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13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3篇、会议论文1篇、相关期刊105种,包括中国哲学史、周易研究、齐鲁学刊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5·第四届京津冀高校青年哲学论坛等;何晏的相关文献由138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晓毅、刘康德、许吉芬等。

何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3 占比:99.25%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75%

总计:134篇

何晏—发文趋势图

何晏

-研究学者

  • 王晓毅
  • 刘康德
  • 许吉芬
  • 郑欣
  • 大卫
  • 尚爱兰
  • 樊荣
  • 田宝祥
  • 运华
  • 金德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书·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谈。”【成语释义】原指老书生的平凡议论,比喻听厌了没有新鲜意思的话。【近义成语】老调重弹三国时候,有个名叫管辂的人,他精通周易、风水、占卜,在当时远近闻名。一天,尚书何晏让管辂帮他算命。管辂早就听说何晏是个倚仗权势、胡作非为的人,就想趁着这个机会好好教训他一顿。
    • 刘勃
    • 摘要: 《世说新语》有"容止"一门。这一门,以曹操这个体貌短小而神明英发的人物开头,但接下来,简直就是美男子的秀场。何晏是第一个亮相的美男子。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何晏特别美,尤其是脸色白皙极了。
    • 苏婳; 马晓虹
    • 摘要: 中国古代散文在魏晋时出现新变,表现为由汉代时偏重于对对象的客观把握与对外在感性世界的穷形尽相,转变为魏晋时注重心灵抒写与对主体情感的体认.这一变化并非一蹴而就,由于思想层面上新生玄学与传统儒学的撕扯,使得当时名士的文学创作与审美心态发生了复杂又矛盾的变化.同为玄学名士,从正始初期的何晏到后期的阮籍,两人在文学创作与玄学思辨中都或多或少有对儒学价值体系的继承与思索.随着历史的推移、政局的演变,两人创作中对儒家政教观的剥离程度以及个体"由外向内"追求的审美过渡态势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化与发展.
    • 摘要: 第八位、何晏何晏身世显赫,父亲去世后,母亲嫁给了曹操,何晏跟在了曹操的身边。何晏从小就非常可爱,皮肤白嫩就是他最大的特点。魏明帝曹叙看着何晏如此白嫩的脸蛋感觉非常的疑惑,总是以为他是不是在脸上抹了一层白粉。有一次,魏明帝把何晏叫到身边,给他做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面条,想要趁何晏出汗的时候把他脸上的粉给擦掉。可是等到何晏吃完面之后满头的大汗。魏明帝便派人帮他擦了擦汗。可是让人意外的是,何晏被汗水弄湿之后越来越白了。
    • 王吴军
    • 摘要: 晋朝之后,凡是皇帝之婿都被加封为驸马都尉,简称“驸马”。除了驸马这个称呼之外,皇帝之婿还有另一个知者甚少的称呼--“粉侯”。把皇帝的女婿称为"粉侯",是因为三国时期的何晏何晏是东汉末年的大将军何进的孙子,少年时以文才出众而闻名,而且长得仪表堂堂,尤其是他的脸,粉白粉白的。
    • 杨喜
    • 摘要: 本文通过爬搜诸史志及重要书录研究认为,《论语》作为一部师生问道的语录体著作,其作者非一人,成者非一时;早期《论语》的流传,凡分齐《论》、鲁《论》、古《论》三家,其后的篇数渐趋定型,其间有张禹、郑玄、何晏的功劳,尤其是何晏的《论语集解》一书在《论语》流传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 禹菲
    • 摘要: 《晋书》卷五十六称江悖“儒玄并综”,本文借用此语标举何晏《论语集解》的学术特点.《论语集解》集八家之注,此八家注皆为儒学.八家注之外的“出以己注”则体现出何晏的玄学思想.《论语》提到“性与天道”的问题,汉代古文经学家在注释这类“形而上”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故何晏另作新注,反映了曹魏正始时期玄学思想的思维特色.
    • 杨强; 张丽君
    • 摘要: 何晏作为曹操之养子,一方面受曹氏“尚通脱、重才智”家风的熏陶,另一方面受其祖父何进谋诛阉宦这一清流事迹的影响,不仅使其成长为正始玄学新思潮的领袖之一,而且对其忠君观念的形成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何晏身为曹氏皇权第二代官僚集团的主要成员之一,面对当时儒学世族垄断官员选举、威胁曹氏皇权的政治局势,希望通过改革曹魏选举制度和地方官制来扭转政局,进而维护曹氏皇权。然而,汉末魏晋时期,皇权的持续萎靡以及儒学世族的不断壮大是当时的历史趋势,不是何晏一个人所能抵挡的。
    • 张照生
    • 摘要: 公元249年,阮籍39岁,魏国太傅司马懿以阴谋反叛罪将权臣曹爽及名士何晏等关押入狱,之后全部诛杀并夷三族,史称“高平陵事变”。之后,司马家族掌握实权,一朝名士减半,名士魁首夏侯玄不久也惨遭杀害。在阮籍去世两年后,魏国正式为晋朝所取代。类似的局势变动,早在十岁时阮籍就已见到:公元220年,汉献帝让位于接管实权不久的曹丕,东汉灭亡,魏国兴起,历史进入三国轨道。
    • 高源
    • 摘要: 正始玄学中,圣人是否有情问题得到重视.何晏首倡"圣人无情"之说;然而,在《论语集解》中何晏通过注释的形式承认了孔子之喜怒哀乐.两者并不矛盾,原因在于,孔子之喜怒哀乐发乎天理自然,并非应物而动.就以"情"为"应物"的古人思想共识而言,孔子之喜怒哀乐根本不是"情".何晏之说的缺陷在于割裂体用本末.王弼克服何晏之弊,提出"圣人有情"说.这不能孤立地理解,而应当结合其本末之学的整体."圣人之性"("神明")为本,"应物之情"(为凡圣一致)为末,在"神明"的作用下,圣人的"应物之情"无不合理,因而无累.王弼将其表述为"性其情".此外,圣人有情以应物,对于政治哲学亦意义重大,它从一个角度论证了圣人(统治者)对臣民的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