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Viabahn覆膜支架治疗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评价
【6h】

Viabahn覆膜支架治疗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评价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aortoiliac occlusive disease,AIOD)是血管外科领域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下肢的慢性缺血症状,如果临床不及时干预的话,有可能会发展为截肢,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共纳入55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了采用Viabahn覆膜支架与裸支架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近、中期通畅率,进而为主髂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腔内介入治疗提供相关的临床参考。 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2018年1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55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Viabahn覆膜支架组患者25例,裸支架组患者30例,平均随访时间24个月,彩色超声多普勒、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评估病变基本情况,记录治疗及随访阶段踝肱指数(ABI)、Fontaine分期、通畅率等指标,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及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病变段得以开通。术中未出现动脉破裂、夹层、死亡等严重不良事件。 1.手术结果与围术期并发症:Viabahn覆膜支架组:间歇性跛行距离由术前的(124.88±28.50)m提高到术后(497.72±75.20)m(P<0.001);踝肱指数由术前0.26±0.10提高至术后0.94±0.11(P<0.001),并发症发生率为12.0%(3/25)。裸支架组:间歇性跛行距离由术前的(113.47±23.39)m提高至术后(471.53±78.27)m(P<0.001);踝肱指数由术前0.23±0.07提高至术后0.90±0.09(P<0.001),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6.7%(5/30)。术后两组间歇性跛行距离、ABI值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214,0.153,0.625)。 2.踝肱指数和Fontaine分期:对两组患者各阶段ABI值进行对比分析,术后3、6个月时ABI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则术后12、24个月时,金属裸支架组ABI值下降较Viabahn覆膜支架组要快(P<0.05)。术前两组Fontaine分期构成比例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获得一定缓解,期别位于Ⅱa期(表现为轻度间歇性跛行)及以下,术后3、6、12、24个月时分级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3.一期通畅率与靶病变血运重建率(TLR):Viabahn覆膜支架组和裸支架组术后3、6、12、24个月时的靶血管一期通畅率分别为100%、96.0%、92.0%、84.0%和93.3%、86.7%、76.7%、70.0%。Log-rank检验显示两组一期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5)。进一步分析显示,两组TASCⅡB、C、D型病变间一期通畅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Viabahn覆膜支架组共有4例患者支架内狭窄程度超过50%,其中2例给予对症治疗后情况好转;2例均采用再次手术治疗,TLR率为8.0%。裸支架组支架内狭窄程度超过50%的总人数为9例,均采用手术干预措施,TLR率是30.0%。 4.保肢率、支架断裂率:Viabahn覆膜支架组术后1例截肢,随访过程中症状加重,继发下肢的干性坏疽,保肢率为96.0%;裸支架组有2例截肢,2例均因溃疡并继发坏疽病情控制不佳,保肢率为93.3%。两组均未出现支架断裂的情况。 结论: 1.根据本研究数据分析,Viabahn覆膜支架与裸支架治疗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的临床疗效相近,短中期通畅率无明显差别; 2.对于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病变,Viabahn覆膜支架较裸支架再次手术干预率低,为该类型疾病治疗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