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十四行诗

十四行诗

十四行诗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535篇,主要集中在世界文学、中国文学、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35篇、专利文献10312篇;相关期刊365种,包括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边疆经济与文化等; 十四行诗的相关文献由533位作者贡献,包括崔传明、李正栓、屠岸等。

十四行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35 占比:4.93%

专利文献>

论文:10312 占比:95.07%

总计:10847篇

十四行诗—发文趋势图

十四行诗

-研究学者

  • 崔传明
  • 李正栓
  • 屠岸
  • 彭建华
  • 方汉泉
  • 田俊武
  • 罗益民
  • 张磊
  • 梅玉荣
  • 王建成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本刊编辑部
    • 摘要: 莎士比亚曾将希腊神话中的爱神阿弗洛狄忒(即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和春季植物之神阿多尼斯之间的纠葛写作一首十四行诗,其中充斥着暗讽般的颂赞:“你洁白胜过白鸽子,娇红胜过红玫瑰。造化生你,自斗智慧,使你一身,俊秀荟萃。她说:‘你若一旦休,便天地同尽,万物共毁。’”在原本的故事中,阿多尼斯同那位恋上水中倒影的纳西索斯一样,因为出众的容颜而献祭了生命,最终脸庞和鲜血一道化作玫瑰,为某种极致的爱与美打下了最初的符号烙印。
    • 胡玉帆
    • 摘要: 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的魅力经久不衰。他的诗歌风格多变,折射出当时的现实面貌,蕴含着多方面的思想内涵。十四行诗成就于英国资助关系下,资助关系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十四行诗的主题选择与情感表达,也部分显露出了诗人当时的创作心理。这里选取部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来进行研究,分析赞助关系对诗歌情感表达的影响,进而探索诗人在这段经历当中的矛盾心理,以深化对十四行诗的理解。
    • 杨怡文; 柴本善(绘画)
    • 摘要: 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1678—1741),巴洛克时期意大利著名的小提琴家。维瓦尔第是名副其实的“协奏曲之王”,他一生共创作了五百多首协奏曲,其中有三百五十多首独奏协奏曲,小提琴独奏协奏曲占比最多,其余是为大提琴、长笛、竖琴、双簧管等乐器而作。维瓦尔第的许多协奏曲都带有标题,如《四季》是他的作品第八号的前四首,分别标以“春”“夏”“秋”“冬”的标题,并在每一首前面印制了作者本人所写的一首十四行诗,描绘四季景色。除此之外,维瓦尔第还创作了约五十部歌剧,其中有二十一部被保存了下来。
    • 陈子善
    • 摘要: 刘荣恩咏贝多芬二〇二〇年,对中国的现代文学爱好者来说,是"张爱玲年", 对全世界的古典音乐爱好者来说,则是"贝多芬年"。由于新冠疫情,欧洲多国纪念贝多芬二百五十周年诞辰的许多活动要延至二〇二一年了。我因此想到现代诗人刘荣恩(1908-2001)八十年前咏贝多芬的诗。刘荣恩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先后在天津自印了六部新诗集,即《刘荣恩诗集》《十四行诗八十首》《五十五首诗》《诗》《诗二集》《诗三集》。他的诗集名再朴实不过,在新诗人中很少见,而且均为"私人藏版"。
    • 姜彩燕; 丁永杰
    • 摘要: 近年来,中国现代大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研究已然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话题。本文借助陕西省档案馆、甘肃省档案馆所藏原始资料,以唐祈在西北联大时期的求学经历与文学活动为个案,通过史料钩沉,对唐祈在大学时代所受的文学熏陶,以及他在大学时代的诗歌写作和演剧活动进行系统梳理,透过他在大学阶段就开始探索的“新边塞诗”和“西北十四行诗”的写作,以及丰富的演剧活动对“新诗戏剧化”理念的实践,旨在丰富和完善唐祈的生平和创作研究,也想对“九叶派”诗人群落的形成和聚合补充若干细节,并借此对西北联大的文学教育与校园文学活动做一初步探索。
    • 佘开元
    • 摘要: 文学革命后,全新的文学理念冲击着诗坛。为凸显文学的“新”,诗坛上出现了摒弃传统格律诗词而完全自由的自由新诗。但由于完全不受限制,许多自由新诗内容杂乱、参差不齐,于此背景下,新月派提出了新格律诗理念。新格律诗既不完全遵循旧格律诗的规则,也不完全倾靠于国外的十四行诗,它是在自由的前提下继承旧格律诗艺术技巧的一种新诗体。
    • 刘诗宇
    • 摘要: 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在伽利略做了自由落体实验、荷兰眼镜匠詹森父子发明了显微镜的粗糙原型、培根以实证作为科学和思想发展基础的那几十年里,莎士比亚写出了这样一首十四行诗。严谨的科学家们若是读到这首诗,大概会对莎士比亚“飞来飞去”的神思表示质疑。他们也许不会想到,几百年后,科学和技术的大发展也许会带来无尽的可能,曾经诗人最曼妙轻灵、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幻想,也许就在一步一个脚印的科技进步中得到实现。
    • 龚茜
    • 摘要: 路易斯·德·贡戈拉(1561-1627)是西班牙"黄金世纪"的杰出诗人,是西班牙"夸饰主义"诗派的创始人,也是欧洲巴洛克文学的重要人物,其诗歌在西班牙语文学及世界文学领域影响深远.而贡戈拉对十四行诗情有独钟,爱情、生命和应景颂歌都是其十四行诗讴歌的重要对象.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论述了贡戈拉十四行诗中的艺术创新,重点分析了其十四行诗在语言上的雕琢,既讨论巴洛克文学的贵族倾向和时尚品味,又对作品中矛盾对立的感情作出评议.贡戈拉的十四行诗是巴洛克华丽繁复、奇喻象征的语言盛宴,是兼具贵族高雅品质和民间自由秉性的复合体,分析并总结其文风可以为二十世纪拉丁美洲"文学爆炸"研究提供一个有益的参照.
    • 丁后银
    • 摘要: 概述三元音单词的相关内容,统计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出现的三元音单词,及奥斯卡·王尔德The ballade of Reading Goal中使用的三元音单词。结合具体翻译实践,根据每行“五音步抑扬格”的规则,分析和归纳三元音的音节划分结果:三元音单词可以划分为一个音节,也可以划分为两个音节。
    • 梅玉荣
    • 摘要: 一叶落而知秋。立秋过后,秋意一点点沁入天地之间。天空一碧如洗。云薄了些,风凉了些,来往的大雁多了些。雁们用它们优美的身形,在空中写着美丽的十四行诗,或者做别的艺术造型。当人们仰望天空时,诗意就来了。“鸟儿已经飞过,天空却没有它们的痕迹。”云过无痕,鸟过无踪,但总有些什么,是会留下来的吧,是什么呢?是季节的叹息,还是大自然的自语?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