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法律防范研究
【6h】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法律防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 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第2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表现特点及法律防范意义

2.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表现特点

2.2运用法律规制信贷风险的意义

第3章 我国目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法律缺陷

3.1银行贷款业务监管的法律缺陷

3.2 分业经营的法律缺陷

3.3 银行治理结构的法律缺陷

3.4 我国现行立法的缺陷

第4章 防范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法律对策

4.1加强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的监管

4.2 完善商业银行治理结构

4.3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完善

4.4 法律保障机制的完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这一特殊商品的企业,可以算得上是举债经营。存贷利息之差是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信用制度是商业银行的根本制度。上个世纪的东南亚危机以及早几年发生金融危机都是由信贷危机引起的,因此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对信贷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要特别重视,否则全球的金融稳定都会受到影响。然而,目前我国国企举债过多,加上大量外资银行在我国的金融市场涌现出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竞争空前的激烈,许多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居高不下,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分业经营的模式,即银行、证券、保险三个行业分开经营管理,这是避免风险的一个经营模式。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商业银行大部分的资产是贷款,因此信贷风险十分集中,如何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成为了我国商业银行管理的核心任务。
  本文的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和研究方法;第二章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表现特点及法律防范意义,理清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种类,因为信贷风险是一个集合的概念,其表现出来的特别也是多样化的,同时提出运用法律手段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的意义。第三章分析了我国目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法律缺陷,主要包括银行贷款业务监管的法律缺陷,包括制度安排不合理,组织机构不健全,信贷监管立法落后;分业经营的法律缺陷;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法律缺陷;法律保障机制的缺陷,主要从《合同法》、《担保法》、《民法通则》以及利率和准备金制度等方面的缺陷进行论述。第四章提出防范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法律对策,首先要加强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的监管,要加强银行业监管,不断提高信贷风险监管水平,建立和健全存款保险制度和最后贷款人制度,要加强监管机构合作以适应金融混业经营;其次要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接着,完善商业银行信贷制度,要对审批,授信和内部审计等方面的制度进行完善;最后完善法律保障机制,建立健全防控贷款风险的法律体系并改善法制环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