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初中生三重表征及转换能力勘查的教学策略研究—— 以延吉市ER中学为例
【6h】

基于初中生三重表征及转换能力勘查的教学策略研究—— 以延吉市ER中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 论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研究目的与意义

1.4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三重表征的内涵

2.1.1 表征和知识表征的含义

2.1.2 化学学习中的三种知识表征

2.2 化学知识的分类与教学策略

2.2.1 认知心理学对知识的分类

2.2.2 化学知识的分类

2.2.2 化学教学策略及其实施

2.3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三章 学生三重表征与教师教学策略的调查

3.1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3.1.1研究设计

3.1.2研究过程

3.2调查结果

3.2.1学生三重表征及转换能力

3.2.2教师三重表征及转换的教学策略

3.3 结论

3.3.1 学生三重表征及转换能力

3.3.2 教师三重表征及转换的教学策略

3.3.3 学生三重表征及转换能力与教师的教学策略正相关

3.3.4 错误概念对三重表征及表征的转换有负迁移影响

第四章 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4.1成因分析

4.1.1 影响学生三重表征及转换能力的因素

4.1.2 影响教师教学策略的影响因素

4.2对策研究

4.2.1 化学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践必须遵循表征和表征转换的机理。

4.2.2教学策略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水平

4.2.3 大力开发教学资源,发挥不同教学资源在不同表征和转换中的特殊价值和作用。

4.2.4有序的、多维的培养学生表征及表征转换能力

4.2.5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条件

4.2.6重视错误概念的影响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所选测试题目中三种表征形式及相互转换例举

附录B所选试题类别统计

附录C学生化学三重表征水平调查问卷

展开▼

摘要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三重表征从外部表征讲,是对化学宏观、微观、符号维度知识的外在表现形式;从内部表征讲,是指三种水平的知识在学习者脑中的加工和呈现形式。学生对物质的三重表征及其转换水平是学生化学素养品质的基本指标。因此,对学生化学三重表征及其转换水平的测试不仅是对学生化学素养评价以及教师教学设计及教学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化学学习反思与发展的需要。
  本研究以延吉市ER中学初三年级A1.A2.B1.B2四个班级163名同学为学生被试,以担任A1.A2班级化学科任的A老师和担任B1.B2班级化学科任的B老师为教师被试。采用学生课后作业并结合自编的两段式问卷作为学生化学三重表征及转换素养的调查工具;以教师的教学设计、结合课堂观察法、访谈法作为勘查教师三重表征及其转换教学策略的工具和方法,并对学生的三重表征及转换水平与教师的三重表征及转换的教学策略予以相关性勘查。
  研究表明:延吉市ER中学三年级A1.A2.B1.B2四个班级163名同学的三重表征及其转换素养处于良好水平。其中宏观表征处于优秀水平、微观表征水平一般、符号表征水平较差,其各表征间转换的水平均较弱,尤其是宏观与符号、微观与符号之间的转换水平较差;教师三重表征及其转换的教学策略素养良好,但应用意识薄弱,教学策略扔处于经验水平。因此针对不同表征和转换的教学策略水平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学生三重表征及其转换水平与教师三重表征及其转换的教学策略存在正相关性。
  研究表明,影响学生三重表征及转换水平的因素有:(1)学生认知特点的原因——初中生的认知需要直观的支持。(2)前概念、生活概念以及错误概念对表征构建和转换的影响。(3)教师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表征的影响。(4)教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的意识薄弱,教师的教学策略处于经验水平。
  基于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分析,对 ER中学学生化学三重表征及转换素养的养成提出如下建议:
  (1)依据初中生认知特点选择适合学生需要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2)遵循化学不同表征和转换的认知过程科学制定教学策略与方法。
  (3)探查前概念、生活概念以及错误概念对学生化学三重表征及其转换的影响,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4)大力开发教学资源,发挥不同教学资源在不同表征和转换中的特殊价值和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