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学校社会工作在提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抗逆力中的介入——以深圳市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为例
【6h】

学校社会工作在提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抗逆力中的介入——以深圳市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导论

1 .1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以往研究不足与本研究的创新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 核心概念的界定

2、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抗逆力现状及问题分析

2.1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抗逆力现状

2.2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抗逆力问题分析

3、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抗逆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3.1外在保护因子的影响

3.2内在保护因子的影响

4、学校社会工作在提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抗逆力中的介入

4.1学校社会工作如何介入提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抗逆力问题

4.2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抗逆力工作的成效评估

5、结论

5.1学校社会工作如何介入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抗逆力的形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1:访谈提纲

附表2:开案申请表

附表3:个案问题评量表

附表4:参加者意见表

附表5:个案问题评量表

附表6:个案问题评量表

附表7:个案评估表

展开▼

摘要

抗逆力是指当个体遭遇困境时,会理性地做出正面、建设性的选择方法和应对策略的能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普遍存在抗逆力水平不高的情况,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容易产生一系列的青少年社会问题,如今已成为了社会新的关注热点,本文的研究有利于了解学校社会工作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抗逆力形成的影响,以便更好地介入辅导,挖掘他们的潜能,提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抗逆力。
  本论文在梳理学术界研究动态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多年来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经验,以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一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为密集的学校为例,开展学校社会工作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抗逆力中的介入研究。论文中以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为引导,通过个案辅导重建自我认识,小组介入增强效能感,家庭、学校和社区联合营造接纳、互助氛围,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身效能感、家长教育、教师影响、学校及社区环境等方面阐述学校社会工作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抗逆力形成的影响作用。
  本文研究结论得出,学校社会工作可以通过重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生活环境,增加其外在保护性因素影响力;通过个案辅导、小组工作及社区服务发掘服务对象潜能,提升服务对象效能感等,增加其内在保护因素的力量,进而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抗逆力的形成和巩固,以应对各种社会问题。因此,培养和提升他们的抗逆力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