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民集中居住政策实施中的地方政府与农民——基于鲁东两村的实践解读
【6h】

农民集中居住政策实施中的地方政府与农民——基于鲁东两村的实践解读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的述评

二、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框架——博弈论

(二)研究方法

四、核心概念和村庄简介

(一)核心概念

(二)村庄简介

第二章 农民集中居住的政策动因

一、农民集中居住的背景

(一)国情制约,耕地紧张

(二)城市规模扩大,建设用地不足

(三)农民居住分散,空心化现象明显

(四)三农新政——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二、农民集中居住的动因

(一)示范效应——“榜样”的力量

(二)政策支持——合法的外衣

(三)利益驱动——永恒的主题

三、小结

第三章 农民集中居住的前期谋划与农民反应

一、首批试点城市——“久旱”后的甘霖

二、地方政府的前期谋划——预知未来与中庸之道

三、打破乡村的宁静——农民集中居住消息的传来

(一)农民的“争吵”

(二)农民的“未雨绸缪”

四、几家欢喜几家愁:农民对农民集中居住的态度

(一)职业分化——不同职业者对农民集中居住的态度

(二)年龄分化——不同年龄者对农民集中居住的态度

(三)收入分化——不同收入水平者对农民集中居住的态度

五、小结

第四章 农民集中居住的政策实施与农民应对

一、农民集中居住政策的推进流程与模式

(一)村两委打头阵

(二)协议书的签订——形式上的同意

(三)C村模式——镇区居住,原住宅按比例置换新房

(四)D村模式——中心村居住,原住宅折价后再购新房

(五)最后的任务——搬迁

二、农民的应对方式

(一)农民的拖延与“斤斤计较”

(二)农民的“拒迁”——“刁民”的抗争

(三)C村部分农民的回迁——无奈的选择

三、小结

第五章 农民集中居住政策实施后的效果分析

一、农民集中居住对地方政府的影响——基本目标的实现

二、农民集中居住对农民的影响——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一)经济影响

(二)生活影响

(三)生产影响

三、农民对实施效果不满的一种表达——D村村主任的落选

四、小结

第六章 不同阶段地方政府与农民的博弈分析

一、前期谋划阶段:地方政府“预知未来”、农民未雨绸缪

(一)博弈参与者

(二)博弈模型

二、具体实施阶段:合作与不合作

(一)地方政府与合作的农民

(二)地方政府与不合作的农民

三、反思阶段:未来的路在何方?

四、农民博弈失败的原因

(一)法律上的不平等

(二)缺位的博弈方——村两委和中央政府

(三)政府的双角色——裁判员与运动员

(四)农民自身的局限性

五、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农村的发展主要包括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农村内部力量驱动;另一种是依靠外部力量推动。农民作为原子化的个体,组织化水平低,自身力量薄弱,单纯通过农村内部力量发展壮大来解决农村发展问题十分困难。因此,目前来说,依靠外部力量来解决农村发展问题才是上策。这股外部力量主要是以政府力量为主导的。但外部力量注入农村存在适应性的问题,如果外部力量不顾及农村具体情况而强行推动,那么不仅不会起到推动作用,反而会导致农村发展的倒退。农民集中居住政策是由政府主导的解决农村问题的又一举措,但这一新举措能否在以农为主地区实现农村与城市发展的双赢,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以鲁东两个以农为主的村庄为研究对象,从博弈论视角出发,采用个案研究和“过程——事件”的分析方法,力图勾勒出地方政府在这两个村庄推行农民集中居住政策的整个运行图景。本文将整个农民集中居住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农民集中居住的前期谋划阶段、农民集中居住具体实施阶段和农民集中居住后的反思阶段。在第一阶段,地方政府通过预测农民的反应来制定具体政策;农民最先做的不是反对,而是未雨绸缪,尽最大努力促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在第二阶段,农民在应对地方政府政策方面出现分化,绝大部分农民采取合作的策略,只有少数农民不合作,这也正好应验了地方政府的预测。但不论农民是合作还是不合作,都与地方政府展开了“勾心斗角”的博弈。在第三阶段,在地方政府与农民一番博弈之后,农民集中居住归于沉寂,部分拒迁和回迁的农户保持原状,双方僵持仍在继续。本文认为,农民集中居住政策的实施过程实际反映的是地方政府与农民的博弈过程,利益是双方采取相应举措的出发点。由于农民在法律、组织化程度和信息等方面明显处于劣势;而地方政府在法律、政策制定、组织化程度和信息等方面处于优势,加之中央政府和村两委博弈角色的缺失,导致农民博弈失败。地方政府在推行农民集中居住政策实施的过程中缺乏科学规划,不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侵犯农民合法权益。因此,农民集中居住政策在这样的以农为主地区实施的条件尚不充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