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俱乐部收敛

俱乐部收敛

俱乐部收敛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110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经济学、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836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生产力研究、世界经济文汇、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8年国际应用统计学术研讨会等;俱乐部收敛的相关文献由198位作者贡献,包括夏勇、刘渝洲、孙亚男等。

俱乐部收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9 占比:5.6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836 占比:94.35%

总计:1946篇

俱乐部收敛—发文趋势图

俱乐部收敛

-研究学者

  • 夏勇
  • 刘渝洲
  • 孙亚男
  • 杨名彦
  • 贺祥民
  • 钟良晋
  • 丁从明
  • 严汉平
  • 刘忠敏
  • 刘洋

俱乐部收敛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邓创; 曹子雯
    • 摘要: 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Dagum基尼系数及随机核密度估计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不平衡性及异质分化特征展开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经济发展质量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区域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在于区域间异质分化;(2)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俱乐部趋同效应且其空间分布形态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其中高水平俱乐部区域存在涓滴效应和渗透效应;(3)从子维度来看,创新、开放及共享三个维度的区域不平衡现象较为明显,是解决经济发展质量区域不平衡问题的关注重点。未来一段时期内,区域间不平衡可能仍是中国经济空间布局的主要形态,但高水平区域的空间效应或将成为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因此,政府应结合高水平区域的涓滴效应和渗透效应重点调控各个区域在创新、开放以及共享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加强不同地理区域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扩大增长极的区域范畴,实现更高量级的规模经济与集聚经济。
    • 张璐
    • 摘要: 文章从人均GDP的角度出发,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问题;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的β收敛理论,选取1992~2018年国内31个省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回归模型,依次加入教育质量、对外开放程度、科学技术水平、交通便利程度等影响人均GDP增长的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得出我国经济增长存在条件收敛的结论;进一步把区域划分为东中西进行估计,东部和中部地区具有明显的"俱乐部收敛",而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不存在收敛趋势;最后结合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给出政策建议。
    • 郭炳南; 唐利; 张浩; 姜彦彦
    • 摘要: 提升环境治理绩效是落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基于2005—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MinDS模型测度了中国环境治理绩效值,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分析了中国环境治理绩效的区域差异,运用σ收敛和空间收敛模型检验了中国环境治理绩效的收敛性及区域俱乐部收敛情况。研究发现:2005—2017年中国环境治理绩效均值为0.566,整体呈增长趋势,区域环境治理绩效呈现“东部>西部>中部”的分布格局;中国环境治理绩效区域总体差异呈波动递减趋势,且区域间差异是区域总体差异产生的主要来源,东、中、西部区域环境治理绩效区域内差异均呈小幅度下降趋势;中国整体及东、中、西部环境治理绩效都存在σ收敛,与基尼系数检验结果一致;中国整体环境治理绩效存在显著的β条件收敛趋势,东中西部区域环境治理绩效均呈显著的俱乐部收敛,且西部收敛速度最快,中部次之,东部最慢。
    • 刘祯; 何慧芳; 李传举
    • 摘要: 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区域间的互动既有利于孵化器运营效率提升,同时又给各地孵化器运营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在考虑空间效应情形下,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效率是愈发极化还是更加趋同值得探究。构建Super-SBM DEA模型,测量中国内地29个省份2016-2019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效率,采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法探究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效率的空间分布收敛情况。结果发现:中国大多数省份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处于有效状态,效率分布呈现“东高西低”特征。中国整体组和L-L组运营效率呈收敛趋势,但空间效应不显著;H-H组和H-L组运营效率呈收敛趋势,且空间效应显著;L-H组收敛趋势不明显。研究结论表明在空间效应情形下,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效率呈现整体收敛和多稳态趋同的特点。
    • 刘倩倩; 宋瑞; 周功梅
    • 摘要: 鉴于市场的异质性和资源的有限性,旅游目的地需要对客源市场进行细分.根据俱乐部收敛假说,一个收敛俱乐部即为一个具有相似的初始水平、结构特征和演变趋势的自然细分市场.与人为预先设定俱乐部进行收敛检验不同,文章基于1997—2017年间全球139个国家和地区的旅华人次数据,采用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及其聚类算法对旅华外国客源市场进行俱乐部收敛检验和识别,并进一步运用ordered logit模型考察俱乐部收敛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旅华外国客源市场中共存在4个收敛俱乐部,各俱乐部在市场基础和变化趋势方面具有较大差异,且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地理邻近或经济相似特征;客源市场的初始旅华人次、人均收入水平、人口规模和对外开放程度,客源市场与中国的地理距离、文化距离和经济距离,客源市场是否与中国接壤、是否施行过境免签政策等因素均显著影响客源市场所属收敛俱乐部的类别.为此,相关部门应当为不同收敛俱乐部中的客源市场制定差异化的营销推广方案,要不断巩固和强化俱乐部A中的客源市场,积极拓展和重点开发俱乐部B中的客源市场,并为俱乐部C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 张弘滢; 耿成轩
    • 摘要: 基于创新环境-转型升级耦合视角,采用TOPSIS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分析2007-2017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区绿色创新环境与工业转型升级耦合关系的演进特征.结果发现:①2007年以来中国绿色创新环境与工业转型升级耦合度整体虽有提高之势,但协调度仍然较低,且耦合协调等级没有发生明显跃迁,并呈现由东部向西部递减态势;②区域间差异是系统耦合协调度差距的主要来源,在地区差异多极化发展趋势下其波动存在4个潜在收敛俱乐部,呈现出地理"区块链"收敛趋势;③采用QAP方法对地区耦合度差异影响因素进行检验发现,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信息化水平差异、教育水平差异和城镇化水平差异是主要原因,而地理位置邻近、俱乐部收敛发展趋势有利于缩小地区耦合发展差异.
    • 徐章星; 张兵
    • 摘要: 合理配置信贷资源既是实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路径,也是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基于信息熵构建地区信贷错配测算模型,本文利用2007-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信贷数据,采用俱乐部收敛方法、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实证考察中国信贷错配的收敛性与时空演变.研究结果表明:在克服传统σ收敛和β收敛分析法可能存在的偏误基础上,俱乐部收敛方法的分析发现中国信贷错配在总体上不存在收敛特征,而是收敛于4个不同稳态水平的俱乐部,其中东部和西部发散、中部收敛;中国信贷错配水平存在空间非均衡分布特征,信贷错配基尼系数总体上呈现出一个较明显的下降趋势;相较于区域间差异和超变密度,影响中国地区信贷错配差距的主要来源是区域内差距.鉴于中国配置明显受到地理分布、区域金融政策、资源禀赋、不同所有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需要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建立地区间分工与合作机制,促进信贷配置的均衡化和公平化,应在推进合作共赢的过程中制定金融差别发展战略,避免"一刀切"式改革,防范金融市场内生风险.
    • 徐雷; 杨家辉; 郑理
    • 摘要: 准确描述劳动收入份额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动态演变轨迹,是破解收入分配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而实现共享发展的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基于1997—2017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与空间计量经济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考察劳动收入份额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动态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明显的时序波动性和空间非均衡特征,劳动收入份额在地区间具有层次性差距.具体而言,尽管劳动收入份额的空间非均衡程度呈现出不断降低的态势,但劳动收入份额的地区间差异明显大于地区内差异,地区间差异是劳动收入份额空间非均衡的主要动因.劳动收入份额的演变不仅具有时间上的前后连贯性,还具有地区之间的空间关联性.基于二元邻近矩阵和地理距离矩阵的空间收敛性检验表明,中、西部地区内部的劳动收入份额存在明显的"俱乐部"收敛现象.因此,建议积极发展区域间的互补型合作关系,逐渐平滑资源要素分布和经济发展条件的区域差异性,促进各地区的劳动收入份额在差异中提升,在发展中提升.
    • 郑理; 徐雷; 李军艳
    • 摘要: 文章基于2000—2018年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共计70个城市的人口城镇化数据,采用Dagum基程。研究发现:第一,在样本考察期内,三大城市群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和空间非均衡特征。第二,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群间差异明显大于群内差异,并且群间差异是造成人口城镇化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第三,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城市群间异质化"特征不断弱化,而"城市群内同质化"特征逐渐显现。第四,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不仅总体上呈现收敛趋势,而且在城市群内部还表现出俱乐部的稳态趋同特征。
    • 夏勇; 张彩云; 苏丹妮
    • 摘要: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脱钩是绿色发展的重要表征,而协同推进绿色发展要求各区域的脱钩状态趋向收敛.基于Tapio脱钩弹性系数理论,从空间视角分析经济增长与工业SO2排放污染脱钩状态,并采用空间动态系统GMM模型对区域间脱钩状态的空间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2004-2016年全国272个地级以上城市经济增长与工业SO2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不稳定,总体上呈现出相对脱钩与绝对脱钩交替的特征;(2)七大区域脱钩状态在空间上呈区内趋同但区际趋异的"俱乐部收敛"特征;(3)收敛状态及速度受竞争效应的正向影响,而溢出效应对收敛状态影响不显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