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Ⅲ型微管蛋白和乳腺癌易感基因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6h】

Ⅲ型微管蛋白和乳腺癌易感基因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β-tubulin-Ⅲ、BRCA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2β-tubulin-Ⅲ、BRCA1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3 紫杉醇联合替吉奥化疗疗效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Ⅲ型微管蛋白和乳腺癌易感基因蛋白的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1]等特点。中国属于胃癌高发病率国家,其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偶见腺鳞癌、鳞癌和类癌[2],手术治疗为最佳治疗手段,但因在早期症状不明显,缺乏特异性,确诊时60%-70%的患者已失去手术机会,术后也有半数以上患者5年内会出现复发转移,故化疗及靶向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为目前主要治疗手段,可获得一定疗效。目前胃癌常用化疗药物包括紫杉醇、多西他赛、伊立替康、奥沙利铂、顺铂、氟尿嘧啶,临床发现不同胃癌患者对紫杉醇联合替吉奥化疗方案的敏感性不同。研究发现β-tubulin-Ⅲ表达水平高低与紫衫类化疗药敏感性相关,BRCA1高表达是铂类耐药的原因之一,β-tubulin-Ⅲ和BRCA1表达与紫杉醇类药物耐药相关。β-tubulin-Ⅲ、BRCA1在乳腺癌、卵巢癌等研究较多,在胃癌中的研究不多。本研究目的是了解胃癌组织中β-tubulin-Ⅲ、BRCA1蛋白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与紫杉醇联合替吉奥化疗方案疗效的关系;初步探讨它们在胃癌发展及预后的价值,从而实现个体化治疗。
  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对50例胃癌组织进行β-tubulin-Ⅲ、BRCA1检测,标本取自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50例晚期胃癌患者的胃镜所取标本,病理均为腺癌,根据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未分化及低分化24例,中高分化26例。50例中男性41例,女性9例,年龄在32-78岁之间,中位年龄58岁,≤60岁者28人,>60岁者22人。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行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方案化疗2-8周期,中位化疗周期为4周期,并且有完整的随访记录。分析β-tubulin-Ⅲ、BRCA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方案化疗效果之间相关性的探讨,评价其对胃癌治疗及预后的影响。
  结果:50例患者中37例β-tubulin-Ⅲ低表达,13例β-tubulin-Ⅲ高表达, BRCA1低表达的为32例,高表达的为18例。β-tubulin-Ⅲ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无关系。全组PR17例,SD15例,PD18例。BRCA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系;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β-tubulin-Ⅲ低表达组疗效优于高表达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02)。BRCA1高表达组疗效与低表达组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胃癌患者β-tubulin-Ⅲ的表达者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无关系,BRCA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系,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β-tubulin-Ⅲ与紫杉醇联合替吉奥化疗方案敏感性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