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铁路系统技术型员工流动问题研究——以北京铁路局某基层供电段为例
【6h】

铁路系统技术型员工流动问题研究——以北京铁路局某基层供电段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技术型员工流动的相关理论研究

2.1 员工流动的概念和种类

2.1.1 员工流动的概念

2.1.2 员工流动的分类

2.1.3 技术型员工的含义和特点

2.2 技术型员工流动理论分析

2.2.1 普莱斯模型

2.2.2 勒温的场论

2.2.3 双因素理论

2.2.4 奥德弗的ERG理论

第3章 技术型员工流动现状及问卷调查

3.1 铁路系统技术型员工流动现状

3.1.1 铁路系统机构组成

3.1.2 北京铁路局某基层供电段概况

3.1.3 技术型员工流入低于预期

3.1.4 技术型员工内部流动少

3.1.5 技术型员工流出频繁

3.2 问卷调查

3.2.1 调查的目的

3.2.2 问卷实施

3.2.3 数据分析

第4章 技术型员工流动原因分析

4.1 社会因素

4.1.1 市场经济促进人才流动

4.1.2 社会企业丰厚待遇的吸引

4.2 铁路系统内部因素

4.2.1 薪酬福利体系不健全

4.2.2 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

4.2.3 培训体系不健全

4.2.4 招聘入路资源先天不足

4.2.5 淘汰机制不灵活,冗员充斥

4.2.6 文化氛围不佳

4.3 技术型员工自身因素

4.3.1 年龄越小流动性越强

4.3.2 文化水平越高流动性越强

4.3.3 工作业绩越突出流动性越强

4.3.4 家庭负担越小流动性越强

第5章 技术型员工流动的影响

5.1 技术型员工流动的正面影响

5.1.1 新员工易于管理

5.1.2 增添集体活力

5.1.3 带动技术更新

5.1.4 提高铁路系统竞争力

5.2 技术型员工流动的负面影响

5.2.1 重要技术型员工离职造成重大损失

5.2.2 影响系统内部正常工作

5.2.3 增加人员成本

5.2.4 影响集体凝聚力

第6章 技术型员工流动问题的对策

6.1 技术型员工流入管理对策

6.1.1 招聘前做好技术型员工需求规划

6.1.2 实行公开公平招聘

6.1.3 科学规范筛选和录用

6.1.4 关注社会动态掌握人才信息

6.2 技术型员工内部流动管理对策

6.2.1 建立系统内部技术型员工流动机制

6.2.2 提高绩效考核效果

6.2.3 公平公正的内部流动

6.3 技术型员工流出管理对策

6.3.1 薪酬福利待遇留人

6.3.2 文化氛围留人

6.3.3 职业生涯规划留人

6.3.4 完善的培训体制留人

第7章 结束语

7.1 本文的局限性

7.2 铁路系统政企分开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铁路系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多次技术突破后进入了高铁时代,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大量投入使用,技术型员工需求量逐年上升。掌握科学技术的技术型员工是铁路系统市场竞争的核心,外企企业、民营企业、地方铁路利用高薪等优越条件与铁路系统竞争技术型人才;铁路系统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多方面的个体因素等造成了铁路系统技术型员工的不合理流动,对铁路系统技术型员工队伍建设,铁路系统技术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对铁路技术型员工流动问题的研究,提出可行性对策,对促进技术型员工合理流动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北京铁路局某基层供电段技术型员工为调查对象进行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从社会因素、铁路系统薪酬福利体系不健全、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培训体系不健全、文化氛围不佳,个体因素如年龄、教育、家庭等原因造成技术型员工流动,在充分吸收国外员工流动模型和员工流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铁路系统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促进技术型员工合理流动的对策。首先做好招聘前工作分析和人员需求规划,公开、公平招聘,科学规范筛选和录用;其次建立系统内部技术型员工流动机制、建立动态绩效考核体系,通过岗位轮换、内部调动等方式促进系统内部的合理流动;再次对薪酬福利、组织文化、职业生涯规划、培训体制等方面加强建设,留住员工,避免不合理的技术型员工流出。
  本文以北京铁路局某基层供电段为例,对技术型员工流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对策,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对于其他站段及背景相似单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