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QT综合征:因为鲜见,更需认知

摘要

短QT综合征(SQTs)是一种相当罕见的遗传性离子通道病,是导致青少年及婴幼儿猝死的原因之一.迄今为止,SQTs总共发现6种类型,其中SQTs1~3为钾通道突变,而SQTs4~6为L-型钙通道突变,SQTs遗传基因分型和功能特征.该病的发生机制就分子层面而言,是离子通道功能的改变导致外向电流密度的增强或激活过程的加快、失活延迟,整流特性的消失,内向电流密度的减弱或激活过程的减弱,造成单位时间外向电流的增强或内内向电流的减弱,最终缩短动作电位复极时程;就组织层面而言,离子通道功能的改变只是原因之一.rn SQTs使心内膜和中层M细胞复极明显快于心外膜细胞,由于不均一性缩短了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不应期,导致跨壁复极离散度增加,使得心肌细胞通过折返机制而产生心律失常。目前认为植人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治疗SQTs最为有效的手段,但由于误放电率较高,且对于青少年尤其是婴幼儿患者而言,操作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治疗这部分患者,药物就尤为重要。基于其发病机制,主要策略就是通过减少复极时外向电流或增强内向电流来达到延长QT间期的目的,而奎尼丁对于复极时期的多种外向钾电流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因此被认为是治疗SQTs最为有效的药物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