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1年内共计182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肿瘤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2篇、专利文献683876篇;相关期刊107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现代生物医学进展、临床麻醉学杂志等;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相关文献由328位作者贡献,包括万兆星、何美兰、刘勇军等。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2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683876 占比:99.97%

总计:684058篇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发文趋势图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研究学者

  • 万兆星
  • 何美兰
  • 刘勇军
  • 刘红雨
  • 向军
  • 张丽慧
  • 张从利
  • 张抗抗
  • 张雪涛
  • 李世业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何福辉
    • 摘要: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腔镜下胃癌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12月于我院行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11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术后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及手术前后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术前两组舒张压、收缩压、CD3+、CD4+、CD4+/CD8+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舒张压、收缩压相对较低,术后24h时CD3+、CD4+、CD4+/CD8+水平较高,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是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中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利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减少不良反应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减轻手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谢金兰; 张晨; 刘连忠
    • 摘要: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腔镜下胃癌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院行腔镜下胃癌手术患者56例患者分为全身麻醉的对照组(N=28)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观察组(N=28),对患者免疫功能情况、术后发生苏醒期躁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应用在腔镜下胃癌手术可降低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保护患者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陈静
    • 摘要: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1月该院收治的实施非心脏全麻大手术老年患者72例,采用随机分配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全麻醉,研究组给予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术后1~3 d谵妄情况及认知功能障碍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谵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非心脏全麻大手术老年患者进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谵妄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
    • 李岗
    • 摘要: 目的 分析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采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和术后苏醒时间,丙泊酚、顺阿曲库铵用量,手术前、手术切皮时、气腹后20 min、术毕患者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后苏醒时间、丙泊酚、顺阿曲库铵用量(86.21±5.21)min、(11.19±2.51)min、(76.21±9.21)mg、(6.19±1.51)mg低于对照组(124.56±12.91)min、(21.25±3.18)min、(189.56±12.91)mg、(10.25±3.18)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00、14.690、42.290、6.823,P0.05),而手术切皮时、气腹后20 min、术毕两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有所升高,而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效果确切,可维持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稳定,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麻醉药物用量.
    • 魏东; 周文娟
    • 摘要: 目的 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凝血指标与血浆褪黑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100例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凝血指标及褪黑素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血栓素B2(TX)B2水平升高,血小板计数(PLT)水平降低,观察组变化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褪黑素水平升高、SAS评分降低,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可减轻应激反应,维持机体的凝血功能,促进褪黑素的分泌,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 陈庆彬
    • 摘要: 目的:探讨肝包虫手术术中采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行肝包虫病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予以单纯静吸全身麻醉,针对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等指标比较.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病灶切除时、术毕、拔管时观察组患者的MAP及HR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均<0.05);两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对照组明显的高于观察组,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肝包虫手术中的应用,对患者血流动力学产生的影响较小,而且不影响术后患者的苏醒和恢复,效果较好,可以推广使用.
    • 姜美
    • 摘要: 目的:分析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妇科快速康复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妇科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单纯全麻,观察组采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术期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心率等体征,以及术中麻醉药用量、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时间、住院日、术后并发症等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快速康复手术,可减少术中麻醉用药,维持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和加速术后恢复,减少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 崔鹏龙; 何世杰
    • 摘要: 目的 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接受肺癌根治术的84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患者所行麻醉方式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组,单纯行全麻者42例归为对照组,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者42例纳入观察组,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影响的差异性.结果 术后24 h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NK细胞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且术后24 h相比对照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NK细胞水平,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水平明显更高(P0.05),但NK细胞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术后1周相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NK细胞水平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单纯全麻,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更小,有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 曹喜华; 徐国亭; 吴守宇; 李晓明; 乔泽强; 李海中
    • 摘要: 目的 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老年胃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全麻组)35例和观察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35例.比较2组术后不同时间的认知障碍发生率、手术前后的相关蛋白(Tau蛋白、磷酸化Tau蛋白、Aβ1-40蛋白、Aβ1-42蛋白及S100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的认知障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的血清Tau蛋白、磷酸化Tau蛋白、Aβ1-40蛋白、Aβ1-42蛋白及S100B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血清Tau蛋白、磷酸化Tau蛋白、Aβ1-40蛋白、Aβ1-42蛋白及S100B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均相对更小,在老年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更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