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分心

分心

分心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315篇,主要集中在心理学、音乐、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篇、专利文献221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人类工效学、中国公路学报等; 分心的相关文献由660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晓勇、付锐、刘云等。

分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4 占比:29.84%

专利文献>

论文:221 占比:70.16%

总计:315篇

分心—发文趋势图

分心

-研究学者

  • 王晓勇
  • 付锐
  • 刘云
  • 华强
  • 张雪春
  • 郭柏苍
  • 金立生
  • 阚欢
  • R·W·斯塔德勒
  • X·张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吴钰琦; 姚金兰; 徐玲芬
    • 摘要: 中断一般指中途停止或断绝。中断的发生不利于工作的连贯性[1]。护理中断会分散护理人员的注意力从而导致分心,且可能对患者安全造成损害[2]。研究显示,护士在1 h工作期间平均会发生中断0.3~13.9次[3],当中断发生时临床错误增加了12.7%[4]。国内学者通过系统的文献回顾并结合各领域众多学者的观点后,将护理中断事件定义为在规定的时间、角色、环境中,护理人员在提供合乎伦理规范的护理服务过程中遇到的突然发生、打断或延缓当前事务、分散接收者注意力的外部行为[5]。
    • 严凤平
    • 摘要: 没有自制力问:不知道为什么,我学习的时候总是会分心,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吗?严凤平答:我认为,学习时总是分心,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导致学习时无所适从;二是精神状态不够好,如果睡眠不足、休息时间不够,精神状态必然欠佳;三是学习环境比较差,干扰物太多,容易分散注意力。
    • 蓝江
    • 摘要: 今天互联网和数字平台所谓的注意力经济学或眼球经济学的实质并不是注意力,而是一种分心.为了理解这种注意力经济学的存在论,需要从霍布斯、洛克、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拉康等人来看如何通过镜子的镜像,在注意力之下形成内在的统一的形象,并让这个形象成为主体的基础.一旦我们的注意力从镜子转向电子屏幕,这种以内在镜像为基础的主体模式便逐渐消解,让位于一种新的主体模式:外—主体.外—主体反转了之前由外及内的内—主体模式,通过算法将主体分心,让之锚定在不同的数字平台上,并让主体随着互联网公司和数字平台的节奏运动,这样做的结果是,在外—主体的生产中,一方面,互联网公司收割了大量的关注和粉丝,从而获得了互联网经济学下的通货,另一方面,外—主体由于分心,已经不能形成理性的决定,从而沦为互联网公司控制下的粉丝或民粹.
    • 摘要: 阅读往往先于写作。写作的冲动几乎总是由阅读引发的。是阅读,是对阅读的热爱,使你梦想成为作家。在你成为作家很久之后,阅读别人写的东西——以及重读过去喜爱的书——构成了一种无法拒抗的分心,使你不能集中精神写作。分心。安慰。折磨。没错,还有灵感。在书中失去自己,这个老话不是一种悠闲的幻想,而是一种会上瘾的、模范的现实。弗吉尼亚·伍尔芙在一封信中说了一句名言:有时我想,天堂就是持续不断、毫无倦意的阅读。
    • 黄雨佳; 杨琳; 夏晓清
    • 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实习护生因使用手机导致工作分心行为、态度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在临床医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大专生上班时间使用手机行为及分心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月生活费低于500元的护生上班时间手机使用率更低(P0.05).结论 分心行为及态度值得临床教育者、管理者关注并加以正确引导,出台管理办法制定临床使用手机有关指南建议有必要被考虑.
    • 汪钰涵; 马国杰; 庄想灵
    • 摘要: 行人过街时,因使用手机而造成的伤亡事故持续增长。过街时使用手机对行人信息加工、行为及安全均会产生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手机的行人,在场景知觉阶段注意范围更狭窄,在外周视野的注意力明显下降;过街决策阶段,更容易错过过街机会或做出更有风险的决策;运动控制阶段,使用手机会改变行人步态,降低其动作稳定性。以上效应还受到行人使用手机方式的调节,但综合看来,手机分心提升了行人过街风险,更容易造成过街事故。最后,通过建立手机分心对行人过街中信息加工及行为影响的概念模型,指出未来研究应评估手机分心如何影响行人听觉信息的获取,以及间隔接受决策的子过程,从而为后期有针对性地干预提供理论基础。
    • 李玥; 刘山清; 李海超; 卢学学
    • 摘要: 在信息时代,汽车与人们日常生活接触紧密,我们在行车中通常不能专注于驾驶任务,仍需保持对现有信息(来电信息、微信消息)的获取,这可能导致注意力的分散。本文从HUD改进和创新角度,旨在提升驾驶员安全感和注意力,减少DNRA(与驾驶员无关的工作),将从结构设计、行车偏离直线警报模式和HUD来电安全模式三个方面来论述。
    • 颜士州; 罗旭
    • 摘要: 颜老师:最近,我发现自己很容易分心,做事时总会走神,因此经常出错。为此,我很紧张。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应该怎么办?初一学生:罗旭罗旭同学:我很理解你,也希望你不要过度紧张、烦恼。其实,我们的大脑每时每刻都在活动,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意识到自己所产生的全部想法。
    • 扶鹏; 蚊子肉丸(图)
    • 摘要: 1.分心不是我的错。不要因为孩子容易分心而责怪孩子,因为长期分心、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很可能患有ADHD综合征(注意力缺陷伴多动综合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多动症。如果是这个原因,我们需要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训练,严重者甚至需要药物治疗。
    • 谢春霖
    • 摘要: 哪些事情会导致你分心?第一类:内部干扰人的大脑天生就是渴求掌握更多信息的,为了生存,我们天生就必须要分心:在远古时代,人类必须时刻保持对周边环境的注意,每一处异动,每一种叫声,甚至每一种气味的变化,我们都需要注意,要不然就会性命不保。可以说,时刻关注身边所有的信息,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习惯。因此,我们每天刷朋友圈、刷微博、刷新闻,生怕自己错过什么重要的信息,并不是因为我们没有定力,而是这些功能满足了我们的天性,所以不要太过自责。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