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研究
【6h】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导论

1.1论文选题背景

1.2论文选题意义

1.3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

1.3.2国内研究

1.4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主要内容

1.4.2研究方法

1.5本文的创新之处

2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发展、深化与完善

2.1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溯源

2.1.1中国古代传统“小康”概念

2.1.2中国近代大同思想

2.1.3古希腊哲学家描绘的未来理想社会

2.1.4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小康社会思想

2.1.5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小康社会思想

2.1.6毛泽东关于“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2.2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阶段

2.2.1小康社会思想初步产生阶段(1979年12月到1982年9月)

2.2.3小康社会思想发展完善阶段(1987年10月—2000年10月)

2.2.4小康社会思想全面实践和建成阶段(2000年10月以后)

3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基本内涵和新时期的发展

3.1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基本内涵

3.1.1建设小康社会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3.1.2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阶段性目标

3.1.3小康社会是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综合指标

3.2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新时期拓展

3.2.1江泽民为代表的领导集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

3.2.2胡锦涛为代表的领导集体“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目标

3.2.3习近平为代表的领导集体的“中国梦”理念

4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时代价值

4.1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4.2加深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领会

4.3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

4.4领悟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4.5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自古以来“小康”的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小康社会所描述的生活状态的向往和期盼是中国人民长久以来的生活理想和社会愿望。邓小平提出了“小康社会”思想,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当前,我国正在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决战时期。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将会在最后的决胜阶段继续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历史时刻,我们重新审视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对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论文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导论。作者说明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概述了本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的发展、深化与完善。论述了古今中外文献资料中关于小康社会的由来,释义的相关记载,邓小平对小康社会思想的相关论述,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产生和深化的进程。第三部分是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基本内容与当代发展。论述了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基本内容,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第四部论述了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对我国当下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重大意义和时代价值。 文章有以下几个主要观点: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传承于中国传统的小康意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古代小康意识的结合;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并得到了发展和完善;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指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和“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

著录项

  • 作者

    季丹军;

  •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
  • 学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朱国芬;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邓小平; 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