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急性肺栓塞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功能状态和血清AC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6h】

急性肺栓塞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功能状态和血清AC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研究论文急性肺栓塞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GPⅡb/Ⅲa、血浆TXB2、6-Keto-PGF1α、vWF、D-二聚体和血清ACA变化及临床意义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综述一血小板活化与肺栓塞

综述二粘附分子和粘附蛋白在DVT和PTE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急性肺栓塞(AcutePulmonaryEmbolism,APE)是一种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的疾病,引起AP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APE常为DVT的并发症.APE的危险因素与DVT相同,包括任何可以导致静脉血液淤滞、静脉系统内皮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的因素.研究表明,静脉血栓可激活血小板,导致血管收缩物质如5-羟色胺、ADP、前列腺素、血栓素A<,2>的释放,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该课题拟通过检测APE患者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血浆中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imer)和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anibody,ACA),以观察APE患者体内是否存在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活化、凝血激活和继发纤溶亢进,并进一步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其在APE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溶栓和/或抗凝治疗后对其影响,并对抗血小板治疗在APE中的应用作一初步探讨.结论:1、APE患者体内存在着明显的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活化,高凝状态和继发纤溶亢进,其在APE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预防并纠正上述病理变化有助于防止APE的发生发展.2、APE患者GP Ⅱb/Ⅲa明显增高,为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APE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APE患者应用抗血小板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