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十三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大会 >侵袭性肺曲霉病128例临床分析

侵袭性肺曲霉病128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加强对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认识,重视对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分级诊断,为合理抗真菌治疗提供研究依据.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诊断为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分析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经纤维支气管镜采集下呼吸道标本培养曲霉阳性而确诊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共17例;依据宿主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反复痰培养阳性拟诊临床患者共111例.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热、咯血及胸痛等症状.128例(100%)患者均伴基础疾病,发病前30天内使用广谱抗生素超过7天者74例(57.81%),发病前30天内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25例(19.53%),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62例(48.43%),机械通气29例(22.67%).全部病例均接受抗真菌治疗,方案包括伏立康唑(76例),两性霉素B脂质体(1例),伊曲康唑(16),米卡芬净(8例),卡泊芬净(8例),两性霉素B去氧胆酸盐(11例),伏立康唑+米卡芬净(1例).治愈或好转81例(63.28%),自动出院24例(18.75%),死亡23例(17.97%).结论: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多数伴有多种感染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胸部高分辨CT在检查中起重要作用,诊断主要依据宿主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影像学及微生物学特征,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及无菌部位标本曲霉培养阳性,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断、患者基础疾病、免疫功能和恰当且强有力的抗真菌治疗.若等待确诊标准阳性后才给予抗真菌治疗,必然造成许多患者失去治疗机会,应当重视建立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分级诊断,按临床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抗真菌药物治疗,以降低患者病死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