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协作中继

协作中继

协作中继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202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3033篇;相关期刊43种,包括应用科学学报、电讯技术、电子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等;协作中继的相关文献由437位作者贡献,包括肖琨、张平、江帆等。

协作中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4 占比:0.28%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3033 占比:99.72%

总计:23098篇

协作中继—发文趋势图

协作中继

-研究学者

  • 肖琨
  • 张平
  • 江帆
  • 王超
  • A·奥蒂南
  • K·F·多普勒
  • P·拉松
  • 刘健
  • 刘毅
  • 刘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智宣; 李强; 彭辉杰; 葛晓虎; 张继良
    • 摘要: 传统无线通信传输和网络接入依赖射频通信技术.随着海量移动设备涌入,频谱资源匮乏、移动设备电能受限等问题对新一代物联网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通过融合传统无线射频通信技术与新型可见光通信技术,构建一种基于可见光信息能量同传(simultaneous lightwave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SLIPT)的混合可见光/射频协作通信系统.为了建立可见光信源与远距离目的端之间的有效通信连接,考虑在光源的覆盖范围内存在一个随机移动的离网中继;通过中继转发,可将端到端链路分为可见光通信链路和射频通信链路两部分.在第一跳可见光链路中,中继将接收的光信号分离为用于信息解码的交流成分和用于能量收集的直流成分;在第二跳射频链路中,中继利用收集的能量将解码信号以射频方式转发至目的端.考虑可见光信源受到平均功率与峰值功率的双重约束条件,本文通过综合考虑两跳传输之间差异化信道状态、中继位置、中继信号处理、中继能量收集等不同因素,得到了系统端到端中断概率、数据吞吐量和能量效率的精确闭合表达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合适的参数配置以平衡两跳传输之间的性能,本文所提方案能够有效促进复杂系统内部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匹配,从而显著提升可靠性、吞吐量和能量效率等关键性能指标.
    • 许笑微; 史孝华; 石芳; 赵洁; 刘涛; 纪圣华
    • 摘要: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不断飞速发展,促使用户对通信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协作中继技术在扩大无线网络覆盖范围、提升系统性能方面表现出极大的优势。在协作通信系统中,由于各节点除了传输自身信息之外,还需辅助传输其他节点信息,于是会产生更多的资源消耗。同非协作相比,协作通信更有必要采用最佳的分配方式整合系统资源,以实现良好的系统性能。而在资源需求日益紧张的当下,分配资源的难题一直存在,现有资源主要针对功率,因此合理地对有限的功率资源进行分配、更好地提升系统性能就成为了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功率受限情况下,全双工单向协作中继网络的功率分配问题,并分别与各种功率分配方案进行了仿真验证和性能比较。在考虑直达链路作为有用传输全双工协作中继网络中,使用译码转发协作策略,针对于单功率和总功率联合限制的约束下,从最大化系统信道容量出发,实现功率分配算法,得到自适应的最佳功率组合。
    • 周宁浩; 侯嘉
    • 摘要: 为提升网络能效性能,构建了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无线携能通信(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SWIPT)协作中继网络模型,并采用了一种基于黄金分割(golden section,GS)的DinkelBach迭代算法来解决能效优化问题。仿真结果表明:GS-DinkelBach算法在获得精准的能效增益的同时,具有更低的计算复杂度;与传统直连网络模型和中继转发网络模型相比,所建立网络模型的最优能效值分别提升了1.07 dB和2.17 dB。
    • 刘承鹏; 张蔺; 陈智; 李少谦
    • 摘要: 研究了一个下行协作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其中基站采用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技术在一个频段上同时为一个近用户和一个远用户提供无线数据传输服务。由于严重的物理阻挡和阴影效应,基站与远用户之间没有直接通信链路。为了实现基站向远用户的无线数据传输,近用户采用无线携能通信技术,为远用户充当协作中继。与现有的大多数研究不同,考虑了实际场景中能量采集电路的非线性特点,采用一个非线性能量采集模型并分析整个系统的中断性能。具体地,首先推导了上述系统的中断概率的积分形式,为了刻画系统相关参数设计对中断性能的影响,进一步采用近似技术获得系统中断概率闭式解并分析了系统参数的最优设计。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与优化设计的正确性。
    • 路晓华; 贺玉成; 张良梅; 周林
    • 摘要: 针对下行双用户NOMA(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系统模型中存在智能窃听者,该窃听者可自适应地选择被动窃听或主动干扰工作模式,在不精确了解其干扰水平的情况下,部分NOMA用户很有可能遭遇传输质量下降乃至保密中断,这将对信息安全传输构成严重威胁.另外,由于信道衰落,用户的位置对系统整体性能有很大影响,难以保证距离源节点较远用户的传输质量.更值得考虑的是,由于节点的自私性,用户间的协作公平性也是一大挑战.由此,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两阶段用户协作方案.第一阶段,NOMA网络中远端用户采用全双工(full-duplex,FD)干扰智能窃听者.目前,全双工技术一般用于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以及用户数据吞吐量方面,本方案设计将全双工结合预编码矩阵用于干扰窃听,可在不干扰合法用户下有效降低窃听者质量.第二阶段,近端用户可作为一个中继协助源节点转发远用户信号信息,并在接收端采用串行干扰消除(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技术进行解码.考虑到系统中不同用户的信息接收速率与通信需求不同之间的相关性,分别推导了遍历安全容量和遍历容量的解析表达式,同时分析了功率分配因子和用户间协作发射功率等因素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方案比现有方案,近端用户性能提升约21.4%,远端用户性能提升约6.5%,且信息接收更为平稳,并通过Monte-Carlo仿真验证了其正确性.
    • 刘凯; 李新颖; 郝浩
    • 摘要: 在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MA)的多用户多中继协作中继网络中,为优先满足混叠信号中的时延敏感信息的服务质量(QoS)需求,对功率因子进行了简单分析,进而找到了关于信道增益的解码限制条件.在给定中继的情况下,根据解码限制条件建立用户集合,进而找到可以使高QoS信号速率最大化的用户中继对作为最佳"用户-中继"来传递信号.并且对该"用户-中继"选择方案下的系统中断概率的表达式进行推导并求出了其渐进式.仿真结果验证了推导结果的正确性,系统的中断概率随着节点数目的 增多而降低,而当信噪比趋于无穷时,系统的分集增益取决于用户数目和中继数目.且与已有文献进行对比,本文提出的用户中继匹配方案的中断性能相对较好.
    • 刘凯; 李新颖; 郝浩
    • 摘要: 在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MA)的多用户多中继协作中继网络中,为优先满足混叠信号中的时延敏感信息的服务质量(QoS)需求,对功率因子进行了简单分析,进而找到了关于信道增益的解码限制条件。在给定中继的情况下,根据解码限制条件建立用户集合,进而找到可以使高QoS信号速率最大化的用户中继对作为最佳"用户-中继"来传递信号。并且对该"用户-中继"选择方案下的系统中断概率的表达式进行推导并求出了其渐进式。仿真结果验证了推导结果的正确性,系统的中断概率随着节点数目的增多而降低,而当信噪比趋于无穷时,系统的分集增益取决于用户数目和中继数目。且与已有文献进行对比,本文提出的用户中继匹配方案的中断性能相对较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