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储层评价

储层评价

储层评价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526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84篇、会议论文384篇、专利文献301297篇;相关期刊230种,包括石油天然气学报、测井技术、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等; 相关会议163种,包括第三届非常规油气成藏与勘探评价学术讨论会、2015中国非常规油气论坛、2013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等;储层评价的相关文献由4377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正明、卢双舫、赵迪斐等。

储层评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84 占比:0.36%

会议论文>

论文:384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301297 占比:99.52%

总计:302765篇

储层评价—发文趋势图

储层评价

-研究学者

  • 杨正明
  • 卢双舫
  • 赵迪斐
  • 郭少斌
  • 李军
  • 葛祥
  • 肖立志
  • 谢冰
  • 郭和坤
  • 郭英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迪斐; 郭英海; 朱炎铭; 赵圣贤; 陈振宏; 焦伟伟; 张志平; 华柑霖; 曾秋楠; 张海杰
    • 摘要: 深层页岩是我国页岩气资源进一步发展的潜力目标,勘探开发潜力巨大。深层页岩储层埋深大,地层环境相对极端,高温高压和储层特征的差异导致了压裂开发效果受限,成本显著增加,容错率低,深层页岩的精细评价与精准选层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深层页岩宏观均质性增强,但小尺度微观非均质性增强。储层物质组分、孔隙特征、物性和岩石结构等与中浅层页岩差异显著。具有优质物性与含气性的储层受控因素不同,闭合应力较高,流体流动性受限因素多,导致过去常用的储层评价指标、评价参数以及评价方法适用性变差。深层页岩经历了较强的成岩演化改造,在深层页岩地质条件下,具有过量石英来源的过量硅层段可以形成脆性矿物骨架,有效地保护孔隙。孔隙保护机制以及与富有机质层段的叠合是判断优质页岩储层的重要依据。对深层页岩储层开展精准评价预测,需要更新对优质储层发育控制影响因素的认识,增强评价参数指标建设的逻辑性、体系性和动态性,将沉积构造、孔隙保护机制、多因素耦合和非均质性等纳入评价参数体系。针对深层页岩储层评价与开发中在精准选层与预测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该文结合勘探开发与地质工作经验,在评述发展进展的基础上提出新思路与建议,为相关地质工作者提供参考。
    • 周道禧; 张兴华; 陈光峰
    • 摘要: 太古界潜山储层岩性非均质性强,储层物性在径向和纵向上均存在较大差异,双重孔隙介质特征不明显。采用双重孔隙介质油藏模型及复合油藏模型,对渤海太古界潜山3口测试井进行实测不稳定试井分析,压力历史与模型曲线拟合效果较好,说明试井解释参数准确合理;对测试曲线对比分析,表现出表皮系数的差异性;测试数据相关性分析获得测试井地层系数和测试产能相关性趋势明显,指数式拟合相关系数达到0.9556,可对潜山层位气井产能进行预测和评价。该分析可为本区域凝析气藏的储层评价和动态开发提供可靠依据。
    • 张妍煜; 赵迪斐; 郭英海; 魏源; 康维旗; 焦伟伟; 张治波
    • 摘要: 深层页岩储层勘探开发高度依赖对页岩储层精细特征的认知,对小尺度沉积构造的精细解析可以为深层页岩储层勘探开发提供重要数据支撑。该研究以川南渝西地区大足区块五峰组页岩代表性钻孔的深层储层样本为例,通过手标本研究、岩石薄片观察、显微成像分析及地球化学测井数据分析等方法,对页岩储层小尺度沉积构造开展了系统分类研究和精细解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五峰组宏观非均质性相对较弱,但微观非均质性极强,可以从岩相角度将常见小尺度沉积构造划分为10个类型,其中包含4类粉砂质泥质纹层沉积构造、3类富硅质沉积构造以及3类组合类型沉积构造;五峰组页岩可以划分出多个精细小层,具有不同的石英等矿物来源以及沉积构造特征,反映了沉积条件的差异。在实际应用方面,对小尺度沉积构造的精细解析与认知可以为深层页岩优选提供一项关键指标。以上成果认识,对深层页岩精细选层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刘可可; 付鑫; 荣伟; 万吉庆; 蔺佳; 蒋云鹏
    • 摘要: 为了明确鄂尔多斯盆地X区本溪组的铝土岩是储层还是盖层,以测井、录井、X衍射资料为基础,对铝土岩的成因、岩性、沉积环境、测井响应、储层物性及含气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铝土岩储层的硬水铝石矿物质量分数在80%以上,发育在封闭的滨浅海环境,可分为过渡期、静水期、强动荡期和弱动荡期4种不同的水动力环境,在强动荡期和弱动荡期下发育的铝土岩具备成为储层的条件。铝土岩储层呈现高伽马、高密度、高中子、低电阻和低声波时差的三高两低特征;发育良好的原生粒间孔隙网络,次生孔隙不发育,平均有效孔隙度0.17,渗透率在100×10^(-3)μm^(2)左右。试气结果表明,铝土岩具有良好的含气性,可作为特殊储层,具备工业开采价值。
    • 王安民; 曹代勇; 魏迎春; 聂敬; 秦荣芳
    • 摘要: 煤系页岩的脆/韧性变形对孔隙结构的影响是复杂构造区煤系页岩储层评价的关键因素之一。以青海聚乎更矿区广泛发育的脆/韧性变形页岩为研究对象,挑选出矿物成分相差不大的韧性变形和脆性变形的煤系页岩样品,以扫描电镜、低温液氮实验以及核磁共振为手段,归纳总结了脆/韧性变形的宏观和微观特征,并探讨了其对煤系页岩孔隙结构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脆性变形主要使得煤系页岩出现大量的张性或剪性裂隙,并切割了原生孔隙,但并未改变矿物颗粒的排列方式;而韧性变形使得煤系页岩出现大量的揉皱、扭折带、以及不规则翻立等现象,改变了矿物颗粒紧密的排布方式,不仅使得孔容和比表面积增大,也使得原生的孔隙出现受压缩而变形的现象。同时,脆性变形和韧性变形对页岩孔隙类型的影响并未表现出差异性,但韧性变形使得样品的总孔容、比表面积、孔隙度以及有效孔隙度均明显高于脆性变形样品:韧性变形样品总孔容11.970×10^(-3)~13.820×10^(-3) mL/g、比表面积5.779~8.287 m^(2)/g、孔隙度4.39%~7.34%、有效孔隙度1.34%~2.52%;脆性变形样品总孔容5.546×10^(-3)~7.720×10^(-3) mL/g、比表面积4.343~4.545 m^(2)/g、孔隙度1.24%~2.76%、有效孔隙度0.43%~0.72%,且韧性变形引起的孔容和比表面积增大主要出现在小于100 nm的孔段范围内。此外,随着孔径的增大,韧性变形样品中非连通孔所占比例逐渐降低,而韧性变形样品中非连通孔所占比例变化并不明显,可以推断出韧性变形使得小孔径孔隙的连通性降低,但会使得大孔径孔隙的连通性增加,而脆性变形则是无差别影响不同孔径范围内的孔隙连通性。
    • 周淑娟
    • 摘要: 针对杭锦旗地区独贵圈闭盒1段致密砂岩储层,利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物性分析和压汞分析等技术对储层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总结不同类型储层的沉积相、岩性、物性和孔隙结构等特征,分析不同沉积微相气井的生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独贵圈闭盒1期砂体主要发育在冲积扇辫状水道微相,岩性主要为(含砾)粗-中粒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以粒间孔和溶蚀孔为主;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2)盒1段储集层段砂岩划分为Ⅰ、Ⅱ、Ⅲ类,在单井储层厚度上,盒1段储集岩Ⅰ类占40%,Ⅱ类占30%;(3)受古地貌的影响,独贵圈闭北部盒1段储层分布受冲积扇辫状河沉积相控制,从北向南依次发育冲积扇扇根、扇中和扇端三个不同的生产单元。其中冲积扇扇中储层物性好,砂体连片发育,气井生产效果好于扇根和扇端生产效果。
    • 李新文; 吴华
    • 摘要: 针对强非均质性储层精细开发的难题,以江汉盆地潜江组油藏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毛管压力曲线特征参数与岩心基础参数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储层量化指标分级评价体系,并将油层有效厚度与测井曲线有机结合,建立了毛管压力曲线簇归一化新方法。结果表明:基于改进毛管压力曲线的储层量化指标分级评价体系主要包含渗透率、起点压力、转折压力、中值压力和分类储层占比5种量化指标;潜江组油藏细分为Ⅰ、Ⅱ、Ⅲ、Ⅳ、Ⅴ、Ⅵ共6类储层,Ⅰ、Ⅱ类储层为渗流能力最优储集层,占整个潜江组油藏41.17%,Ⅲ、Ⅳ类储层主要为中低渗储层,占比超过50.00%,Ⅴ、Ⅵ类储层属于特(超)低渗储层,占比仅为7.77%。基于有效厚度的毛管压力曲线簇归一化方法计算简单,相对误差较小,可为储层分类评价后储层特征参数表征及对比提供途径。
    • 刘运奇; 栾建建; 张建; 官斌; 屈海瑜; 闫相洲
    • 摘要: 单砂体层指的是在平面上连续,垂向及侧向上局部连续的砂体。延安气田X区块地处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研究区具有储层横向变化较快、埋藏较深的特点,气层厚度差异很大。上古气藏勘探开发过程中,形成多套开发层系,全部打开既浪费成本,同时会造成入井液量过多,最终影响气井产能。通过单砂体储层精细刻画,从众多开发层系中识别出优质储层,优选试气层段,并进行精细改造从而充分释放气井产能,有效改善试气效果。
    • 张志超; 孙源; 刘彬
    • 摘要: 加强储层特征研究对于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四川盆地通南巴地区海相气藏嘉二段为例,就该层段储层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与阐述,并综合应用地质分析与地震储层预测等手段对研究区储层的有效展布进行了针对性评价,以有效确认目标储层的有效展布,为气田开发提供有效支撑。
    • 吉朝辉; 呼园平; 王小英; 王冬艳; 何月平
    • 摘要: 南泥湾油田松树林-新窑区长6储层物性差,为低孔、特低渗储层,目前存在剩余油含量较高、开发时间长但产量低等问题,急需对该区的储层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价。通过镜下观察、物性分析,以及压汞等测试手段,对南泥湾油田松树林-新窑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松树林-新窑区长6储层岩石类型有长石砂岩、石英长石砂岩、岩屑砂岩。其中,长石砂岩是主要类型。2)松树林-新窑区长6储层内部储集空间类型比较复杂,主要的储集空间是粒间孔。在物性方面,孔隙度平均为9.3%,渗透率平均为0.55 mD。3)将松树林-新窑区内的储层进行分类评价并且划分为3类储层,其中,Ⅱ类储层为区内发育的主要类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