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制革污泥

制革污泥

制革污泥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77篇,主要集中在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轻工业、手工业、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6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49759篇;相关期刊55种,包括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皮革与化工、西部皮革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1年环境污染与大众健康学术会议、第八届全国皮革化学品学术研讨会、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146次学术会议、第三届全国精细化工清洁生产工艺与技术经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科协“废弃生物质资源化”青年科学家论坛等;制革污泥的相关文献由348位作者贡献,包括周立祥、丁绍兰、方迪等。

制革污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6 占比:0.23%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9759 占比:99.75%

总计:49882篇

制革污泥—发文趋势图

制革污泥

-研究学者

  • 周立祥
  • 丁绍兰
  • 方迪
  • 杜毅
  • 王世梅
  • 马宏瑞
  • 周建飞
  • 李桂菊
  • 王电站
  • 周顺桂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敏; 马乾方; 唐姗姗; 杨晓强; 郭园园; 王岩
    • 摘要: 研究使用水泥、硅酸钠、生石灰、熟石膏、钙镁磷肥和沸石粉等材料对制革污泥进行固化并将其制备成可建材利用的污泥免烧骨料。通过正交实验初步确定固化材料配比,在此配比基础上以直接掺加和部分替代水泥的方式,探究了添加钙镁磷肥和沸石粉对提高污泥免烧骨料物理性能及降低污染物浸出浓度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以钙镁磷肥替代20%水泥、沸石粉替代30%水泥作为两种优化配比制备的污泥免烧骨料的性能指标较好。
    • 顾海洋; 翟世民; 王冬; 张丽平; 付少海
    • 摘要: 采用热碱处理制革污泥制得蛋白质水解液,通过酸化提取制革污泥蛋白质。结果表明,随着NaOH用量、时间、温度的增加,制革污泥蛋白质的提取率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制革污泥蛋白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温度150°C,时间60 min,NaOH用量为9 g/L,制革污泥蛋白提取率为71.2%;温度、温度和时间的交互是影响制革污泥蛋白质提取率的最主要因素。制革污泥蛋白质的纯度为83.01%,总铬含量为1.5 mg/kg,无机盐和灰分含量较低,常见氨基酸含量占比31.09%,蛋白质分子量分布在5~35 kDa之间。
    • 张慷; 邓浩旺; 田科
    • 摘要: 该文以温度和升温速率为主要变量,以制革污泥为材料,通过热解和燃烧实验制备生物炭,并从中选取危害性较大的Cu、Pb、Ni和Cr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研究反应过程中Cu、Pb、Ni和Cr的迁移和形态分布特性.利用四步提取法(BCR)提取各重金属形态,得到其形态分布变化规律,同时采用消解法对比分析污泥和衍生炭中重金属总量,运用生物炭中重金属的残留率研究其挥发程度.结果表明,Ni在燃烧过程中的残留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生物炭中Pb、Cr和Cu残留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研究重金属形态分布特性发现,四种重金属形态分布情况各不相同,但转化路径相似.在400~600°C间由不稳定态向稳定形态转化,但当温度升高至800°C时,F3和F4形态逐步分解破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F1和F2形态.在热解和燃烧过程中当温度为600°C时,重金属中易迁移的F1和F2形态比例均为最低值.通过对比不同气氛下Pb的形态变化,发现氧气的存在有利于Pb的稳定.该文为制革污泥处理资源化提供参考.
    • 刘为; 李晓星; 李丽; 陈杰
    • 摘要: 制革污泥中含有多种重金属,其中铬为重要的特征重金属.为探究制革污泥中的总重金属对制革污泥进行厌氧生物降解的影响,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研究.试验结果发现制革污泥总重金属对污泥产甲烷活性有较大影响,随着污泥中总重金属浓度的提高,污泥的产甲烷活性明显降低,并且产气能力恢复缓慢,但在毒性试验中基本不产气的试样在恢复试验中有了少量产气的出现,表明制革污泥中总重金属对厌氧生物的毒性属于生理毒素.
    • 陈水程
    • 摘要: 本研究对制革污泥基本理化性质进行评测同时,在液固比为4∶1,一定浓度下中速振荡2 h的条件下,研究了柠檬酸(CTA)、醋酸(HAC)、硝酸(HNO3)、磷酸(H3PO4)、氨水(NH3·H2O)、氢氧化钠(NaOH)、吐温80(tween80)等7种不同淋洗剂对制革污泥中总铬和六价铬的去除效果,并提出了制革污泥的处理对策.
    • 徐顾铭
    • 摘要: 以制革污泥为铬前驱体成功合成了具有良好色彩性能的铬绿颜料.可以通过调节蓝色组分(CoCr2O4)的比例(通过用不同量的Co2O3实现)来制备绿色陶瓷颜料,以根据减色法平衡颜料中黄色和蓝色的颜色比例.随着Co2O3含量的增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黄色带(610nm)中增强,但在蓝色带(460nm)中减弱,并且颜料的颜色从黄色-绿色到蓝色.绿色陶瓷颜料(含2wt%Co2O3)的色彩性能接近于从纯Cr2O3开始的颜料所产生的色彩性能.Cr(VI)的浸出量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 王鹤; 胡跃芬; 武中波; 宋金洪; 刘贺; 张迪
    • 摘要: 在我国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制革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成品革的制造技术,无论是在皮革产量、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制革业每一年都会有很多的污泥沉淀,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机风险.而根据污泥中含铬量的多少,可将污泥划分为三类:无铬污泥、低铬污泥、高铬污泥.无铬污泥大多是通过各种预鞣制过程中无铬污水的排放造成的,高铬污泥大多是通过铬鞣制与铬重复鞣制过程中的高铬污水的排放造成的,而低铬污泥大多是通过鞣制后各个处理环节中低铬污水的排放造成的.大部分制革单位把无铬污水和低铬污水进行相互混合,进而制成了综合污水,综合污水中被相应的工序处理之后就变成了综合污泥,所以,俗称的皮革污泥的处理其实就是对综合污泥的处理.
    • 胡跃芬
    • 摘要: 通过对皮革厂废水进行物理化学处理而产生的皮革厂污泥,在无氧和无氧条件下,通过控制氧气的含量,无需任何预处理即可进行焚化.焚化在好氧条件下在该温度范围内进行从300°C~1200°C下的2小时的持续时间,而在该温度范围内从400°C缺氧条件至600°C和变化的持续时间.在500好氧条件下焚化导致的Cr(III)与Cr(VI)几乎完全氧化,与CaCrO4是含有Cr(VI)的结晶相.在较高温度下,一部分Cr(VI)减少了,这主要归因于MgCr2O4的形成.在1200°C将大约30%的Cr(VI)还原为Cr(III).在缺氧条件下焚烧可大大减少Cr(III)氧化为Cr(VI)的程度.温度和焚烧持续时间的增加导致Cr(VI)含量的增加,而没有检测到含铬的结晶相.
    • 林俊伟
    • 摘要: 为了研究热退火对玻璃化制革废料稳定性的影响,实施了μ-XRF,XAFS和μ-XAFS光谱分析.二维μ-XRF扫描揭示了同时存在Cr(III)和Cr(VI)的富铬和贫化区域的存在.Cr-O-Cr链的聚合在这两个不同的区域中是不同的.μ-XANES和μ-EXAFS结果表明,在富Cr夹杂物中,Cr(III)O6属于Cr2O3,而在Cr贫化区域中,Cr(III)O6八面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
    • 孙正义
    • 摘要: 使用Cr-K评估了两个不同区域中Cr(III)周围不同类型聚合物结构的百分比-EXAFS和XANES光谱仪.揭示了在热退火后,Cr(VI)离子的数量得以保留并参与玻璃基质的形成.即使Cr(III)是玻璃改性剂,Cr(III)-八面体的局部配位也会在热处理时发生变化.Cr(VI)的存在表明玻璃化过程抑制Cr(III)氧化的能力有限,但是Cr(VI)安全地捕获在玻璃和玻璃陶瓷基体中.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