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分类学意义

分类学意义

分类学意义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85篇,主要集中在植物学、昆虫学、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5篇、专利文献81704篇;相关期刊41种,包括中国大学教学、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等; 分类学意义的相关文献由243位作者贡献,包括金孝锋、曹小燕、曹明等。

分类学意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5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81704 占比:99.90%

总计:81789篇

分类学意义—发文趋势图

分类学意义

-研究学者

  • 金孝锋
  • 曹小燕
  • 曹明
  • 李璐
  • 杨永平
  • 郭治友
  • 陈家辉
  • 刘文平
  • 刘红梅
  • 叶创兴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贺沁文; 郑敏; 张亦嘉; 顾延生
    • 摘要: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及叶表皮刮取技术对桂竹叶片进行解剖学研究,对其表皮及横切面解剖结构进行测量和分析,观察桂竹叶片泡状细胞、长细胞、短细胞、叶肉细胞、梭形细胞、气孔器、维管束、表皮毛、下表皮乳突的形态及排布规律。结果表明,各形态指标的变异系数为4.9%~37.8%,下表皮细胞的形态指标变异系数普遍大于上表皮细胞,短细胞、梭形细胞、气孔器等的解剖结构具有显著特征。对桂竹叶片解剖结构进行详细描述,建立了横切面结构与表皮结构的对应关系。桂竹叶上表皮呈现“维管束-长(短)细胞-泡状细胞-长(短)细胞-维管束”的交替带状结构,下表皮呈现“维管束-长(短)细胞-维管束”的交替带状结构,上下表皮解剖结构差异明显。桂竹叶切面上呈现“泡状细胞簇-维管束-泡状细胞簇”的交替结构。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桂竹具有分类学意义的解剖学特点,为刚竹属近缘属间、属下的界定提供参考。
    • 曹明; 曹丽敏; 曹小燕; 李象钦
    • 摘要: 该研究以中国产芸香科广义吴茱萸属18种3变种为材料,于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叶结构特征。结果发现:(1)吴茱萸属叶脉为羽状脉。(2)二级脉有花环状弓形脉和简单弓形脉两种类型,极少数存在内二级脉,间二级脉存在或缺失。(3)三级脉不规则网状或极少数弱贯穿,边缘三级脉环状。(4)四级脉不规则网状或自由分支。(5)五级脉不规则网状或自由分支,脉间区发育差或中等,游离端小脉末端简单或管状异形,边缘末级脉大多数不完整,极少数环状。(6)基于重要的外部形态学特征和叶结构特征观察结果,编制了广义吴茱萸属植物的分组检索表。研究表明,吴茱萸属这些类群的二级脉与更高级脉序形成的结构极为稳定,同时又存在种间差异,故广义吴茱萸属植物叶结构特征可以为更准确地鉴定一些疑难种和混淆种提供佐证,具有重要的系统分类学价值。
    • 韩树文; 李梦蝶
    • 摘要: 当我们要讨论物品编码的时候,遇到的问题往往是什么是物品?那么,物、物品、事物,这三个概念的内涵外延是什么?有何区别与联系?物与其名称、属性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古今中外无数仁人先哲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持久的探索和讨论。本文概述了物、物品和事物基本概念的源起、演变及差异性,探讨唯名论、唯实论对物品名称与属性定义的启示,分析总结一般与个别思想的物品分类学意义
    • 艾静; 李璐; 王艳萍; 郭辉军
    • 摘要: 近年来的分子系统学把狭义萝藦科和狭义夹竹桃科合并为广义夹竹桃科,包括5个亚科和25个族,但亚科和族间的亲缘关系较为复杂,亟待多学科证据澄清.本文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马利筋亚科南山藤属中的中国特有植物苦绳(Dregea sinensis var.sinensis)的孢子发生和配子体发育,结合已有资料比较了5个亚科的胚胎学特征.结果表明:(1)苦绳的花药由一对侧生并列药室组成,各有一个花粉团.(2)花药壁有6层,由外至内分别为表皮、2层药室内壁、中层和2层绒毡层,花药壁发育模式属于多层型.(3)绒毡层细胞单核,排成2列,为腺质型;在小孢子四分体形成时期,药室内壁发生明显纤维状加厚;花药成熟时,位于药室远轴最外侧处的花药壁发生断裂,准备散粉.(4)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中,胞质分裂方式为连续型,小孢子四分体排列方式为左右对称;成熟花粉粒为3-细胞型,排列紧密,形成花粉团.(5)雌蕊含有两枚离生心皮,具边缘胎座,胚珠倒生,单珠被,薄珠心,蓼型胚囊.本文观察到的这些胚胎学特征为牛奶菜族提供了新资料.同时,胚胎学特征在5个亚科间的区别和联系,支持广义夹竹桃科的成立.
    • 秦燕; 王跃华; 孙卫邦; 陈高
    • 摘要: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对百部科4属30种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 叶表皮细胞形状仅有无规则形和多边形2种, 垂周壁式样有深波状、浅波状和平直-弓形3种;表皮角质层纹饰微形态多样化, 绝大多数物种的叶片表面不具有毛被, 仅少数植物叶片表面具单细胞毛;气孔器主要分布在下表皮, 仅Stemona prostrata I.R.H.Telford、S.cochinchinensis Gagnep、S.rupestris Inthachub、S.pierrei Gagnep和S.involuta Inthachub 5个种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器;气孔形状均为椭圆形, 而气孔器类型均为无规则型.百部科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在属间有一定差异, 但在属内各种间没有明确规律, 表明该类群应该是一个自然的单系类群.由于百部科植物采样困难, 在缺乏系统进化树数据的情况下, 这些微形态特征可为探讨百部科不同种类的分类学、生物地理及其生态适应性提供部分新证据.%The micromorphology of the leaf epidermal surfaces of 30 Stemonaceae species from four genera were observed using light micr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the adaxial and abaxial epidermal cells were polygonal or irregular in shape, with undulate, straight, or arched anticlinal walls. The leaf epidermal characteristics of most species were amphistomatic, though some were hypostomatic or hyperstomatic. The micromorphology of the epidermal cuticle sculpture ornamentation was diversified. Most species had no hairs covering the leaf surface, though some species had unicellular hairs on both the upper and under epidermis. The stomatal apparatus was mainly distributed on the under epidermis of the leaves, except for Stemona prostrata I. R. H. Telford, S.cochinchinensis Gagnep, S. rupestris Inthachub, S. pierrei Gagnep, and S. involuta Inthachub, which had stomatal apparatus on both the upper and under epidermis. Thestomata type was anomocytic in all observed species and the stoma were oval in shape.Definite evolution regularity was found in the micro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pidermis of the leaves of Stemonaceae among genera, but no clear regularity was detected within genus, implying that the family might be a natural monophyletic group. Considering the difficulty of sampling, and in the absence of a phylogenetic tree, these micro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ay provide new evidence for the taxonomy, biogeography, and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of Stemonaceae.
    • 黄姗; 杨韩; 苏春; 常朝阳
    • 摘要: 采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中国产黄耆属糙叶组34种植物的叶表皮毛状体的形态特征及其分布进行了观察,以探讨中国黄耆属糙叶组物种表皮毛微观形态的变异式样及其分类学意义,为糙叶组物种的分类鉴定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除乳白花黄耆(A.galactites)仅在叶下表面被毛外,其余种类上下表皮均有毛,且毛的分布、形态、长度和臂比在不同种类间存在差异.叶表皮毛为伏贴或开展的中空管状毛,伏贴毛着生部位基部膨大,整体形态从中部向两端由粗逐渐变细,开展的毛大部分为细长的丝状或线状,光滑或具条纹状纹饰,上面分布有乳突.研究认为,叶表皮表面伏贴、短而平直、其上光滑具密集乳突、臂比值小、整体宽扁的毛是祖先特征;而叶表皮表面向上开展、长而密集、外形呈丝状或线形、其上具条纹状纹饰、乳突稀疏、臂比值大的毛是进化特征.
    • 植汉成; 刘翔; 郭宝林; 冯学锋; 葛菲; 郭佳琪; 温春梅
    • 摘要: 柔毛淫羊藿(Epimedium pubescens Maxim.)是中国淫羊藿属植物中分布较为广泛、形态变异较为丰富的物种,柔毛淫羊藿及其近缘种在分类中存在诸多争议.为研究柔毛淫羊藿及其近缘种变异规律和进行种的界限划分,该研究对柔毛淫羊藿31个居群和近缘种星花羊藿3个居群、镇巴淫羊藿1个居群、万源淫羊藿1个居群共36个居群的叶背非腺毛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显示:(1)所观察到的非腺毛分为直毛、曲毛、伏曲毛、长伏毛、拟短伏毛、短伏毛、单细胞毛7个大类19个小类,并发现每个居群或每个个体的叶背面非腺毛是由多种类型构成.(2)共观察到1 3个居群具有乳突,且69.2%非腺毛较少(非腺毛密度少于50个/mm2)的居群具有乳突;而且共有27个居群中具有单细胞毛,占该研究36个居群的75%.(3)以非腺毛密度、主要类型构成进行居群归类,其中柔毛淫羊藿21个居群为直毛群(A),柔毛淫羊藿7个居群为曲毛群(B),柔毛淫羊藿2个居群、星花淫羊藿3个居群、镇巴淫羊藿1个居群为长伏毛群(D),柔毛淫羊藿1个居群为拟短伏毛群(E),万源淫羊藿1个居群为短伏毛群(F),所有居群均共有直毛类非腺毛,说明直毛类非腺毛为柔毛淫羊藿及其近缘种的核心类型非腺毛.(4)从居群内非腺毛类型组成的角度梳理出了居群间的演化关系,直毛群:AI→AⅡ→AⅢ→AⅣ→AV;曲毛群:B Ⅰ→BⅡ→BⅢ→BⅣ;长伏毛群:D Ⅰ→DⅡ→DⅢ;直毛群→曲毛群;短直毛群→短伏毛特化群;短直毛群→拟短伏毛特化群,且居群间的演化关系与地理分布呈现良好的相关性.(5)单细胞毛为淫羊藿属中首次发现.研究认为,单细胞毛可能与主流非腺毛类型(直毛和曲毛)和地理分布有关,但乳突则与叶背面的非腺毛密度可能存在负相关关系;该研究结果支持将星花淫羊藿归为柔毛淫羊藿种下等级的分类处理.
    • 秦燕1; 王跃华1; 孙卫邦23; 陈高23
    • 摘要: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百部科4属30种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叶表皮细胞形状仅有无规则形和多边形2种,垂周壁式样有深波状、浅波状和平直-弓形3种;表皮角质层纹饰微形态多样化,绝大多数物种的叶片表面不具有毛被,仅少数植物叶片表面具单细胞毛;气孔器主要分布在下表皮,仅Stemona prostrata I.R.H.Telford、S.cochinchinensis Gagnep、S.rupestris Inthachub、S.pierrei Gagnep和S.involuta Inthachub 5个种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器;气孔形状均为椭圆形,而气孔器类型均为无规则型。百部科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在属间有一定差异,但在属内各种间没有明确规律,表明该类群应该是一个自然的单系类群。由于百部科植物采样困难,在缺乏系统进化树数据的情况下,这些微形态特征可为探讨百部科不同种类的分类学、生物地理及其生态适应性提供部分新证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