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环氧化酶2-765、-1195位点及肿瘤坏死因子α-308、-23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及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6h】

环氧化酶2-765、-1195位点及肿瘤坏死因子α-308、-23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及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文献回顾

1 牙周病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2 环氧化酶-2基因多态性与亚洲人群炎症性疾病及肿瘤的关系

第二章 冠心病患者牙周状况的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2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章 环氧化酶2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牙周炎及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4 讨论

第四章 肿瘤坏死因子A-308、-23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及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英文缩略词

附录2 :问卷调查表(初稿)

附录3 :个人简历

致谢

统计学证明

展开▼

摘要

牙周炎是多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它以牙齿支持组织的炎症性破坏为特征,是导致牙齿丧失的主要因为.近年来,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进行的大量流行病学调查、严格的临床对照和科学的统计分析研究表明,牙周感染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心肌梗死、脑卒中等)、早产及低体重新生儿、糖尿病、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重要的潜在危险因素。而牙周病(periodontaldiseases,PD)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是近年来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两种慢性疾病,牙周病的慢性炎症过程及引起的相应的宿主反应使牙周炎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热点问题,对于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病因上明确的因果关系尚无定论,但是大量流行病学研究都证实了牙周炎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DeStefano[1]1993年对2万人随访14年,在校正了年龄、性别、血压、血脂、吸烟、饮酒、体重、家族史等因素后,发现患牙周炎者因冠心病死亡或入院的发生率比无牙周炎者高25%.研究已证实致病菌的存在是牙周病发生的必要条件,而绝大多数疾病的发生还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宿主的易感性在疾病的发生和进展中起重要作用,不同群体和个体针对细菌毒力因素产生的炎性介质的量和活性不同决定了宿主对疾病的易感性、抵抗性以及其它生物学效应,这种差别可能部分地受基因控制,其遗传学基础是人类基因组DNA序列的变异性,其中最常见的是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
   由于感染与炎症是牙周炎与冠心病的共同病变特征,因此参与炎症以及免疫反应的炎性介质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前列腺素E2(PGE2)是调节牙周炎症过程中牙槽骨破坏及附着丧失的重要介质,而环氧化酶-2是炎症状态下将花生四烯酸转换为PGE2的关键限速酶,与前列腺素介导的炎性反应有着密切的关系,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作为促炎性反应细胞因子,可以刺激黏附分子和细胞因子的表达及炎性介质(如PGE2等)的产生,增强破骨细胞的形成和活性,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以及刺激基质产生细胞的凋亡,还可调节脂类代谢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在炎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多重生物学效应。本研究从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角度对中国汉族人群进行群体遗传学研究,探讨环氧化酶2启动子区-765、-1195位点及肿瘤坏死因子-α启动子区-308、-238位点SNP改变与慢性牙周炎及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
   一 研究方法:
   1 病例及对照的筛选:在已通过血管造影或病史明确诊断的冠心病患者及无系统性疾病的人群中进行,纳入标准为:(1)冠心病纳入标准:无冠心病以外的系统性疾病;一年内未接受过牙周治疗;3个月内未应用抗生素;妇女无妊娠。(2)牙周炎纳入标准:年龄在41岁以上;全口至少有16颗可以进行牙周评价的牙齿,至少有4颗磨牙;未经过系统牙周治疗,1年内未接受过洁治;3个月内未应用抗生素;妇女无妊娠。(3)健康者纳入标准:年龄在41岁以上;无系统性疾病;3个月内未应用抗生素;无牙周炎;妇女无妊娠。在各组试验对象均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详细的问卷调查并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以获得受试者的基线资料,而后进行牙周检查了解受试者的牙周状况,检查牙位及位点:16、11、26、36、31、46;记录每牙的6个位点(颊侧近中、中央、远中及舌侧近中、中央、远中)。检查指标为菌斑指数PLI(采用Silness和Loe的菌斑指数及记分方法);龈沟出血指数BI(采用改良的出血指数,以0到5级记分);牙周探诊深度PD(测量袋底到龈缘的位置);附着丧失水平AL(为探诊深度减去釉牙骨质界到龈缘的距离,若有龈退缩,则将探诊深度加上龈退缩的距离)。最后将211例冠心病患者(其中包括122例冠心病合并慢性牙周炎者)、152例无系统性疾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65例健康对照者纳入研究人群。
   2 取受试者的颊粘膜拭子以进行基因型的测定,具体步骤为:
   用消毒棉签在受试者单侧颊黏膜同方向旋转涂擦约15-20秒取颊粘膜脱落细胞,采用Chelex-100方法进行受试者颊粘膜拭子中基因组DNA的提取,并进行基因组DNA浓度测定,以了解所获得的基因组DNA的浓度、长度、纯度是否可以满足PCR反应要求.其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LP)方法进行基因片段DNA的扩增,通过l%琼脂糖凝胶水平电泳检测PCR扩增产物的准确性,再将PCR产物纯化以去除非特异性条带及引物二聚体,最后用相应的核酸内切酶对PCR产物进行酶切,通过12%聚丙烯酰氨凝胶垂直电泳及硝酸银染色检测每个样本不同位点的基因型。
   3 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D)或百分比(%)表示,先应用x2检验比较各组间性别、吸烟状况的差异,各组间的年龄、体质量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通过R×C表x2检验的方法对各组人群COX-2-765位点、-1195位点,TNF-α-308位点、-238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布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以检测样本的随机性,再进行各组间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的x2检验,最后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各种混杂因素后基因型对牙周炎及冠心病发生的影响,样本间的显著性均用双侧检验,以α=0.05为显著性检验水准。
   二 研究结论
   1、临床检查结果显示冠心病组年龄偏大,说明冠心病的病程较长。牙周检查结果显示冠心病者牙周炎发病率较高(57.82%),牙周破坏程度严重(病例组无轻度牙周炎患者),且口腔健康状况较差(口内残冠残根较多,缺失牙也较多)。
   2、对于COX-2基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了年龄、性别、吸烟等混杂因素后COX-2-765位点基因型改变与各病例组均无关系(P>0.05),而COX-2-1195位点携带变异基因型GA或AA的个体可增加慢性牙周炎的发病风险(GA:OR2.428,95%C11.219-4.836;AA:OR2.256,95%C11.041-4.889)。对各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差异对冠心病和牙周病均有影响,男性相对于女性而言冠心病及牙周炎发病风险均会增加(P<0.05,OR:2.15-4.35),且发病风险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但是吸烟对本试验人群中各组发病风险的影响都较小(P>0.05)。运用多重对应分析方法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当COX-2-765、-1195基因型、各年龄段、性别、吸烟状况等因素综合作用时,携带COX-2-765CC基因型的男性吸烟者与牙周炎的发病有关,携带COX-2-765GC基因型的52-59岁年龄段者与冠心病的发病有关,小于46岁的携带COX-2-1195GG基因型者在健康对照组较多,男性吸烟者与牙周炎发病有关,(见图3-1,3-2)。
   3、对于TNF-α基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了年龄、性别、吸烟等混杂因素影响后TNF-α-308位点携带变异基因型GA或AA的个体较野生基因型GG个体冠心病发病风险增加2.87倍(95%CI:1.316-6.250,P=0.008),但是-0308位点基因变异与牙周炎发病无关(P>0.05);而TNF-α-238位点SNP改变与冠心病和牙周炎发病均无关系(P>0.05)。单独分析各因素对冠心病和牙周炎发病的影响时,结果亦显示男性较女性发病风险增加,年龄增加发病风险也会增加,但是吸烟对本试验人群中各组发病风险的影响都较小(P>0.05)。运用多重对应分析方法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当TNF-α-308、-238基因型、各年龄段、性别、吸烟状况等因素综合作用时,研究群体中大于52岁携带TNF-α-308AA基因型者与冠心病的发病有关,携带TNF-α-308GA基因型的男性吸烟者与牙周炎发病有关;携带TNF-α-238GA基因型的男性吸烟者与牙周炎发病有关(见图4-1,4-2)。
   4、由于人类可遗传的变异对于疾病发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基因位点单个碱基变异导致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不足以解释遗传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而基因间相互作用的连锁效应可能对个体对疾病易感性的影响较大,本研究目的只是筛选与牙周炎及冠心病相关的COX-2基因和TNF-α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未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单体型(Haplotype)以及基因间的连锁不平衡分析可以了解多个遗传变异存在于相同染色体时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此外对于基因多态性引起基因转录和翻译调控的改变以及基因的表达水平的变化进行详细的研究进而从基因水平了解疾病发生的遗传学机制,以期对相应的易感人群进行有效的预防将有着深远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