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腹腔镜脾切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相关因素分析
【6h】

腹腔镜脾切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相关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OLE_LINK3

OLE_LINK33

OLE_LINK34

展开▼

摘要

背景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o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所导致的低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的出血性疾病 。该病主要是因为患者自身免疫失耐受,导致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作用于血小板,从而导致机体有出血倾向。目前推荐的ITP 一线方案为药物治疗,但对于某些难治性ITP而言,脾切术已经成为将病人变成“正常状态”的最佳方案。最近美国血液协会指南中表明:对于难治性 ITP,腹腔镜脾切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在治疗方面取得了进一步的突破,但对影响术后预后的各相关因素的分析报道却很少。本研究针对LS在ITP中治疗效果进行讨论,为临床诊治及预后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 探讨LS对ITP病人的治疗效果,分析影响 LS治疗ITP的相关预后因素。 方法 1.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9月至2015年9月由LS治疗ITP的82例患者临床数据资料,根据其术后随访结果,将其分为有效组和复发组。 2.查阅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长短、家族史、术前血小板计数、骨髓巨核细胞数、术前是否 IVIg、是否有过或耐受激素治疗、手术时间的长短、术中出血量的多少、术后 7 天血小板计数峰值、住院时间长短、是否合并并发症,判断手术治疗效果并随访统计复发率。 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1.0(IBM公司,美国)进行数据分析,年龄、手术时间等连续性变量,采用独立样本的t 检验,性别、疗效等二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若样本量小于40,可以采用校正的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研究指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设定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 1. 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长短、家族史、术前是否有过或耐受激素治疗、手术时间的长短、术中出血量的多少、住院时间长短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骨髓巨核细胞数、术前血小板计数、术后7天血小板计数峰值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髓巨核细胞数与术后7天血小板计数峰值是影响LS治疗ITP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3. 并发症方面:有效组出现膈下积液3例,切口感染4例,切口血肿1例,肺炎3例;无效组出现膈下积液1例,切口感染2例,切口血肿1例,肺炎2例;两组并发症都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1. .LS是治疗ITP比较安全并行之有效的方法。 2.骨髓巨核细胞数与术后7天血小板计数峰值是影响LS治疗ITP患者的相关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