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中文会议>第六届北京地区“科史哲”研究生学术论坛

会议信息

  • 会议名称:

    第六届北京地区“科史哲”研究生学术论坛

  • 召开年: 2015
  • 召开地: 北京
  • 会议文集: 第六届北京地区“科史哲”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
  • 主办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
  • 出版时间: 2015-11-21
  • 排序:
  • 显示:
  • 每页:
全选(0
<2/3>
45条结果
    • 作者:李英杰,
    • 会议名称:第六届北京地区“科史哲”研究生学术论坛
    • 2015年
    摘要:1917年末,北京大学创办了理科研究所.其作为中国大学尝试进行科学研究的开端,自然十分重要,笔者通过对相关历史资料的挖掘和整理,梳理出北大理科研究所的创建背景、运行体制、参与人物以及研究活动.北大理科研究所的活动,一方面呈现了中国大学中科学研究起步阶段的情况,另一方面揭示了科学研究这项事业在中国大学中产生和发展的一些特征,因为科学研究在中国大学中的起源、确立和发展是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的研究议题。自1917年,蔡元培执掌北京大学,首创研究所制度,设立文、理、法三科研究所,开启在大学中进行科学研究的先河。本文依据相关史料,对北京大学理科研究所的缘起、体制、发展过程进行深入的考察与分析,1920年蔡元培决议改组研究所之后,由于学校的经费和人力条件的限制,到1922年仅开办了研究所国学门。纵观理北大科研究所三年左右的工作,它是民国初年,理科教育自身发展到要进行科学研究的体制化阶段、蔡元培从德国带回来最先进的研究理念、社会各方呼吁研究之下开办起来的,它是中国大学要进行科学研究的先声。这首创的意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大学里面进行研究的思想转变,正如数学研究所的学生张裕年所说,“蔡先生大力提倡思想自由,培养学术研究的风气。在北大经费没有保障、实验室仍在筹划的时期,很难要求研究所的教员和研究员们开展有价值的科学研究活动。从形式上看,理科研究所虽然建立起集合、讨论、编纂学术杂志等制度,但是所谓的“研究”不过是一些讨论班的活动,离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在民国初期,北京大学基础薄弱,本身理科教育发展尚不完备善、想要进行科学研究之时,理科研究所作为一种将研究理念内化为具体研究制度的尝试,它的诸多方面都是当时中国大学中科学研究状况及水平的历史写照。
    • 作者:刘任翔,
    • 会议名称:第六届北京地区“科史哲”研究生学术论坛
    • 2015年
    摘要:文章由笛卡儿的机械论所完成的"和谐有序宇宙的解体",使得不同位置之间难以区分,给位置运动的数学化描述带来了威胁,进而指出牛顿通过引入独立于物质的绝对空间概念,为被笛卡儿"摊平"的物质世界提供了一个作为参照的基底,从而将运动在一个统一的度规下数学化.牛顿力学的成功来自于他保守的一面,即通过绝对空间在表面上保留亚里士多德赋予位置的差异性,从而以普遍、精确地数学化的方式,保留乃至强化了宇宙的秩序性.文章对牛顿力学的机械论观点所遭到的批判进行了驳斥,认为其牛顿在其物理学中(看似不必要地)引入绝对空间的概念是十分必要的,牛顿的绝对空间观念表现为牛顿反对笛卡儿式的机械论、并按照数学化的要求对其进行修改的自然结果。在当时的认识模式下,绝对空间观念对于“空间的几何化”之完成是不可或缺的:牛顿正是借助它,以一种普遍数学化的方式拯救了“和谐有序宇宙的解体”所带来的“无限的深渊”,然而这里对于“机械论”这个术语需要小心。一般认为,牛顿只是修改了机械论,而并未推翻它。这种常见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不同的科学史家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机械论”一词导致的。它有时被与数学化等同起来,有时被用来指代微粒论的自然观;如果根据这两种看法,牛顿根本不是机械论的反对者,而恰恰是其热心的推进者。而其实牛顿所反对的那种机械论,正是特别为笛卡儿派所倡导的那种机械论—它描绘了一个惰性的、缺乏上帝之在场的世界。世界之中不再有灵魂的作用,而成了一堆无目的地永恒。在“大获全胜”的牛顿科学之中,是不是有一些合理的、至少是貌似合理的因素,使得它最终完成了科学革命,上面的论证己经表明,绝对空间的概念就是这些因素中的一个:在一个仍然认为单个客体先于客体间关系的时代,作为高于物质的参照系的绝对空间保住了位置的差异性,万物仍然“各居其位”,甚至这种位置由于数学化的筹划而更加易于确定和比较。牛顿力学是作为古代科学理想的实现—而非对它的反叛—而获得成功的,它带给当时的人的感受,并不是万物的失序,而恰恰是万物的绝对有序。只不过,这种正当性的基础是牛顿本人的某些不够坚实的信念。他不愿看到机械论的上帝对物质世界的遗弃,不信任物质界的自我“立法”,而坚持要让上帝内在于世界中;他幻想以力的优先性一劳永逸地将绝对空间引入实在(而实际上力和绝对运动循环定义)。一旦这些信念被后人清除,物质界就能够自足,上帝也就不再必要。更为重要的是,就连牛顿本人也没有看到,由数学所规定的差别并不是真正的差别;绝对空间虽然避免了宇宙的无序化,却无法避免其平均化。通过分析牛顿引入绝对空间概念的理由,达到了这样一个有些令人尴尬的结论:这位据说是科学革命之“完成者”的人之所以会成功,恰恰是因为他还不够“革命”。
    • 作者:姜姗,赵京生,
    • 会议名称:第六届北京地区“科史哲”研究生学术论坛
    • 2015年
    摘要:在古代针灸文献中,“气”本身作为一个单独的概念固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因其于不同语境中具体意义繁多,在此因篇幅有限不逐一展开,仅以某几类具体、关键的气的概念作为探讨对象。针灸学中与气相关或由气构成的概念、术语十分丰富。主要可分为基础理论概念与临床实践概念。基础理论概念是指与针灸学理论相关的某些名词术语,是认识针灸学理论体系所必需的概念基础,如经气、营气、卫气等:而临床实践概念则是指在实践操作中用以描述某些现象、反应的名称,如得气、导气、守气等。关于针灸之气的现代认识主要集中于对气的实质的探索上。模型理论是现代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模型与针灸之气结合的尝试尚少见.本文概述模型理论的主要内容,区分理想化模型与虚构模型,在梳理针灸之气的概念认识与现代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将针灸之气视为模型的可能及其类属,并与易混概念"以太"进行辨析.
    • 作者:李波,
    • 会议名称:第六届北京地区“科史哲”研究生学术论坛
    • 2015年
    摘要:概率与因果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是现代归纳逻辑应用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朴素概率因果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基于这样一种直观,即原因增加其结果发生的概率,但这种直观遭受概率增加非因果和非概率增加因果案例的质疑.近来不少学者从过程连接和概率增加以及将这两种视角综合起来回应这些质疑,但付出的代价是不同程度地忽略这样一些因果情形:远距作用和疏忽或缺席因果情形等.本文通过探析典型案例;比较研究现有解决路径;综合吸取它们的有利因素;结合格林的曲线图分析;建构出一种新概念"构成正生发"作为断定因果的本质要素,并提出"E-lwl"来刻画因果链的结构特征,进而逐步展开对因果分析的一种新方式.这种新方式不仅能解决朴素概率因果的问题,而且能为现有路径所忽视的因果情形提供一种合理解释.
    • 作者:李菩博,
    • 会议名称:第六届北京地区“科史哲”研究生学术论坛
    • 2015年
    摘要:本文收集、整理了自17世纪的耶稣会士卜弥格、曾德昭到18世纪的肯普弗、林奈,再到19世纪众多植物猎人与植物学家,直到20世纪初的牧野富太郎,3个多世纪以来众多西方学者(包括西方化的日本学者),认识、收集、命名梅花、蜡梅的文献资料及其历史贡献,并比较此两种植物历史的差异,分析成因.最后分析梅花、蜡梅在世界范围内推广的困境及原因.
    • 作者:潘龙飞,
    • 会议名称:第六届北京地区“科史哲”研究生学术论坛
    • 2015年
    摘要:基础研究是一个在科技政策制定者面前熟悉而模糊的概念。对于基础研究的起源西方学术界一直争论不断,各种利益群体对于基础研究的概念定义有所不同,作者需要在纷繁复杂的史料中找到一条最合适的叙事主线。必须认识到,基础研究不只是重要的科技政策概念,它本身是一种对科学研究行为分类的产物。而对于科学研究进行系统分类的历史是清晰的,作者将顺着研究分类变化的脉络,梳理基础研究概念的演变过程。作者从研究分类的角度考察了基础研究作为一种政策概念的演变历史,梳理了二战前基础研究的概念、布什定义的基础研究概念和基础研究概念的国际化过程.说明了基础研究概念模糊不清的原因,讨论了基础研究的概念与相关科技政策之间的关系。
    • 作者:付高生,
    • 会议名称:第六届北京地区“科史哲”研究生学术论坛
    • 2015年
    摘要:心身问题一般是指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哲学史看,心身问题的探讨由来己久。从近代哲学早期的笛卡尔心物实体二元论,再到属性二元论、自然主义、物理主义、新二元论等,有关心身问题的理论可谓层出不穷。期间,诸多理论派别之间的批判恰如黑格尔所形容的哲学战场上的斗争。心身问题不仅引起了当代认知科学中的意识难题,而且对当代本体论的探讨构成了新的挑战.塞尔从本体论证明出发探讨意识难题,提出了生物自然主义的观点.但塞尔的本体论证明由于存在着三种理论疑难又是不成功的.虽然如此,塞尔本体论证明仍具有重要的启示,即本体论重构是分析心身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本体论重构的支持使它能成为分析心身问题的新理论资源.文章论证指出马克思的实践本体通过重构本体的概念,这种重构的本体先行地设定了意识现象与物理现象在生命体中的统一性,从而能够避免心身之间的二元对立或本体论鸿沟,也就是为心身问题的分析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理论平台。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把人这一特殊生命体视为意识现象与物理现象的统一体,从而为探讨心身问题提供了两个重要的启示。第一个启示主要表现在它是从心灵与身体的关系意义上研究心身问题。换言之,马克思的实践本体由于是一种关系论的思维方式,因而在心身问题上,它把心灵与身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本身作为思考的对象。在这种关系思维方式下,它既能思考身体对心灵的因果作用,又能思考心灵对身体的自由意志作用;把这两种作用视为这种关系内的共存性作用,而不是把这两种作用视为不相干乃至对立的作用,也不是把它们同化为一种作用。第二个启示主要表现在它拓宽了作用的内涵。在宇宙论下,世界的起源问题被表述为时间上的先后产生问题,时间上的先后产生又被等价为线性的因果作用。受限于实体化的思维方式,宇宙论所思考的因果作用中的“因”通常被视为本体,而本体又被实体化为特定的存在者,这种存在者或者是单数的或者是复数的。例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就表现为单数的实体性存在者,而物理粒子与主观心智二元本体则表现为复数性的实体性存在者。总之,对于心身问题的解释,诚如刘晓力教授所言,科学家与哲学家提供了两个不同的视角。科学家研究意识产生的机制,它依赖于生命体的物理性研究;而哲学家研究心智的形而上问题,它依赖于概念上的分析、论证、澄清以及思维方式的创新。就哲学视角而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体所提供的关系思维方式或可以为心身问题的分析提供一条路径。就马克思主义在心身问题分析中的出场而言,它自然也无法在起源问题上解释意识是如何产生的:但就分析意识的形而上问题而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体不啻为一种可行的理论资源。
    • 作者:高翊凯,
    • 会议名称:第六届北京地区“科史哲”研究生学术论坛
    • 2015年
    摘要:科学与宗教作为人类文化的两大系统,其关系一直以来便被争论不休.近代以来,争论主要形成了三种典型性观点,即冲突论、分离论及和谐论.冲突论在启蒙运动后曾长期作为主流观点被人们接受,但在二十世纪后(尤其二战后),随着现代社会诸病症的日益显露,人们开始对理性和科学失去信心,主张科学与宗教对立并冲突的冲突论受到挑战,而调和宗教与科学、主张宗教与科学内在一致、互补互进的论调越来越高,重新评价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成为时尚.在对宗教与科学互动历史的回顾中,通过对一些流行的支持宗教与科学互补调和关系的论点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包括冲突论、和谐论、复杂论、分离论,揭示这些论点各自的谬误性,从而重新发现科学与宗教的对立性质,在一个宗教复兴、科学被"反思"的时代里为科学与理性辩护.其中冲突论的观点主要是主张宗教与科学相互对立或冲突的,是自启蒙时代起便冲击了整个知识界,并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共识(与“后现代”相对)。冲突论以近代以来自然科学不断突破宗教阻碍而获得发展进步的史实为历史基础,以对宗教和科学间内容、精神、方法等存在根本对立的判断为理论基础,进而认为科学只有冲破宗教束缚才能实现自由发展。德雷伯、怀特和罗素被公认为冲突论的三位代表,其许多论述已成为该观点的经典表达。笔者在文章末尾再次表明自身立场,在坚持冲突论的基本立场下,认为当今社会仍需弘扬理性,捍卫科学,批判宗教,反对迷信和伪科学。
    • 作者:曹德龙,
    • 会议名称:第六届北京地区“科史哲”研究生学术论坛
    • 2015年
    摘要:大数据伴随着技术的演化,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目前也是一个研究热点,但是大数据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本文将大数据与技术的特征进行比较,确定大数据即是大数据技术.同时对大数据与传统数据进行对比,确定大数据的基本特征,比如永远在线、反应迅速、全面性等特征,最后将对大数据对社会的影响进行讨论,认为“海量数据”最大限度解决了人类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难题,其次,“相关分析”突破了传统简单的因果分析方法,并利用数据一致性法多方验证。最后,“瞬间互动”节约了巨大的社会创新的试错成本。
    • 作者:崔树芝,
    • 会议名称:第六届北京地区“科史哲”研究生学术论坛
    • 2015年
    摘要:牟宗三(1909-1995)是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牟宗三认为由内圣开出新外王的观点,亦即开出民主和科学,乃是儒学第三期发展的核心任务.牟宗三“内圣开新外王”思想系统阐释在“外王三书”中,内圣“即是内在于每一个人都要通过道德的实践做圣贤的工夫”,外王“即是外而在政治上行王道”,过去是内圣直接连着外王,现在则要由内圣开出新外王,这被认为是儒学第三期发展的核心任务,这里有几层意思:既要开出科学给科学以独立性,又要让科学本于内圣;在民主和科学二者的关系上,民主更为重要;科学要摆脱传统政治和道德的束缚,又需要接受价值理想的指引。从科学一面来看,牟宗三内圣开新外王思想当作两层观,第一、必须开出科学,给科学以独立之地位,在笔者看来此乃是内圣开出新外王思想的第一义;第二、开出的科学必本于内圣。而从新外王二者关系来看,要求民主政治又是新外王的第一义。以上两点完成了牟宗三内圣开外王思想的全部内容,科学之地位问题于斯安立矣。当代新儒家之核心关切无非是文化传统之现代转化,故而主张返本开新,以守住中国文化之本位,这往往给人一种错觉,好像当代新儒家还是只看重内圣而轻外王。重视内圣不错,但是作为当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牟宗三的内圣开新外王实则是做了一个划界,即道、政、学各有其领域,政统与学统必须开出而有独立之价值,此步肯定乃是第一义的问题,此被牟宗三看作是儒学第三期发展之使命。人们往往只看到“摄智归仁”的关切,却忽视学统独立之用心,故笔者不厌其烦再次重申,在内圣开新外王思想中,科学摆脱政治与道德之束缚而有独立之形态乃是第一义的。在此意义上,摄智归仁才具有真正之理想性,而摆脱道德与科学间的纠葛,界限分明,科学之地位才在牟宗三之内圣开新外王思想中得以妥善的安放。
    • 作者:苏英伟,
    • 会议名称:第六届北京地区“科史哲”研究生学术论坛
    • 2015年
    摘要:经验往往被传统经验主义被理解为非语言或前语言的所予,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整个经验知识的大厦.塞拉斯指出,所予的获得独立于概念能力之外,并不处于信念辩护的逻辑空间之内,建立在所予基础之上的经验知识体系就是一个被制造出来的"神话".在本文看来,以非语言的所予为信念辩护的方式不仅是所予的神话,而且是一种范畴的错误.内在片段不能被理解为完全的所予,它同时具有私人性质和公共性质.如果将它可以为信念辩护,是因为它具有公共性质的一面.经验能够为信念辩护,恰恰因为它具有能够处于理性空间的概念性质.本文将试图论述,经验如何能够作为知识的来源的一种在于人类概念空间的获得与发展,信念伴随概念的生成而不断得以辩护,并在概念空间允许的范围内不断得以修正.
    • 作者:田妍,
    • 会议名称:第六届北京地区“科史哲”研究生学术论坛
    • 2015年
    摘要:关于卡尔纳普对于分析—综合命题的区分,奎因持否定态度,且于此发展出了本体论的相对性和翻译的不确定性理论.继迪昂所开创的确证整体论之后,奎因充实和完善了意义整体论,并由此产生了与卡尔纳普认识论的还原论之间的论争.针对奎因的反驳,卡尔纳普认为不应当放弃对于分析—综合命题的区分,且必须坚持还原论的方法,而奎因则反对卡尔纳普的区分,坚持运用意义整体论将相对性不断向前推进.事实上,若要理解意义整体论与认识论的还原论之间的论争,关键在于分析论争产生的根源,通过"约定"这一概念可以看出,卡尔纳普与奎因之间的根本分歧在于对语词意义"约定"的程度的不同.
    • 作者:马保玉,
    • 会议名称:第六届北京地区“科史哲”研究生学术论坛
    • 2015年
    摘要:李约瑟(1900-1995 )是英国著名科学家、科技史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64年他在《东西方科学与社会》一文中提出一个有关中国科技的疑问,被人们称为“李约瑟难题”。这一疑问有许多不同的表述方式,得到公认的表述方式是:“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4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中国人在应用自然知识于人的需要方面,曾经超过欧洲人,那么,为什么近代科技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呢”它的核心思想是:中国为什么没有能够孕育出近代科技。对于“李约瑟难题”,曾经有三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爱因斯坦、汤川秀树和杨振宁根据自己的研究体会曾提出了自己的解答,有的观点虽然不是针对“李约瑟难题”,但无意间触及了这一难题,本文就是对他们的观点做一点分析探讨,批判性地介绍了三人分别的观点,包括缺乏系统实验说、缺乏原子论说和缺乏资产阶级说这三种论点。有关"李约瑟难题",无论是科技史学者,还是其它很多学术领域的学者,都能耳熟能详.对于这个问题的研讨,已经持续了半个世纪.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学术界把"李约瑟难题"视为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无法回避的问题.李约瑟作为一个外国人,以他独特的身份向西方世界讲述了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辉煌,起到了中国人无法起到的作用,树立起一面研究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旗帜,由此引起国际学术界对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研究的兴趣.
    • 作者:乔尚孝,
    • 会议名称:第六届北京地区“科史哲”研究生学术论坛
    • 2015年
    摘要:灌钢作为我国独创的一种制钢技术,其本身代表着我国钢铁冶金技术发展至较成熟的阶段之后,能工巧匠为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而进行的富有创新性的实践活动,在中国古代钢铁冶金技术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灌钢作为我国古代钢铁冶金技术体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与古代炼铁技术、"炒钢"工艺等均息息相关,其产生必然是经过了较长时间范围内钢铁冶金技术的积累而不可能是脱离整个体系独自存在的.本文就结合历史的时代背景对灌钢工艺的产生、历史记载、出土的实物证据,包括对历史记载中推演出的发展与演变过程进行了介绍,对理解中国古代炼钢技术有很大的意义.
    • 作者:宋玉,
    • 会议名称:第六届北京地区“科史哲”研究生学术论坛
    • 2015年
    摘要: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体现着科学技术的作用和意义.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促进了人类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的根本性变化,是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在16世纪前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先进地位.文章介绍了技术哲学的发展过程,包括从经典的技术哲学到现代技术哲学的历程,并指出了现代技术哲学的局限,大胆提出目前的三条主要发展路径:面向社会、面向工程和技术伦理学,忽略了技术哲学的重要问题,比如技术哲学依然是有缺陷的,其关于技术影响的许多哲学研究不是基于社会以及社会与技术相互作用的成熟理论。所进行的大量工作依然是理论上不足的。关于特定技术对文化的影响所进行的研究缺乏成熟的文化理论或关于文化与技术相互作用方式的成熟理论。关于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对友谊之影响所进行的研究缺乏关于友谊、诚信和亲密的成熟理论,缺乏技术物对这些品质的调节或影响之方式的成熟理论。将思考目前技术伦理学特有的一些局限。最重要的是,与特定技术的应用伦理学相对,缺乏技术伦理学通论。尤其是,几乎没有关于推进技术伦理学领域的理论或方法论的研究工作。经验转向在技术伦理学中并未带来一部呈现该领域的理论和方法的单一作者的专著。
    • 作者:杨亚端,甄橙,
    • 会议名称:第六届北京地区“科史哲”研究生学术论坛
    • 2015年
    摘要:作为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卫生不仅涉及学生个人的健康,更攸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校医在学校卫生事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19世纪下半叶,学校卫生事业在世界范围内渐渐兴起,校医角色开始出现,各国纷纷启动校医的设置,政府机构也开始建立规章对校医进行规范管理.受西方科学及卫生观念影响,清末民初中国教育机构中出现卫生服务人员,但称谓多样,堂医、医官、医员、医士、校医等名称各不相同.至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学校中从事学校卫生技术服务者普遍以"校医"一词指代.校医的身份历经学校职员到国家行政人员和健康教育者的转变,校医身份的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校卫生的建制化过程,及学校卫生服务模式和宗旨的改变,对梳理学校卫生的历史有很大意义.
    • 作者:张国航,
    • 会议名称:第六届北京地区“科史哲”研究生学术论坛
    • 2015年
    摘要:从东方红二号到东方红五号,中国通信卫星工程实现了迅速追赶,成为航天科技取得瞩目成就的代表领域之一.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其中的路径经验:一是处理好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即以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为根本,以加强交流、注重合作为借力;二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即初期主要依靠国家统筹,后期逐步面向市场、参与竞争.面向未来,要真正实现"后来居上",既要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加强交流合作,积极参与竞争,也要系统高度实施创新,综合采取措施,全面提升能力.
    • 作者:张一鸣,
    • 会议名称:第六届北京地区“科史哲”研究生学术论坛
    • 2015年
    摘要:通过整理1970年至1999年中国光学学会和地方(省级)光学学会的部分史料,本文发现两者历史关系并非仅存在简单的业务指导,而是呈现出"成立建设中交融、聚合功能上互补、学术交流间共进"的关系.成立时间早于中国光学学会的地方光学学会共有6个,中国光学学会的成立形成中国科协领导下新的光学学会发展模式与合作模式;在地方光学学会先行成立的专委会共计14个,承担起同行聚合的功能,中国光学学会专委会的起点高、交流多、影响深,两者均设立对方未设立的专委会,凸显个会特点;中国光学学会在学术会议举办数量及规模层次上具有天然优势,地方光学学会的国内学术活动起步则比其早,且地方光学学会的联合学术交流稳中显升.
    • 作者:王金航,
    • 会议名称:第六届北京地区“科史哲”研究生学术论坛
    • 2015年
    摘要:本文基于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的相关论述,探讨了海德格尔与库恩的科学观的若干相似点.二者都强调科学进步的飞跃性、革命性,而不是渐进的知识累积.二者都关注科学中的危机现象.海德格尔把一门科学的基本概念经受住危机的程度作为衡量这门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准,而库恩把危机看作是导致科学革命和进步的契机.海德格尔的"基本结构"、"基本概念"、"基础"也与库恩的范式具有类似性,基本概念的修正也就是范式的转变.在海德格尔看来,基本概念对科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而库恩的范式也指导一门科学的研究活动.
  • 摘要: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群体为研究对象,运用集体传记和个案研究方法,对25位获奖者的出生年代、早年活动区域、当选院士时间、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留学、师承关系、所在机构、任职情况、研究方向和成果等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从时空特征、学缘结构和研究的选择与创新总结获奖者的分布特点,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一些有益启发。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